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动     
《浙商》2010,(5):14-15
山西煤改应首重政府信用--浙江诗洁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雄 最近国家发改委提出向全国推广“山西经验”,对此,《浙商》杂志2月合刊一篇《“山西经验”该不该推广》的稿子给予了质疑。我非常赞同。山西煤改事件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不守信用的强权行为。某晰呈度上说,煤老板实行掠夺式的开采,或许就源于对政策的稳定陆女哭乏信心。如果政府严守规章契约,谁愿意绕弯子做事?企业最希望的就是有平等公正、不朝令夕改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司徒微微 《浙商》2010,(5):18-19
目前,山西被浙江一民间组织列为“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经历山西煤改事件后,这一举动又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同地域的网民纷纷贴上地域标签,划分两派,“拥浙商派”与“倒浙商派”引发暗战。国内不少律师与经济学家,则成为浙商的声援军。最近又曝10万浙商30亿元海南炒房,  相似文献   

3.
郝薇 《品牌》2012,(6):39-45
传媒为吸引观者眼球,大都有抓新、奇、特新闻的天然驱动力,而山西煤老板群体因其与众不同的身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大加渲染、歪曲,以博众目。加之网络上某种不健康情绪的推波助澜,煤老板被定格在暴富、炫富的形象里。而在公众眼里,煤老板已经成为晋商乃至山西的符号。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扭曲报以无奈,仍低调前行。事实上,山西煤老板为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们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涌现了一批行业领军人物,推动了转型跨越发展。5月31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新晋商、新形象、新境界”民企座谈会上强调:“晋商要提振精神,做时代的新晋商。要守廉知耻,做诚信晋商、知识晋商、开放晋商”。《山西经济日报》记者郝薇,经过大量的采访,完成了这篇《解读真实的山西煤老板》,现我刊予以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4.
黄小杭 《浙商》2005,(4):21-2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浙江精神如何与时俱进,以保证浙江经济健康,协调,科学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浙江人民再创新辉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浙江精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源于浙商;那么,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本刊自4月期开始推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大讨论”专栏,希望社会各界建言献策,踊跃投稿。我们还将组织百名浙商讨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形成新时期浙商精神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浙商》2012,(22):116-116
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喊出了情意拳拳的‘你快回来!”的呼唤。从此,大量浙商回归浙江这方热土投资创业。“浙商回归”的引进工作已经成为2012年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2012年7月7日上午,“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正式开工,标志着又一创业创新项目响应“浙商回归”呼唤而来。  相似文献   

6.
朱健 《浙商》2011,(10):59-59
黄加园:煤老板“镀金” 1982年,18岁的黄加园高中刚毕业,从浙江平阳一个小乡村出来闯荡世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上世纪90年代,一些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已在山西与当地的政府等合作,开发矿山。“采矿去,做大做强!”仿佛成了这个倾其所有与人合伙的30%小股东的内心呼唤。  相似文献   

7.
倪丽娟 《浙商》2005,(6):52-53
在400万浙商“跳出浙江”创业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外创业并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浙商开始积极回乡,“发展浙江”。  相似文献   

8.
楼方芳 《浙商》2009,(16):46-48
随着浙商银行、浙商证券、浙商保险、浙商期货、浙商基金、浙商信托等以“浙商”命名的系列金融机构陆续浮出水面,浙江本土金融业开始疾行。  相似文献   

9.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400万浙商在省外创业,绽放出绚丽的财富之花。浙商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有目共睹,而社会为浙商提供了丰厚的创业土壤。那么。浙商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创业环境又如何呢?值此本刊联合中国投资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浙江省工商联等举行“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评比活动之际,在征求数千名浙商意见的基础上,本刊特别推出浙商(省外)投资环境分析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9,(2):124-124
半山半岛“琦园”成为浙商理事会三亚永久性接待会馆 2008年12月14目,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浙商杂志、浙商理事会与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09年双方紧密合作,加深了浙江商界对三亚市的了解,共同促进浙江企业在三亚市的投资与发展。同时,三亚最大的地产项目一半山半岛将即将动工的“琦园”,指定为浙商理事会在三亚永久性接待会馆,为浙商理事会提供更为高端品质服务的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7,(3):54-54
近年来,一座座以“浙商”或“浙江”命名的各类工业园在省外各地纷纷拔地而起,成为浙商外投资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宽 《浙商》2009,(18):124-124
日前,由吉林浙商联合浙江财团投资21亿元打造的“东北亚浙商总部基地”项目与哈尔滨松北区签约,即将开工建设。据悉,此项目包括哈尔滨国际汽配城、“浙商城”都市综合体、浙商国际工业园等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5,(7):34-35
在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之上受到隆重表彰的还有9名“回乡投资模范浙商”,他们是由全国20多个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浙江各级工商联联合推荐,并经浙商论坛组委会最后评定的。本此评选,希望引导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回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傅永恒 《浙商》2013,(10):80-80
【现场】 拥有硕士学历的浙江沽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隽云,在第三届“科技新浙商”评选中当选2011年度“科技小巨人”,今年则是更进一步,当选2012年度“科技新浙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描述了浙商反哺浙江经济的有关情况,并基于浙商外迁的历史变迁对外迁和反哺现象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理性分析,指出浙商的外迁和反哺将促使浙江的经济经历从纯粹地域概念的“浙江经济”到“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深刻变革。吸引在外浙商“反哺”浙江的关键在于构造优良高效的软环境,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构筑更加完备的产业配套、提升已有的网络集群和强化后台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朱健 《浙商》2012,(6):47-49
作为“民资外溢大省”的浙江,一直都在期待亿万浙商资本的浩荡归来。 在今年1月30日浙江省民营经济大会期间举行的浙商回归工程项目签约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浙商纷纷表示愿意回乡投资,回报桑梓。当日下午,浙江部分民营企业在浙江省领导的见证下签署了33个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7.
詹雪龙  鲁统磊摄 《浙商》2013,(19):98-99
9月13日,“商行天下别样人生”——2013浙商迎中秋联谊游轮之夜暨浙江浙商天下旅游有限公司成立盛典举行。《浙商》杂志丰十社长、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朱仁华,浙江中青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勤等领导莅临现场并参与盛典,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等近200位浙商全同理事会、浙商旅行家俱乐部会员与会。  相似文献   

18.
朱健 《浙商》2011,(6):109-110
随着“省外浙商回归工程”的推进,浙江将迎来在外浙江资本的浩荡归来。而主力军正是省外浙江商会(企业联合会)团结的广大省外浙商。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5,(4):106-106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场”。“浙商”已经悄然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帮。目前约有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和世界五大洲创造财富,其中在省外经营发展的有400万之多,境外的有100多万。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已经有30多万户.产值827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211亿元,这些指标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同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综合实力排名500强中.浙商占了188位.居全国之首,在全国的十大民营企业中,浙商占了4席。  相似文献   

20.
何晓春 《浙商》2011,(20):46-48
“浙江最大的优势是先发优势,新疆最大的优势是后发优势,这就是最佳的互补。市场最需要的是互补,而不是同质的竞争。”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9月23日举办的“天下浙商天山行”高峰论坛上说。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局、浙江省政府经合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聘经济顾问团以及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主办,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和《浙商》杂志承办的“天下浙商天山行”活动,于9月22日在乌鲁木齐拉开帷幕。此次盛会恰逢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