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选取中国2005年8月-2008年6月相关经济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改以来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目前我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汇率对利率并不敏感。这也许是最近一两年国家频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效果却不甚理想的原因。在中国这样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只有运用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才能达到经济的内外均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的推进,其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也会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82-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1982-2004年的各年数据,对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进行估算,并运用协整分析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扭曲程度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步伐也是缓解国际资本流入带来的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率-汇率联动:理论综述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市场系统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无关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文章回顾了利率汇率联动的相关文献,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对人民币利率一汇率联动状况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认识并善于利用利率汇率联动性,有助于金融机构动态把握市场风险,实现资本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1978年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随后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改革.本文利用中国1981 ~2005年的时序数据,构建了利率、汇率与资本账户开放三个变量的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动态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从协整方程来看,中国当前的汇率与利率对资本账户开放起着反向促进作用;从误差修正模型看,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与利率的发展则是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看,可以得出资本账户开放会促进利率与汇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月度数据, 选取外汇储备、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这四个要素作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构建VAR模型并进行分析, 找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冲击最大的因素和各因素在长短期内对其的影响时间和影响程度。最终, 根据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及模型分析结果, 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发展模式提出三点建议: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控制外汇储备在合理区间以及推进我国利率改革及资本市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5年8月-2022年6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以及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再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重点推演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三者分别遭遇外部冲击时的波动率从小到大依次为: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对汇率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短期跨境资本的影响在2017年前显著为正、之后并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多数情况下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系统存在自平衡机制,当上述三个变量分别遭遇冲击时,各变量均能在2年内回到平衡状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持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和完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虽然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汇率的变动不仅仅与物价水平相关,还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率、资本流动等其他经济变量以及该国施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有关.因此,必须对购买力平价计量检验模型进行修正.以期更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并指导其调整.  相似文献   

8.
采用我国2005年7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并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以及汇率预期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与我国房地产价格之间不仅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研究: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和汇率是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在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自由兑换下, 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利率汇率之间存在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或汇率变动,更取决于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效率.在中国资本控制逐步放松和资本账户渐进开放进程中,加强利率汇率传导机制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与实际的表现出现的偏差是因为汇率反映的是两国间可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比率及我国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的缘故.运用利率平价理论和汇率超调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实际的表现的偏差是因为利率平价成立前提条件"均衡的市场利率、货币的完全可兑换"在我国尚未完全满足.根据国际收支说,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应该是人民币趋强的因素,但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有鲜明的特色,其"双顺差"是极其不经济的,不能单简单地下结论现阶段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而且人民币目前根本不具备大幅升值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