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为基本理论预设,在理论与现实上存在矛盾之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以自由人为理论前提促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为基本理论预设,这在理论与现实上存在矛盾之处.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又放眼未来,以自由人的理论预设,促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经济人"假设在理论上,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一定层面上与人性相吻合.对"经济人"假设的研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其矛盾性予以充分地认识,又要看到其的理论与现实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说是构建西方经济学大厦的重要基石,本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经济人的伦理特征,把握经济人的道德伦理,并阐述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伦理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人,或者说什么是经济学家心目中的人。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经济人和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人,或者说什么是经济学家心目中的人。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经济人和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正>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特点,辨析它的真正归宿。 “经济人”假设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远离,表明它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 围绕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加以证明,似乎现在离证明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主流经济学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前提,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所谓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一端连着法律,另一端连着类似宗教的信仰、信念的东西。非主流经济学家,对此却执怀疑和反对的态度,认为逻辑起点的证明是毫无意义的。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科斯就是他们的代表,认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作这样的假设,即人是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在我看来,这个假设既没有必要,也会引人误入歧途。我已经说过,在当代制度经济学中,我们应该从现实的组织体系出发。”但是主流经济学派执着地对“经济人”进行论证和完善,一方面论证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发展性和研究方法等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假说自亚当@斯密提出以来,便一直受到各国理论家、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与批判.  相似文献   

9.
理性经济人、科学主义及其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及其演化过程 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把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假设即“理性经济人”定义为:“理性经济人”是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一般人的抽象,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理性的,都是以利己为动机的,并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会追求自身铲用最大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定之一。但是,这种追求会受到产权制度的约束。只有在个人利益、个人财产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制度前提下,社会经济才能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重要的假设之一,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其与现实的脱离,导致了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下降。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依赖有关人的判断和决策的分析来了解经济主体行为,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并对其加以完善。其重要意义在于提高了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给予经济行为主体实际决策过程以良好的描述,同时为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等与经济学相关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2.
遵循历史逻辑顺序,以价值哲学作指导,通过价值原则制约真理原则、“社会一般”与“社会特殊”、“社会人与经济人”关系等问题的分析,提出“自由人”的人格假设,进而论证交换的人格前提,从而得出“自由规定交换,在交换中实现自由,在自由中创造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假说自亚当&;#183;斯密提出以来,便一直受到各国理论家、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与批判。  相似文献   

14.
认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人"假设在对人本性的认识、适用研究领域、适用时限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局限,因此应从人性、经济伦理、制度等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促进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袁新平 《中国市场》2014,(17):174-176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趋利的,并且是自私性的趋利,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人类不可能生活在自私自利的社会里,人人都埋头为自己的利益而生活,这种经济和社会是不可持续的,明显不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也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始动力。笔者认为,经济人是劳动的,这一理论才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动力,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动力,因为有劳动就会有产出,劳动是我们人类的本能,知道劳动是我们人类的本性,而且,不管是为自己劳动,还是为别人劳动,都会产出利益,有时不完全是为了自私才产出了利益,也就是除了利己性的趋利,也有利他性的趋利,人类不完全是自私的趋利,不是自私才有动力。经济人是劳动的,这一经济人假设理论才全面地反映了人的趋利性,努力劳动才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特别是为了他人的劳动,更让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为当一个人基本生存得到满足时,完全有可能为他人劳动,自私往往仅是为了生存。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的利益与道德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学领域中,理性的“经济人”是研究人们经济行为的理想假设:他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提高社会的总体系效益。这一假设成为经济学构建理论体系的前提,然而,一旦这些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就不可避免的与现实出现冲突。其中“经济人”的道德困境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否能够或是否应该将人类经济行为与其道德行为完全分离开来?“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否完全对立?市场经济究竟需不需要讲道德?这些困惑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的经济行为中利益与道德的冲突,是损人利己、利己不损人、还是利人…  相似文献   

17.
认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人"假设在对人本性的认识、适用研究领域、适用时限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局限,因此应从人性、经济伦理、制度等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促进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6,(5):32-33
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不久前刊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的章说,经济学解释世事,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经济人假定。自1776年《国富论》面世,经济人假定作为支撑经济学大厦的基石,迄今无人可以撼动。然近来国内有同行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第一,经济学并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第二,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市场主体收益成本。本文分析了市场主体经济人地位信用选择实质及其信用选择各影响因素,探讨了和谐社会诚信多维建设:坚持市场主体经济人地位,通过发展经济、加强制度法律建设改变市场主体对信用认知、预期及信用成本—收益,让市场主体自觉选择诚信。  相似文献   

20.
陈济海 《商场现代化》2007,(33):392-393
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纷呈,亚当.斯密及后人发展的经济人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得把人性假设的基调定为经济人,对于国家而言,企业是经济人;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经济人。这样能更好地看清、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需要,才会更加有利于规范市场、完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