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天亮 《魅力中国》2014,(10):204-204
思维品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证明: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都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促进他们今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熊道忠 《魅力中国》2013,(10):233-23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的过程是学生结合已有知识,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对已知事物的验证和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其他教学方式难以替代的。笔者通过教学过程的体会,提出点个人的肤浅认诅。  相似文献   

3.
胡良明 《魅力中国》2013,(10):242-242
在化学实验中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然而,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带有一定的污染性和危险性。可以说,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  相似文献   

4.
吕晓燕 《发展》2010,(4):135-135
有关“e-”的知识,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着重要地位。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都与“e-”密切相关。在很多方面,“e-”是学习的核心。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与“e-”有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化学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羊静仙 《发展》2011,(7):141-14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化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以及其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和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刘金花 《魅力中国》2013,(8):219-219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有效教学的“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相似文献   

7.
张凤安 《魅力中国》2010,(34):286-286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从中央到地方都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强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加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化学教师。要从本学科着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课本知识之外,还要应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同时,还要加强本学科的纵向教育和各学科之间的横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化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张二娜 《魅力中国》2013,(11):186-186
在教学中,所有学科都离不开作业。我认为所谓作业,就是教师在授课后,为了进一步检查教学效果而给学生布置的功课。它是学生主动思维、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训练应用能力对于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成果、修改教学方案、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亚宾 《魅力中国》2013,(28):267-267
现代教学中.数学教学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一、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二、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三、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正确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朝君 《魅力中国》2013,(17):145-145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形不成量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基于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从而促使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顾志鸿 《魅力中国》2009,(2):143-144
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时候虽然把解题思路讲得清清楚楚,有些学生却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也有些学生在对教师的解题思路给予认可的同时,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前者可能是教师在构思题目讲法时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代替学生的思维现状。后者则是由于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已经养成了另辟蹊径思考问题的习惯。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东西:教师和学生在解题思维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畅荣妮 《魅力中国》2014,(5):226-227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的知识点都是慢慢总结、归纳出来的,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通过单纯的探索、研究就可以得到最终的关键知识点。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知识点的内容繁杂、琐碎。是与逻辑思维紧密相连的,同时对学生的心里素质也有考察作用,比如涉及到了严密、细心等等。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的编写中增加了实验探究,是否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探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质疑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探究教学的优势,利用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成为综合能力较高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国强  肖斌 《魅力中国》2014,(25):206-206
如何让中高职学生完成从汽车维修“护士”到“医生”的转变是目前中高职学校普遍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如何形成故障诊断方面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分析了正确思维与汽车故障诊断之间的关系,举例阐明汽车主要元器件的作用与影响,探讨了提高汽车检测诊断仪器的应用效率的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中故障诊断思维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姚茂家 《魅力中国》2010,(19):209-209
实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活动占“活动与探究建议”总数的37.7%,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实现化学新课程目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实验,人们就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工业实验、农业实验等可具体操作的实验。它有实验场地、实验物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感观可以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培养途径也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找出最适应学生的方法。其中,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思维;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创新能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与数学     
郭艳玲 《魅力中国》2012,(29):156-156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涵着数学,数学的妙用处处都可以体现。从社会生活中去挖掘数学的功能,提炼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质疑、交流、合作等活动中,启发数学的思维,培养智力。  相似文献   

20.
谭艳 《魅力中国》2014,(10):218-218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然而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