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城乡结合部是大都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和开发问题已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问题。绿化隔离带政策是城市管理对策中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和开发,但"绿隔"政策下,城乡结合部没有得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容易形成盲目开发建设的局面,其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了"绿隔"实施下其时空演变规律、特点和问题,基于博弈理论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模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土地开发的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以广西14个城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的C2R和BC2模型,借助DEAP2.1软件计算,从投入体系和产出体系2个方面选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产值、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除梧州市外,广西其他城市在技术水平上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5个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达到了最优状态,9个城市没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处于报酬递减状态;广西大部分城市应控制土地利用要素的投入,或提高土地产出水平,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只有创新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才能满足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需求襄阳作为中部后发展地区,处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湖北省委、省政府"一主两副"战略决策部署的重大机遇期,现正面临着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用地需求持续增长、用地指标长期紧缺的双重压力。根据新一轮土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直接引发了人口、土地、能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通过对“绿色组团”的内涵与尺度规模的分析,以香港中环TOD建设实践为例,从融合环境的形态肌理、多元高效的交通系统、紧凑集约的土地利用等几个方面归纳并总结了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设计策略,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组团发展的轨道交通导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绿色设计策略.为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实施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地利用是小城镇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人口的聚集、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土地这个基本载体。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主要原因,对提高我国小城镇土地集体利用水平,进行了相应对策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阐释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以及对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土地规划方案落实不到位、土地利用粗放、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建筑容积率低、土地使用政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释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以及对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土地规划方案落实不到位、土地利用粗放、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建筑容积率低、土地使用政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土地供应有关问题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力勇  赵美夫  吴明 《价值工程》2011,30(16):279-280
城镇土地供应机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要方式的城市土地供应机制已经建立。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土地资源的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呈失衡的发展态势。探讨和分析城市土地供应问题,合理引导控制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供应,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实现土地资源更好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帆 《企业经济》2013,(1):151-154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在保证现有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走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问题后,提出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改革创新方向,并强调集约用地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水平,唤醒沉睡土地"第二春""节约集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国土部门新时期的核心任务。围绕于此,安徽省安庆市国土资源局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措施创新同步,以"四有"推进土地合理利用,打破土地利用瓶颈。"有抓手",强力推进"三清"针对安庆市的土地利用问题,自2013年10月10日至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土地"三项清理"专项行动,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在反思传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低碳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地域系统优化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等城市地域系统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低碳优化分析。研究指出低碳城市地域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紧凑型特征,多中心的梯级空间格局,分散组团式的空间开发;集约化、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的土地开发;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发达的小地域空间道路体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土地财政与最优城市规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租)、公共品供给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乔治亨利定理为基础,并引入林达尔均衡条件建立起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理论模型。采用1999~2009年31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成本收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国26个省低于估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验证了中国存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述了南京城市用地的扩张过程,及其伴随城市快速扩张而来的城市物质和社会空间结构的重组,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土地利用不经济、社会空间分化、城市文化景观变异等问题,最后根据土地与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矛盾,对城市如何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强化城市的功能 ,并提出了制定可持续的城市土地使用计划、实现城市经济和技术系统的信息化、把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及制定城市生态经济规划等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Urban sustainability interventions must always contend with the built environment––the historically accumulated materialization of previous rounds of city building.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for a historicized perspective on urban sustainability that allows us to consider how ideals of the past, materialized in the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constrain current sustainability interventions. Drawing on the policy mobility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and assemblage thinking, we examine the recur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ideas on the one hand and urban materiality on the other. Empirically we analys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Forus Industrial Park in Stavanger, Norway, and current attempts to transform this into a compact, ‘post‐fossil’ space. We focus on two phases: the late 1960s, following the discovery of oil, when Forus started developing into the core oil cluster in Norway, drawing on ideals from Houston and Milton Keynes; and the current preoccupation with sustainable mobility and density, drawing on ideals from compact European cities like Copenhagen. We show how the inertia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exercises a form of distributed agency constraining interventions towards sustainable urbanism. Therefore, we argue, truly powerful interventions in urban sustainability are those that effectively reconfigure and retrofit, and reassemble existing materialities into new 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6.
从田园城市到知识城市:国外城市发展理论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自诞生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的城市发展理论随之产生.文章对近代以来较有影响力的国外城市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共同特点与不足,探讨了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以期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外紧凑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析了中西方不同发展背景下紧凑城市的具体含义,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城市的概念,并指出高密度紧凑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土地混合利用和开发强度高,人口或建筑高密度化,城市整体形态紧凑。最后,探讨了高密度紧凑城市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PSS分析的南京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拓展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外在表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法对南京市域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将南京土地集约利用分为4级,第一级: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第二级:秦淮区、建邺区、下关区、雨花台区;第三级: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第四级、栖霞区、溧水县、高淳县;总结了南京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异特点:中心-外围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异结构,探讨了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等四个方面对南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南京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了相关优化策略,以更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探寻更优的城市空间架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这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它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找到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土地利用评价,以黑龙江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可持续利用的探讨,为土地部门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参考,以促进绥化分局地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为解决土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及特点 ,结合城市发展特征 ,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指标选取的原则、评估方法 ,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以武汉市为对象 ,从人文、自然的角度评价其一段时间内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