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以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市场和良种体系的规划布局与区域经济定位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供销社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出路和办法,大力促进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设的发展。一、充分认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大意义近年来,石家庄市各级供销社,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主导商品优势,以基层社和直属公司为依托,立足农村,强化服务,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办成专业合作社720个,入社农户23.8万户;龙头企业ll5个,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3万户,为农民增加收入5600多万元。实践证明,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  相似文献   

2.
中央5号文件下发和全国总社成立以来,我省各级供销社抓住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着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这一目标,把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深化供销社改革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社专门召开了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井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列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八项主要任务之首。同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意见》、《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加强专业合作社管理的几项规定》、《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考核办法》等几个文件,编辑出版了《兴办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经营结构第一,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深化供销社改革,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逐步把基层供销社建成若干个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推进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二是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特别是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兴办龙头企业要与实施农业"增、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民增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兴办龙头企业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大、高、外、强"的要求,建一批高科技、外向型、规模大、辐射力强的现代化、高效益的龙头企业。兴办龙头企业要与专业合作社和建立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全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而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供销合作社的根本发展定位。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加大参与力度。在改革实践中,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中央既定的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方向,坚持把改革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进行,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旋律,调整原来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经营结构,对现有供销合作社进行质的改造。基本的思路就是在基层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在县以上社大力兴办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连农户,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一举措,使供销合作社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支持,农民满意,供销社受益,在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上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以供销社为依托,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组织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供销社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来理解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一,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解决农业生产流通不畅的必然选择。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流通不仅促进生产、影响生产,而且还可以制约生产。当前,一些农产品出现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甚至出现"卖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不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联合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渠道,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中一定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第二,依托供销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供销社因势利导,主动参与,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组织基础 山东省供销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络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到目前,全省依托供销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36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全省构筑农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供销合作社适应农村经济的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创办和发展了一批与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实践已经并且将继续证明,创办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各种专业户的迫切要求,也是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因此,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为什么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在生产经营上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个突出的矛盾摆在广大农民群众面前:一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生产和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村  相似文献   

8.
邢台市供销合作社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翻番致富奔小康,实现"民富社兴、农社共荣"。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历史赋予供销社的光荣任务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哪一个时期供销社同农民的关系处理得好,哪一个时期供销社就振兴、就发展;否则,就衰败,就难以发展。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供销社更应围绕农业产业化,搞好为"三农"服务,企业才能得以振兴和发展。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由计划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办好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1996年12月份,我们组织各市县区供销社主任、市直棉麻、农资、副食公司经理和市社机关办公室、基层处的干部共25人,赴山东省莱阳市参观考察专业合作社。莱阳市的经验,使我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考察回来后,借鉴莱阳市的经验,提出了我市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产业化的意见。一、山东莱阳市发展合作社的主要经验莱阳市委、市政府在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产业化的过程中,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95年初开始酝酿筹建专业合作社。1995年3月18日,莱阳市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宇敏蔬菜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到1996年12月份短短两年时间,全市已发展各类专业社316个,入社农民22.6万户,入社股金5295万元,占全市总农户的80%。其中,由供销社牵头和参与兴办的合作社63个,入社农户158000户,入社股金2100万元。农村专业社  相似文献   

10.
沧州市供销社系统于1995年底开始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全系统共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92个,入社农户8184户,吸收农民股金489万元,供销社投入资金4393万元,专业合作社盈利276万元。发展龙头企业26个,销售收入53290万元,企业创利888万元,为农民增收7784万元。涌现出了一批与农民联结紧密、辐射范围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高瞻远瞩,增强政策敏感性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把专业合作社工作办好。1、围绕区域经济特点来办。主要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等,抓住骨干产业或新兴产业,联合农民大力发展种、养、加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到主导产业中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生产格局,提高农副产品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2、围绕龙头企业来办。组建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连农户的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3、围绕解决农民进市场难来办。充分利用供销社设施、资金、技术、购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为入社社员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满足社员各方面的需求。发展专业合作社要规范专业合作社管理。基层供销社与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2.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兴办专业合作社和发展龙头企业是重要的实践形式。河北、山东之所以在这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使农民成为重要的受益者,赢得广大社员的积极支持和拥护,这是产业化发展的自标。正如陈俊生同志所指出的,任何专业社和龙头企业不给农民带来好处,产业化就没搞好,好处不给农民,产业化就没什么用处。兴办专业社发展龙头企业,把利益返还给农民,办法有两条:一种是增加生产,打开销路,为农民带来收益;一种是把多卖的钱返还给社员。不这么做就不可能与农民结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办好合作社。要使农民成为重要受益者,就要实行调动社员积极性的机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就在它实行了"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使农村的发展和前进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这个"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实行新机制就要坚持合作制。过去曾把合作社拔高为"全民所有制",后来又定为"集休所有制",实际上台作社既不能搞成"全民制",也不是"集体制",而要坚持"合作制"。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仅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台"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反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临西县供销合作社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和建设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它能够使农民家庭经营与大市场比较顺利地沟通和连接起来,同时也是与农民群众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理想组织形式。几年来,县社积极组建了涉及果品、蔬菜、棉花、养殖、轴承等行业29个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五大产业化新格局。吕寨供销社的养猪、单屯社的轴承加工、水波社的狐狸养殖等都起到了引导当地农民走产业化路子的作用。其次,兴办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广阔市场,具有组织生产、开拓市场、加工增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莘县供销社围绕全县的瓜菜、食用菌、畜牧、禽蛋、林果等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市场,找到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一、发展优势,建好载体 全系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全县优势资源、种植基地和供销社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系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到28处,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依托资源优势建载体。充分发挥供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正在我国农村以强劲的势头兴起,这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北省衡水市供销社把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供销社自身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到98年8月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兴办专业合作社175个,涉及种植、养殖、建筑、保险、加工6大门类,20个行业,入社农民100578户,吸收农民股金891万元,从96年至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为农民增收5314万元,专业合作社实现盈余1011万元,向农民二次返利292万元。同时,兴办龙头企业36个,连农户63348户,带基地175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为农民增收3997万元,企业实现利润3205万元。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关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有、共管、共享的机制 ,确保了农民利益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依靠合作制 ,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是世界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普遍采用的做法。一方面建立在合作制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实质上是农民自己的龙头企业 ;另一方面 ,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农民 ,既保护现有龙头企业自身发展 ,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 ,与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引…  相似文献   

17.
任丘市出岸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当地的主导产业,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加快实业开发,开展多种经营,在竞争中求发展,1998年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900万元。同比增长42%。一、发展专业合作社,占领农村大市场依托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推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扭亏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销社占领农村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1996年,他们率先在供销社系统兴办了第一个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盈利20万元。1997年兴办粮油购销、塑料原料销售、公铁联运专业合作社3个,1998年购销粮食70万公斤,食用油20万公斤,销售塑料原料1300吨,转运货物5万件,获利15万余元。1998年出岸供销社依托生产、土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合作社,是实现为“三农”服务和助农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在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供销社如何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  相似文献   

19.
德州市供销社不断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全市供销社经济的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兴建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200多个,入社农户1.1万户,吸收社员股金1954万元,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向社员二次返利300万元。 一、提高对兴办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促进供销社健康发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途径很多。经过多年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兴办专业合作社一是农民的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但随之出现的“买难”、“卖难”,农业生产的信息不灵等,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民迫切需要某种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办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自发建立了一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了家庭经营通向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桥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贯彻党在农村基本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需要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中介载体;调整农业结构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合提出了新要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显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的特点、形式和作用(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点。在组建方式上,农民联合、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技术服务部门相结合,其中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农民合伙组织以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牵头为主。在合作环节上,既有生产、流通、服务的单项合作,也有全方位的互为融合性合作。在利益联合上,主要是契约联合和资本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