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中国汇制改革对金融产业利益影响评价 (一)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介绍。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政策.此次改革主要内容为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力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  相似文献   

2.
财经速览     
我国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高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即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陆文磊 《新金融》2004,(9):32-36
本探讨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问题。通过理论模型,本证明了在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汇率预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汇率预期和利率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贷币选择的影响;而实证结果验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利率差以及与预期有关的信息变量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汇率预期及货币选择具有显影响。本的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条件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以强制结售汇制度的放宽为前提;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当选择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减少以及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速度放慢的时候启动,这将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2005,(15):27-27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转而参考一篮子货币,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调约2%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的水平。此举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自当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升值压力下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斌 《武汉金融》2003,(11):17-18
自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根据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上的外汇买卖行情,主要盯住美元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并对汇率波动进行管理。实质上,我国实行的是“管理着的固定汇率制度”,汇率长期围绕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窄幅波动。近期日、美等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了强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应如何应对?短期内人民币应否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如何完善?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探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墨 《浙江金融》2007,(12):16-17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此,旨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9.
赵晓 《中国金融》2005,(15):26-26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也从即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兑8.1l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将人民币升值2.05%,并放弃了紧盯单一美元的汇率政策,推进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  相似文献   

11.
汇率机制改革环境下国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影响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成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也就说人民币对美元开始浮动。自新的汇率制度实行以来,至目前为止,人民币已经累计  相似文献   

12.
钟伟 《中国金融》2005,(15):24-25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对于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给予了积极的正面评价,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入了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本文首先比较了人民币升值、贬值和维稳的影响,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本文从三角套汇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考察人民币对国际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特点.最后本文考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和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调整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此外,央行还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定。央行没有具体说明哪些货币将包括在货币篮子中,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些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将被选中,并赋产合适的权再以构成一个货币篮子。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平 《浙江金融》2006,(10):34-35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6.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发布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7.
浅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演进趋势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走向,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走向.并结合我国实际阐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及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06,(7):19-19
200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6号),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不适用于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美双边贸易权重也不足以让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汇改后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汇率体系中也不具有代表性。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尽快计算并公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弥补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5月15日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显然.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