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李颖 《魅力中国》2014,(7):303-303
人皆生来寂寞,有人深切感受,有人若无其事,有人不知所措,有人难以释怀。寂寞,不是身边没有人,而是没有人能真正与自己对话,没有人能到达内心深处那片汪洋。  相似文献   

2.
0年代以来,企业兼并风起云涌,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道风景线。然而,近年来,巨型公司问题缠身,企业“减肥”日渐成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巨人症与恐龙灭绝远古时代,恐龙曾经是地球的主率,然而,今天我们只能从恐龙化石去感受和认识恐龙了。有人认为,恐龙...  相似文献   

3.
陈炳才谈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赋予城镇化新内涵,回归了城镇化本质内涵。会议提出,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人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此可见,城镇化不是土地、住房的城镇化,也不是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而应是布局合理、优雅、让人有记忆、有乡恋的城镇化,城镇化的人文和历史、自然特色更明显。他指出,新加坡城市建设经验告诉我们,人老怀旧,因此,其高楼大厦边留有足够的空间建造新的楼房,一旦旧房需要改造,在空地上建新房后,先搬住后拆迁,避免了拆迁矛盾。到目前,新加坡的土地60%依然是禁止开发,40%的开发地带依然有很多尚未开发。新加坡的城市,是一个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反观我国的城镇化,地方城市官员们急于求成,试图把后来几代人完成的事现在就想做完,这种大拆大建的拆迁随时耳闻应该反省。可喜的是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纠正了以往的片面政绩观和城镇化思路。  相似文献   

4.
感悟成功     
《发展》2011,(12):61-61
世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败的关键并不只在于他们是否知道该如何做,而在于他们做了没有。 不要欺骗自己,说你不稀罕成功。因为、人的天性如此,成功使人快乐,失败使人沮丧,只是各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园。这对进入职场的人来说,特别重要。失败绝非偶然,而成功也不是偶然的。进入职场,有些得意,但也有些茫然。有人认为只要勤奋就行了,有人则觉得刚入门,不着急;有人战战竞竞,有人则无所谓。其实这都是不思考、不了解职场中的起码规矩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时下常听人说“某某是什么圈子里的人”,“某某这个圈子里的人如何如何”等等“圈子”语录,足见“圈子”之广、之多、之泛。  相似文献   

7.
行贿者瞅准并利用官人们的某种“雅兴”,投其所好地奉上某种“雅品”,从而使受贿者成为手中猎物,此谓之“雅贿”。比如,有官人爱好钓鱼,便有人备好进口的高级钓竿恭请他去鱼塘垂钓;有官人喜欢打猎,就有人送上昂贵的猎枪并陪同其前往狩猎场;有官人钟情高尔夫球,则有人办好价格惊人的俱乐部会员证拱手奉上;有官人热衷于打麻将搓骨牌,于是拥来了一帮麻朋牌友,且他们总是只输不赢。同样,某官人爱读书,便有人送楠木书橱;某官人好写字,就有人送田黄石印章;某官人爱字画,八大山人的真迹自有人送进书房;某官人爱养花,名贵花木自…  相似文献   

8.
人是什么?自然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什么?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有人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更有人扬言:“人能够为自然立法”。  相似文献   

9.
绘制跨世纪的蓝图──访浦东新区综合规划土地局局长杨德锦文/本刊记者苏端鲁改革是艰苦的,要破除陈规陋习。在破的过程中、有人疑虑,有人耽心.有人怀疑……我们的工作是要解答种种人、种种想法。对关心我们的人.既要承示感激.更要阐明自己工作的意义、目的。改革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杂志曾作过一个权威统计,10年前评选出的首届20名“全国优秀企业家”中,1人病逝、1人叛逃、3人高升、5人离退休、6人辞职、免职、停职……仍在原企业任职的仅剩4人!这些“全国优秀企业家”优秀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一定有人做错事了;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止有人做错事,而是有人犯罪了;要知道.优秀企业家是现代国家的脊梁,同为优秀企业家,松下的松下幸之助、IBM的老沃森、通用电器的韦尔奇,誉满全球的艾柯卡,都在企业干满了60岁,有的还干过80岁!中国企业家总是“明星”变“流星”。原因何在2飞龙集团总…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4,(14):1-1
有人说家族企业造就了不朽的辉煌,也有人说家族企业是让人不能自拔的泥潭;有人说家族企业可以长盛不衰,也有人说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而事实上,就在人们的争论声中,家族企业正在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杨朝英 《走向世界》2011,(36):54-57
民企如何创新? 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非朝夕之功。也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有足够的钱、人.任何一家公司创造出一流产品都不难。  相似文献   

13.
灾难旅行     
有人说,“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其中的一页”;有人说,人生是一段旅行,不经历灾难,旅行就只是在原地打转。  相似文献   

14.
王星明 《发展》2009,(10):73-73
任何一个新闻媒体,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电视广播,抑或是报纸杂志,都少不了编辑。有人把编辑比喻成缝纫师,可以把一块看着平淡无奇的布料,经过设计、裁剪,最终缝制成一件合适、精致甚至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衣裙。笔者认为.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道明了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有许多人认为,编辑不外乎就是剪刀加糨糊,剪剪贴贴,或者就是“为人做嫁衣的人”。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新闻界里,还有编辑一职。人们往往听到有人在某报社工作,通常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在报社工作当然就是记者了。其实在报社里,还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编辑,甚至现在有人提出,编辑就是具有“生杀大权”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5.
平凡与平庸     
芸芸众生中能够真正出类拔萃,很少。多数人是忙碌的,事业的枝头上也许有几颗红果子,也许还没有。平常人生中,有人是平凡的,有人却是平庸的。  相似文献   

16.
珍惜饭碗     
人总是要生存的,要生存就要有饭吃,就必须有个饭碗。有人图的是争个饭碗吃一辈子,有人图的是一辈子都能争到饭碗。生活中,有人为好饭碗而拜官托友,有人为差饭碗而自添烦恼,有人为无饭碗而到处奔波。“下岗”是令人心悸的字眼,谁都讳莫如深地忌言“下岗”。而当我们...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出售公房、调整租金到提倡个人买房的18年瞒珊路后,终于在新世纪到来的前夕步入其实质阶段:福利分房已成为历史,通过提高工资中的住房补贴,个人从市场找“家”正成为唯一选择。然而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自己少得可怜的工资收入,都市人在购房入市上并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以致于国内按市上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人无房住”的尴尬局面。有关专家分析,伴随今年下半年各地房改新方案的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有望转暖,百姓购房有所增加。一面是众多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在焦急盼房、市场潜力巨大;一面是国家和地方各…  相似文献   

18.
陈冲 《宁波通讯》2012,(18):66-66
谈起价值观,有人感觉虚无缥缈,似乎有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感觉,也有人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观,可还是生活的有姿有色,我不想也不愿意对别人的生活态度与个人思想做任何探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只是有的人值得我们敬服,而有的则让他们自己快活,我们鄙夷。  相似文献   

19.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子丽莫尔·弗里德(LimorFried),最近成为了美国经济界的宠儿。几乎所有的商业媒体都在报道她,有人称她是“开源电子的先锋”,有人称她是“电子界的LadyGaGa”,有人说她是“制造者中的制造者”,相当多的媒体将她封为“2012企业之星”。让人不解的是,她的企业仅仅是个年销售额1000万美元的几十人的小公司,为何能得到那么多媒体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王秀菊 《中国西部》2013,(36):15-15
让珠算重返课堂,有人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要说,弘扬传统文化,却未必要让珠算进课堂。12月4日,中国珠算正式被批准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早已退出我们的文化阵地,甚至退出寻常人生活圈的算盘,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有人甚至呼吁让珠算重返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