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均收入数据都处于"城乡二元化"阶段,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种数据。最近,这一现象被首次打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2014,(4):11-13
2014年年初,《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2013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截至2月23日),以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老区建设》2014,(3):6-7
北京2月13日电2013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首先对2019-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根据2000-202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24-202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结果表明该指标在未来5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最后,根据对前5年数据的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增加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5.
站在新年的门槛前,回首即将过去的2005年,媒体披露的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欣喜:预计今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稳步前行的浙江经济为“十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一五”发展谋得了一个最佳的起跑点。  相似文献   

6.
桂铭 《中国经贸》2012,(8):187-18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职工人均工资两个指标都是反映人均收入的“晴雨表”,可谓是社会各界的热议统计指标。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两者在统计口径、统计范围、调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不甚了解,因此常出现将它们直接对比,或者将它们反映的数据与自身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常常引发“统计数据不准确”、“我的工资怎么没有涨”等质疑声,殊不知那是对两个指标的“错读”和“误读”,是缺乏对比依据和科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陈界  李德强 《辽宁经济》2013,(11):39-41
必须把缩小人均GDP与可支配收入差距,摆在辽宁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汉森“人民之家”思想国策化的深入推行,使得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制度,瑞典通过建成“人民之家”,有效地缩小人均GDP与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人均GDP与可支配收入差距,当务之急就是加快适应辽宁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加快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程度 通过调整的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比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程度。调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等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加上各类人均补贴(包括住房、卫生、教育等)后除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9.
2006年吕梁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9000元,达到9230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65%,人均消费性支出6735元,实际增长10.5%,今年的收支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吕梁市的城镇居民生活呈现九大看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     
99%:我国企业未申请专利比率,4000亿元:“十一五”水利投资,3293元: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笔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是建设“宽裕型的小康社会”,恩格尔系数应≤40%。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确定: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人均GDP应≥25000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8.4%,农民恩格尔系数≤40%。  相似文献   

12.
蒋正林 《浙江经济》2007,(12):57-5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海盐县共有104个村经济合作社,2004年至2006年三年的可支配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总收入扣除经营支出、计人收入的专项项目资金和村公益事业资金)为13581万元,年均4527万元,村均43.5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0元。其中,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3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80元以上的有28个村,占总村数的26.9%;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一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一180元的有33个村,占总村数的31.7%;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以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以下的有43个村,占总村数的41.4%。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任何暂时性刺激消费的措施都不可能切实提高二者之间的长期稳定比例,而只能在短期内引起一些波动,这种波动在后期总会得到校正.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提高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云 《宁波通讯》2012,(11):52-52
近年来,江北区围绕“培训农民、提升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总体目标,坚持以“三思三创”精神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全区农民经职业培训后就业率为86%。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24元,同比增长17.4%,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2,(5):61-62
城乡居比收入水平稳居同类城市前列 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增长13.6%。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1,(21):13-14
近年来,江北区围绕“打造都市经济强区,创建生态文化大区”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赢。2006年以来,全区GDP年均增长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和12.3%。同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于2009年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  相似文献   

17.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几年“三农”问题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1998—2004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413%,是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8,6%的一半。因此,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穷、农民苦的问题凸显,连带的也引起了大家对农业生产的担心,所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4,(4):79-79
2013年三大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江浙沪共118332.62亿元,京津冀共62172.16亿元,粤港澳共81914.33亿元,除香港以外,其余省市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2013年7.7%的同期增速,京津冀地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CPI指数高于全国CPI (102.6).由于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港澳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用人均GDP代替,除这两个地区外,河北省去年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水平(26955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立足胶州实际,以打造“三大发展平台”为切入点,以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为着力点,积极对接山东省“一体两翼”和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个目标、三个定位”总体任务,即到“十一五”末,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人均GDP1万美元;加快建成半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业枢纽和历史文化名城。今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20.
杨永 《北方经济》2010,(11):71-73
本文以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收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从实证的角度就人均可支配收入、出游率和国内物价水平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出游率和国内物价水平都与国内旅游收入显著正相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国内旅游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