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2004年国内样本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的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完全不同.政府控股企业中,信息披露与政府持股比例负相关,而民营企业则刚好相反;制衡的股权结构有益于企业采取更高的信息披露政策;流通市场中受投资机构关注的公司更倾向于主动与外部投资者沟通.股权结构因素对民营公司的信息披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国有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决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股权性质与债务融资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率,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增加,非国有控股公司债务融资率显著下降,但是对国有控股公司影响不明显;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非国有上市公司短期借款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2—2005年共4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以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作为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对危机公司的财务危机征兆进行研究。文中从股权、董事套、高管激励三个方面选取了21个指标,分别从全体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角度进行财务危机征兆分析。研究发现,ST公司与正常公司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府或非国有公司控股,股权集中度偏低、董事会规模偏大。而且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不足。大股东持股量减少也是公司被蚪的一种征兆。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考察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政府干预与公司多元化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高,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越低,且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政府干预下的公司多元化经营,由于更多地出于政治目标和社会职能的考虑,降低了公司价值,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政府更容易影响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增进了对经济转型时期政企关系的认识,对理解新兴市场公司的多元化价值影响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环境背景,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然后以2014—2015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也相应越低。此外还发现同样质量水平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要大于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这表明企业如果更多地依赖权益融资,社会责任就更为重要;进一步分析中发现,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对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具有强烈的动机承担社会责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可建立与政府的友好关系,丰富政商沟通渠道,从而获得融资便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SMAR数据库2010—2012年深沪上市的A股数据,从产权性质视角研究代理问题和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结论表明:第一,全样本中代理成本和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二,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在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的关系在国有控股样本中更显著。本文对于提高公司的内外部监管,完善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按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有直接控股、国有法人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研究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后发现,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按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有直接控股、国有法人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研究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后发现,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很多直接检验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的研究不同,本文从上市公司雇员行为角度研究了政府对不同类型公司行政干预的差异及其经济后果。经验证据表明,控股股东的所有制性质影响了上市公司受政府行政干预的程度,即国家控股公司比非国家控股公司雇佣了更多的职工;超额雇员导致国家控股公司承担了更高的劳动力成本,内部人支付自己高于市场水平的劳动报酬也增加了国家控股公司的劳动力成本。此外,还发现国家控股方式越直接,公司超额雇员越多,劳动力成本越高。因此,推进上市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和避免国家直接控股,对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DD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风险进行了评价,然后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了公司信息风险在不同地区和产权性质背景下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会对高信息风险做出降低信贷的调整。进一步将信息风险分为固有信息风险和可操纵信息风险后发现,商业银行能有效地对高的固有信息风险进行调整,但对于可操纵信息风险无法辨认,这一现象在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尤为显著。在政府干预高的地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信息风险和可操纵信息风险与银行借款的关系均不显著,说明政府干预程度的增加能降低信息风险对银行借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