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同样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马克思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中狭义的“劳动”内涵,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拓展。财富的创造函数不是一元函数,而是多元函数,各生产要素都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经济学著作中所考察的劳动,主要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即“总体劳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总体劳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资本家作为生产指挥者的劳动,其管理劳动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当代社会的劳动可分为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直接操作劳动。科学技术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要素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理论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认可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所以难有共识和定论,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相关重要概念或范畴含义不清。基于此,本文对“价值实体”、“劳动形态”、“劳动含量”、“复杂劳动”、“一般劳动”、“新价值”、“剩余价值”、“价值劳动”、“价值结构”、“价值整合”、“社会价值”等重要范畴进行了辩证分析,提出了过去活劳动的物化也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特别是科学技术是创造新价值、剩余价值和超额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有三层含义等重要新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价值生产或资本生产中,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作为不变资本的物化劳动,其中包括由科学技术“物化了的知识力量”的劳动,同样也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商品中劳动含量的缩减性变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5.
在价值生产或资本生产中,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是创造新珍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作为不变资本的物化劳动,其中包括由科学技术“物化了的知识力量”的劳动,同样也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商品中劳动含量的缩减性变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6.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扩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它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主要是对生产性劳动本身的影响,并不会改变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正确性。具有多功能的商业能创造价值,这与马克思的“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的观点并不是对立的,是新的形势下对其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商品,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关键是劳动者是否享有与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他经济学作中所考察的劳动,主要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即“总体劳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总体劳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资本家作为生产指挥的劳动,其管理劳动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当代社会的劳动可分为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直接操作劳动。科学技术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元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先进科学技术自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是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中的作用,认识到价值创造是一个系列过程,必须从社会整体的,历史的观点来分析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0.
歪曲、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有“供求价值论”、“效有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这些错误观点是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混淆了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的过程;混淆了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和决定价值的因素;混淆了价格与价值;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