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委派制与管理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规范会计管理,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委派制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上至政府管理部门,下至企业、事业单位,都在探讨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行会计委派制就是我国会计管理  相似文献   

2.
周茵 《财会学习》2005,(5):67-68
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的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认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必然,人们只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不能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的从分析会计制度出发,认为由于会计制度未进行充分、博弈,使内部人可利用会计方法盈余操纵,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为了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引入了会计委派制。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关系到企业、社会、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本文从影响信息质量的经济学原因入手,提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图会计信息失真,透明度不断降低的现象很严重。如何增加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改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杜绝虚假会计信息,是我国会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那么,如何提高会计透明度呢?本文将从会计透明度的内涵出发,简要阐述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方案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广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和狭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造假)之分。本文从会计造假的主体和动机出发,探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防止会计造假的关键在于完善企业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法》,同时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加快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竞争也日益激烈,公立高校与外界的联系也日益复杂,而会计信息作为高校重要的管理决策的依据,它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与高校管理决策的质量紧密相关,其真实性也愈发重要。所以,对公立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高校的管理、投资决策,也有利于我国高校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流失,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监督职能,危害非常严重。因此,研究和寻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会计造假案此起彼伏,当前我国会计环境令人担忧。本文从我国会计环境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完善和治理对策,期望能通过重塑会计的内、外部环境,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危害了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论和成本收益论对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成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对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而言,委托代理关系是其产生的客观基础,委托人、代理人效用函数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违规净收益大于不违规净收益是其产生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一些基层消防部队会计领域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信息失真.基层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分为四个方面,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要解决消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不断完善财经法规制度建设,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化.  相似文献   

11.
刘杰 《中国外资》2012,(24):114-115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郑百文、银广夏等会计造假丑闻更是接连不断。由于忽视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偏差,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导致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是比较紧迫的问题。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治对策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连续不断发生会计造假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事情时有发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对国家、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等都非常重要。为此,要全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合治理.本文试图通过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之策。  相似文献   

13.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记录、分析、报告一系列过程,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为了有利于决策,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特征,因此,会计信息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和危害性,同时针对我国会计失真问题提出了予以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刍探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领域中的一大顽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也颇多,从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制度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三个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目前会计界对非法会计信息失真讨论的比较多,笔者认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比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更普遍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笔者试从分析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入手,提出了治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静 《云南金融》2011,(6X):239-239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用于作出会计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现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治理会计信息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时代金融》2011,(18):239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用于作出会计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现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治理会计信息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加,发现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关制度、体制及管理等多方面的种种弊端;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生产建设,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导致决策的失误。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法定的规范标准,在所有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如何防范失真的会计信息已不仅仅是会计界的问题,它已经演变成了政治界、经济界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的本质属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层出不穷。本文试图从财务报告体系、会计规范体系、会计人员及利益动机等方面探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吴联生根据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不同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把会计信息失真区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本文主要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分析规则性失真.并得出会计规则制订者应尽量从制度的伦理价值——公正与正义及制度伦理价值的层次——正当与善的角度去选择制订制度以提高会计规则对会计域秩序的契合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