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刘艺 《农家之友》2008,(2):13-13
“买回来的中蚕不到10天就吐丝结茧,热不着累不着,2007年我们两口子管得还不算好,但每张蚕收茧50公斤,比以往增产20%以上!”12月5日,贵港市港北区根竹乡莲塘村蚕农陈木添高兴地告诉记者,让他轻松养蚕赚钱的是近似“傻瓜技术”的小蚕共育的技术变革。据了解,近年来贵港市根据农民的需求,将一些成熟的单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形成几十项易学、易懂、易用的“傻瓜农技”向农民推广,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通讯》2013,(20):32-32
“搞了‘农事村办’,我们生活方便多了。医疗保险、摩托车年检、家里盖房子……这些手续在村里就能办好,省时省力。”调研组入住广西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以来,听多位村民谈到建房、贷款等审批以及购农资、学技术等农事办理不用出村,他们口中的“农事村办”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浙江龙游农信社通过“三立足”,打造村级普惠金融。一是立足渠道支撑,实现村级金融服务不出村。三年内完成“服务网点+助农POS机+助农终端+自助银行”服务模式全覆盖,推出驻村金融指导员服务模式,单独联系和建设一个金融服务样板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广发村“一村一品”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一村一品”这种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引导、土地流转、技术人才、相应的社会服务组织等,是“一村一品”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农村财务会计》2006,(4):17-17
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以村为基本单元,办班到村,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学到致富技术,并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据介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系统农业科技培训的仅占5%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宁夏惠农县,生产技术信息传授如今已不再是满堂灌,科技人员可随时根据农民需要,点啥上啥,只要言语一声,便立即到现场为村民“开小灶”。农民群众形象地评价这种新型科技服务是:农民点“菜”专家“炒”。过去,该县农技人员下乡讲课都是事先准备好讲稿,不管农民需求,上台就讲。  相似文献   

7.
8月17日上午,福建省永定县金砂乡五坑村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永定县农信社居家银行“村村通”工程全面开通庆典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永定县24个乡镇27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村民们从此足不出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方便地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缴费等业务了。  相似文献   

8.
田阳县于2007年8月探索试行了“农事村办”服务新机制,通过在中心村屯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将基层党委政府的职能下延前移,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实现“证照村里办、补贴村里发、小病村里看、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七大目标。目前,已建立“农事村办”服务站点48个,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实现“网络到村入户”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农民把信息网络与技术用好用足,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 3G下的“蔬菜视频医院” 足不出棚,就能请专家给大棚里的蔬菜看病。这不是幻想,而是3G信息技术下发生在山东农民身上的切实变化。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河南省内乡县,食用菌村、小辣椒村、大理石板材加工村、烟叶村、油桃村、大白山羊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逐渐涌现出来,许多农民受益于“一村一品”,“一村一品”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支柱,为农业产业化调整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1.
在宁夏的中宁、红寺堡等地的枸杞园中,经常活跃着一支科技服务团队,他们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技知识。由资深专家和学者组织的科技服务团,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和农户,并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让农民“点餐”,专家“配莱”,根据农民需求,提供香喷喷的“美味大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08,(11):54-54
4月11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发行管理司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郭翟村联合捐建了一所农家书屋,我社向该所书屋捐赠了《农村工作通讯》和《农民文摘》。当天下午,来自报刊司、发行管理司以及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相关人员与村民进行座谈,作为“三农”期刊界的代表,我社应邀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围绕“倡导全民阅读,报刊服务‘三农’”这一主题,就报刊出版单位如何更好地为服务“三农”做出贡献,如何把真正适合农民阅读的出版物又好又快地送到他们手里等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3.
引子 “信合便利店真是方便了我们村里人!以前存钱取钱要到十几里远的镇上,骑自行车要半小时,走路要一个多钟头,路上还怕被抢,真不方便!现在不出村就能办业务啦!”在山西省侯马市张村镇褚村信合便利店,五十多岁的农民王振欧笑逐颜开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目前正在全国各地进行。作为服务农村最基层的“官”,从职务上来说,村“官”虽然没有“芝麻”大,但他却是最直接地和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地牵着千家万户的“官”。所以,在目前的体制下,村官的作用是要远远大于“西瓜”的,可谓官小责任大。  相似文献   

15.
“中央出报告、乡村搞摘要、村里喊口号”,这是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对县、乡、村层层“截留”中央政策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们说,中央的好政策到了下面就被“空心化”了。这一问题在农村工作中引发了很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农民成了“政策通”1998年9月,河南省内乡县汪店镇雷沟村樊成甫等几位农民上访反映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当代表们在有关部门见到了1996年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13号文件时,激动得流下眼泪。樊成甫在日记中写道“3年了,这样的好文件我们才知道,回来一说,雷沟人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16.
备受社会关注的2008广西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启动后,选好“村官”和选怎样的“村官”成了各地农民目前最热门的话题。连日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到岑溪市糯垌、筋竹、水汶等镇的部分村,从和农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农民都盼望选到“四能”的村干部。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农村掀起了科技致富的热潮,使许多农民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科技宵夜”俏农家江西省赣州市市委、市政府最近在全市农村推出“科技宵夜”活动。他们在98个村各建起了科普夜校,组织市科委、农技中心、蔬菜办等科技部门的科技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老师轮流下村送技,还组织“土秀才”、“致富能手”到夜校讲课。他们根据农民的意愿安排好课时,学习内容都由农民直接点题,白天遇到的科技难题,晚上请老师解答。还组织开办科技电视讲座。广播讲座、科普电影专场、科普讲座。赣州农民从一科技宵夜…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今年起将在3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技员全覆盖。2009年在8000个村先行实施的农技员“包村联户”服务机耕目前已全面启动。该服务将集中培育18万户农民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高效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辐射推广。省财政计划投入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以每1000户40万元的补助标准,对农技员“包村联户”服务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日,武鸣县大皇后村的覃光耀被授予“南宁市文明和谐十佳新型农民”荣誉称号。对“新型农民”这个词.今年已经60岁的覃光耀略作思考后,肯定地说:“种养要有特色、有技术、有规模,这是(新型农民)很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广大农民和村干部对即将进村的大学生“村官”有那些企盼?最近带着这个问题,作为一名“老知青”,一名农村工作者,我与部分农民和村干部交换了意见。根据我听到的意见和本人多年做农业农村工作的体会,对已经到村和即将进村的大学生村官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