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1、全面完成全年“95146”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分别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108%、102%和1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95146”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
高新涛  张在鹏  唐伟 《中国经贸》2011,(20):133-133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解决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要加强对他们的再就业教育和培训。文章详细分析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现状,结合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情况 1、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累计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7万人 一季度,劳动保障部门围绕确定的“95146”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月,全国累计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34%。  相似文献   

4.
1、全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 1-3月,全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2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1%;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28%。  相似文献   

5.
《开放潮》2003,(9):42-42
记者从8月下旬在福州市召开的福建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福建省就业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山区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和沿海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十五”期间,福建省每年需安排新成长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近40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历年都未超过20万个。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1、三季度完成全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90%和78% 2005年1-9月份,全国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10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900万)的9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0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78%。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88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88%。三季度末,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  相似文献   

7.
陇南地区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讲,虽然纵向发展快,但横向相比层次较低,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突出,就业渠道不多,就业岗位少.全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而主要经济指标均排在全省的后面.经济发展水平低,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据测算,全区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约为4.2万人.其中:新增劳动力1.3万人(统配和非统配大中专毕业生4200人,城镇退伍军人450人,未能继续升学的城镇初、高中毕业生8350人),各类失业人员2.9万人(包括滞留在再就业中心的下岗人员7762人),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全区约有43.5万人需要输转,还有将近1.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寻找岗位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8.
马国祥 《发展》2004,(10):16-16
白银市现有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084人;国有企业失业人员2995人;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2366人;正在领取低保且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5441人,以上四方面失业人员累计达15886人,还有未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及城镇其他失业人数预计有2.3万人.全市约有3.9万名劳动者需要就业和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白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强化就业服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问号一:今年的就业再就业形势究竟怎么样? 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繁重.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今年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2003年,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国新增城镇就业8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0万人,均超过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2万,达到全年900万目标任务的28%。全国共有110万下岗失业人员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与去年累计,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148万,其中11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11.
1、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顺利,主要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1—6月份,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66%;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52%;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6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66%。  相似文献   

12.
上半年,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9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的65%。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4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57%。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57%。6月底,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去年底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 1、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08年1-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8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6万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9月份,全国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10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900万)的9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0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78%。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88万人,达到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88%。三季度末,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  相似文献   

15.
1、就业再就业任务完成情况好于往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 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这是自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首次突破i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7%。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再就业工作的精神,大力推进再就业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截止2003年8月末,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和再就业人员16.44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7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4万人的77%;在安置下岗人员中安置"4050"人员3.65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1%.8月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  相似文献   

17.
1-6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5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7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77%。截至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相似文献   

18.
数字榜     
《西部大开发》2005,(4):13-14
重庆今年失业率不高于4.5%今年,国有企业停止搞单纯的减员增效,重庆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5%,这是重庆市发改委社会处3月10日在其推出的《重庆市2005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提出的目标。今年重庆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指导和帮助12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小额担保贷款是促进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政策之一,落实好这一政策,不仅能够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资金困难,为再就业创造条件,而且也是政府为下岗失业人员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兰州市在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过程中,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要求,以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出发点,把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促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联动,认真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摸索形成了具有兰州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为1202名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提供担保,担保发放4901.5万元,帮助467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情况1、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为全年目标的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卜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的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的5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的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二季度末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