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占据了国内电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的时候,拼多多以其"社交+小程序+利益捆绑"的模式进入互联网主流人群的视野,以需求为导向,在三年内一跃成为电商界的"黑马",日均活跃用户仅次于手机淘宝位列第二,打破了行业双极格局,成为过去十年中国增长最快的电商公司。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快速发展的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发现拼多多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以及其中存在的争议,追寻其发展轨迹和成功经验,为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借鉴,并结合拼多多的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中国电商圈有个象征性的事件,拼多多花6年时间积累7.884亿活跃用户,超过淘宝天猫的7.79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电商。拼多多的非议,从未停止过。有人批评疯狂获客,有的抱怨遍地假货,拼多多也始终未盈利,财务上泛善可陈,但依然不失为一家现象级公司,从下层起步,以社交玩法冲破了阿里、京东主导的电商格局。  相似文献   

3.
拼多多是近年来国内电商异军突起的一支强大力量,从诞生时不被看好,到中期遭到各路口诛笔伐,直至最后成功挤进国内电商行业前三甲,拼多多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奇迹。拼多多主打低价产品,以团购吸引消费者,面向群体是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这类群体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成为拼多多的忠实粉丝。在短短的三年内取得巨大成功,毫无疑问拼多多的营销策略是成功的。传统的营销策略在拼多多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营销模式的创新更是直接催生了这一电商巨头。  相似文献   

4.
社交电商拼多多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以淘宝、京东为首的传统电商格局.在传统电商用户增长困难、平台流量低迷的难题之下,黑马电商行业后入者拼多多,以三四线城市为主要目标,主要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上行与下行用户,通过砍价、拼团等独特的营销模式吸引大批用户,在传统电商竞争的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并在短时间内跻身成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巨头...  相似文献   

5.
《商业故事》2022,(7):前插7-前插8
3月21日,拼多多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度业绩报告.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拼多多正在改变,变得越来越"沉".2015年成立至今,拼多多已经从我国电商行业的破局者,成长为大型电商平台.虽然拼多多的成交额和营收还在快速增长,但用户规模逐渐触顶后,拼多多也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变得越来越"稳重".技术,尤其是农业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发展,电商平台快速崛起,拼多多凭借以分享与拼团为核心的新电商模式成功上市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拼多多的成功原因和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背景下,电商行业的网络营销呈现新特点。如何增强营销活动能力、提高运营管理能力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核心任务。文章就网络电商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解决策略,为同类企业在该改革背景下,提高网络营销活动能力提供依据。"拼多多"作为一个C2B模式的社交电商平台,以黑马的姿势驰骋电商行业,3年内成为了(网站成交总额)仅次于淘宝、京东的电子商务平台。文章以拼多多公司为例研究网络营销在侧供给改革背景下的新特点与应对策略,分析研究了供给侧改革为拼多多公司发展所提供的电信、物流、市场的有利条件,并探讨拼多多流量依附于社交平台、营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为主及分享式销售规则等复杂的一系列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电商巨头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迅速成长的电商黑马拼多多平台,如何突破传统电商环境,打破传统电商发展困境,实现自身长远发展,需要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及目标消费群体,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策略。基于以上目标,文章基于AISAS模型设计调研问卷,结合问卷调研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为拼多多平台提出较为可行的营销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崭新的不同于过去的金融模式,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指标分析法对企业的盈利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以社交电商为切入点,从盈利模式入手探讨其发展趋势,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学者的观点,总结了社交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特征和不足。从盈利模式的要素、对财务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盈利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与传统电商模式对比,得出了拼多多具有“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拼多多“新零售”盈利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接着分析了拼多多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分析了拼多多目前盈利模式的现状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盈利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消费者、社会化营销、电商平台三方面入手,设计了关于拼多多社会化营销的消费者问卷,围绕"拼多多购物体验以及社会化营销感知程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合行业内的真实数据,分析得到拼多多的目标群体特征,分别是年龄分布不均,中年群体为主;性别影响不大,总体女性居多;购买用户集中在中低收入人群;网购支出对用户影响不大,用户多为网购消费支出较低者。同时,通过消费者行为心理和拼多多社会化营销程度的综合分析,得到拼多多社会化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商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兴起,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更是助力了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与传统行业相异的特性大大增加了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系数,拼多多作为新型电商模式的代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采用较传统价值评估方法更为合理的EVA模型对拼多多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分析EVA模型在电商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有效性,以期能对拼多多及同行业其他电商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量低质企业入驻"拼多多"等社交团购平台致使许多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了探究社交团购模式对企业入驻平台的影响,本文分别构建电商企业入驻传统平台和社交团购平台的博弈模型,基于企业的平台选择模型分析高质和低质企业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发现:低质企业不能通过社交团购平台获得更高收益,社交团购模式并不是平台商品质量低的原因;社交团购平台仅能吸引社交难度较低的中小城镇居民拼团,由于这些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高质企业被迫制定更低的价格和参团人数;高质企业无法从社交团购中获利,就以传统平台为主运营平台销售;大量低质企业在传统平台中被高质企业竞争挤出,不得不入驻类似拼多多的社交团购平台。因此,平台应完善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体系,优化利润抽成和引流排名政策,积极招引高质量品牌企业,扩大和上浮消费者市场;企业应大力实施引导拼团和陌生人拼单策略,多种玩法并举提升浏览量和点击率,打造具备差异性、品牌性、科学性、流行性、低成本性、日常实用性的商品品类。  相似文献   

13.
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其实很简单——"抱走马斯洛需求的塔基",用9块9包邮的模式挖掘马斯洛需求的塔基。理解了这句话,也就真正理解了拼多多。拼多多到了尴尬的时刻。2020年12月29日凌晨1点30分,拼多多女员工在与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2021年1月9日18时,拼多多通报了一员工在长沙家中跳楼自杀的事件。即使这样,拼多多在活跃买家、增长速度的强劲表现,还是打动了投资者,拼多多的股价一夜狂涨。  相似文献   

14.
社交电商近年来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并站在了时代的前沿。2018年有赞在香港港交所借壳上市,接着拼多多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一定要正确把握社交电商的商机和发展趋势,只有正确把握社交电商本质,找到合适的模式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上得以立足,这将对社交电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商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可谓拼多多电商平台的成功上市。在一众宏观分析中,着力于波特五力模型路径,探讨了拼多多何以能够在一片红海中杀出一片蓝海。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电商覆盖了社交网络的多个领域,当传统电商平台的红利已经消失的时候,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大家更加趋于接受这种新的电商模式。2019年社交电商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涌现出了众多的明星企业,如蘑菇街、拼多多、小红书等,各种模式的社交电商都有着不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拼购电商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社交电商,针对其接受度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明确拼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通过对拼购电商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践案例的探究,梳理出地域差异和用户参与两个关键变量,再结合动机理论的三个细分变量:功效性动机、享乐性动机和社交因素,构建用户接受度模型;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对拼购电商接受度不高;地域差异不影响接受度,享乐性动机对接受度影响较小;用户参与、功效性动机、社交因素显著影响接受度。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拼多多正式上线,从活跃于微信平台的小程序到在美国公开上市,一举一动都深受社会的关注,公众对于拼多多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上市后,拼多多股价持续走高,但由于经营业绩的亏损,股价随之暴跌,大幅度的涨跌引起了人们对其财务状况的注意。本文将结合拼多多2018年四个季度的财务报表分析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探究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及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各部门业务活动的专业性与完备性受到极大的考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企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企业对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本文就电商企业风险管理展开研究,立足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拼多多为例,对拼多多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提高电商行业风险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新兴的移动社交电商整合了移动网络、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三方面的优势,开辟了网络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构建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结构,应用3W2H理论架构,主要围绕客户、目标市场、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和赢利方式五个基本要素,考察颇具代表性的四家移动社交电商企业——拼多多、云集微店、张大奕和美丽联合集团,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多案例比较和系统化结构分析,在描述其现象的同时,剖析其本质,抽象出其共性。针对目前存在的目标市场定位模糊、客户体验较差、供应链管理薄弱、流量入口和赢利方式单一等问题,移动社交电商要根据产品和服务特点匹配目标市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客户体验提升,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基于信任打造分享经济,探索多元化流量入口和赢利方式,不断完善移动社交电商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