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虽然电子商务和银行保险在中国已悄然兴起,但个人代理人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仍将是寿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这一点也可以清楚的从欧美保险营销的发展中得以证实。在个人代理人管理的诸多环节中,激励制度尤其重要,因为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而非雇佣关系,而在代理关系中,激励重于控制。设计出一套符合公司总目标的激励制度(尤其是佣金设计),是解决保险代理人诸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佣金设计也一直是保险业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各家寿险公司都越来越重视营销业务的发展,因为各家公司基本上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个人代理人销售的保费收入,可以说谁掌握了个人寿险市场的主导权,谁就将左右中国寿险市场的未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迅速壮大。据统计,保险公司主体从1996年9家,增加到2003年底的60多家,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从1996年近2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1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3.
王皓 《上海保险》2010,(8):13-16,46
一、保险营销涉嫌传销的表现 在美国友邦保险将寿险个人代理制引入中国后,保险代理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代理这种保险营销体制使保险市场得到迅速扩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部分个人保险代理人素质不高,不按照规范从事营销活动,使得许多消费者对保险产生了误解,误认为保险营销就是传销。  相似文献   

4.
郭俊 《新疆金融》2006,(9):53-54
自1996年新疆寿险业引入“个人代理人销售机制”后,个险业务对新疆寿险业整体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银行邮政代理业务随后也异军突起,而传统团体保险业务却显得发展乏力、没有后劲,大多数人对团险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团体保险在新疆寿险市场的保费占比从1996年的91.39%降至2  相似文献   

5.
齐连山 《理财》2004,(4):60-62
自保险业问世以来,保险代理人便应运而生,并成为保险经营不可或缺的部分.世界各国,凡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其保险代理业也十分发达.自1992年后,国内各保险公司大都推广了美国友邦上海分公司率先采用的个人寿险代理人营销制度.目前,我国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保险公司人员,仅寿险营销员已经近40万人.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后,即以人寿险业务为主,将国际通行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引进我国带进上海,随后,各家保险公司相继效仿,先后建立了一支专职营销寿险保单的保险代理人队伍.这种以自然人作为代理人的营销体制,在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还是一个新的创举.为此,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我国关于保险代理人管理办法的实施,笔者欲就如何对现行寿险代理人管理的三步曲谈些粗浅的想法,以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代理人管理体制是从1992开始建立的,保险公司设立专门的推销本公司保险产品的保险营销部,招收保险营销员并与其签订代理合同,按营销业务支付佣金,保险公司对其代理人进行集中考勤并提供业务培训.目前依靠营销员展业已经成为我国寿险公司的主要展业方式.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营销员128万余人,保险营销员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613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42%.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灵璧县农行着力推进制度管理、考核激励和营销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营造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和银保密切合作的经营氛围,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保险代理业务的新突破。截止4月底,实现代理保险保费收入1826万元,其中代理寿险保费收入1822万元,同比增加75万元,代理寿险市场占有率达75%。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52万元,同比增加7万元,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61%。代理保费收入总额、代理寿险保费收入和代理手续费收入均居当地同业之首,位居全市农行第一名。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1992年美国友邦从国外引入保险代理人机制以来,寿险业务中的个人寿险比例越来越大,这其中绝大部分又来自保险代理人的销售。因此保险代理人在为客户介绍保险产品和提供相关服务,宣导保险理念和知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保险代理人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寿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保险公司的声誉。不可否认,我国保险业在发展初期为了迅速做大做强,忽视了对保险代理人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保险法制相对滞后,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尚欠严格的规范,导致了代理人队伍良莠不齐,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业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二、目前我国保险代理人中存在的弊端(一)保险代理人缺乏专业知识保险代理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业务,需要代理人员掌握各种产品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保险价值、保险金额、保险费以及支付办法、保险金赔偿或给付办法等。这就要求代理人具有相应的资格和素质,也就离不开培训。但目前很多代理人并不熟悉业务,对所销售的保险条款一知半解,夸大回报率,误导客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对条款解释片面,特别是对退保金和保单现金价值的阐述不清或回答不具体,为日后埋下纠纷的隐患。(二)保险代理激励机制存在隐患当前的保险代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上海保险》2007,(10):61-62
摘自《保险知识漫画宣传丛书》三、保险代理人、保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和客户的关系1、《保险法》第125条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通俗的说法,代理人就是保险公司的代表,通过他们忠诚的专业服务和纽带作用,把保险的温暖带给千2家、保万户险。代理从业人员必须参加中国保监会组织的资格考试,获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由被代理的保险公司核发《保险代理从业人员执业证书3》、后保上险岗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营销服务部,对保险营…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将银行和保险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保险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洲,目前已成为国际保险业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银保合作起步较晚,主要的合作形式是协议存款,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等传统业务,并正向销售产品逐步扩大。1996年我国部分省(市)银行业开始以兼业代理形式销售人身保险业务,但规模较小,直到2000年后,银行代理业务的发展才真正启动,银行和保险公司才真正意义上的在从销售保险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大,从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协议存款,发展到代理保险产品、银行固定资产和信贷项目保险、融资业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到基金业务、再保险业务以及双方商议的其他业务等,涉及跨行的多种业务领域和新开创的其他服务工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银行保险在寿险公司已成为与个险营销和团体业务并列的第三大业务支柱。正是由于银行保险的优异表现,我国保险业呈现出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仅2003年全国银保合作,当年实现保费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63%,为寿险业务增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保险营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涛 《甘肃金融》2002,(9):45-46,58
1992年友邦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将个人代理寿险营销机制引入中国,在中国寿险市场上得到迅速的认同,众多的个人代理人上门为广大客户服务,使得寿险产品的解释得以面对面的进行,寿险业务得到空前的发展,国内主要的寿险公司都实行了个人代理寿险业务的营销制.  相似文献   

13.
自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率先在我国引入个人代理展业方式后,我国的人寿保险市场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引进和发展是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并寻求自身发展的产物。其独特的销售、管理方式对国内寿险市场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内各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大都引进和采用了这种销售方法。目前,我国个人代理人已达 40万人,成为我国寿险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从个人代理人制度实行的情况看,还存在诸如误导欺骗客户、贪污挪用保险费等问题,由此引发保险公司与…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中介市场发展状况 1.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增多 在国家保险监管政策的引导下,随着首批专业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开设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037家,比上年增加了899家,2002年全国才135家),其中已正式开业706家,保险代理公司为508家。兼业代理机构11.7万家,可以看出保险中介正逐渐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保险中介发展潜力巨大,保险中介渠道将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3年,全国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包括兼业代理与个人营销)实现保费收入2892.73亿元,占保费总规模的74.55%,这一比例已经与国际保险市场中介业务的占比相接近,保险中介渠道成  相似文献   

15.
最近,蚌埠市国税局对全市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进行了调查,发现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管理混乱,扣除超标,企业所得税流失严重。一、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体制的市场化,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对被保险人的死亡、伤残、疾病、年老丧失劳动力或保险期满给付保险金的寿险业务得到了稳步发展。“九五”期间,全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3家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年平均递增10.44%,2000年达到了18940万元。目前,全市保险企业开办的寿险业务有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四大类约30种。为了完善寿险市场,沟通寿险供求,节约经营成本,我市保险企业从1997年起在除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外的所有寿险业务,广泛使用营销制即个人代理人制。在营销制中,营销员作为保险中介代理人,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受托代为办理寿险业务。保险企业给付营销员报酬,实行佣金制,佣金是根据营销员代为办理寿险业务的业绩确定。保险企业佣金支出分为直接佣金和附加佣金。直接佣金是直接给付营销员的报酬;附加佣金是用于营销员津贴、福利、奖励、培...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1992年美国友邦从国外引入保险代理人机制以来,寿险业务中的个人寿险比例越来越大,这其中绝大部分又来自保险代理人的销售.因此保险代理人在为客户介绍保险产品和提供相关服务,宣导保险理念和知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保险代理人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寿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保险公司的声誉.  相似文献   

17.
回鹏 《中国保险》2009,(5):43-45
近年来,国内保险公司集团化经营渐成潮流,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太平洋集团、中国平安集团均形成了产寿险双轮驱动的业务架构。集团公司内部产寿险业务互动、交叉销售成为发挥集团化经营优势,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国内保险集团公司产寿险业务互动的实际情况,建议在集团层面推广职场营销模式,并以此作为系统内产寿险业务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保险集团公司业务协同优势,全面拉动产寿险公司高品质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奇 《新疆金融》2006,(4):54-57
寿险营销的委托-代理制是中国人寿保险市场转轨引入的市场化销售体制,它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影响到保险市场的均衡状态和效率。经济学家认为,在信息不对称下,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一定是诚信缺失。但是,如果双方能够预期到要继续交易,那么,受长期利益的驱动,形成重复博弈,就会相应增加交易双方诚信的可能性。因此,保险企业要永久经营,必须加强诚信建设,健全保险营销体制,强化代理人的诚信意识,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寿险营销重复博弈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寿险销售的负面作用,确保寿险营销稳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小芡 《上海保险》2006,(12):47-49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是保险中介的三种形式,其中,保险代理人的规模最大、构成也最复杂。保险兼业代理人是保险代理人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公司在继直销、营销方式之后,随着间接销售渠道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保单是通过兼业代理人售出的。从业务规模上看,兼业代理人实现的保费收入约为全部保费收入的四分之一。修改后的《保险法》也为保险兼业代理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但在保险业进一步开放和发展过程中,保险兼业代理人的各种问题却日益暴露出来,引起的争议也最多。有些问题的发生,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保险营销制引入我国后,寿险保费收入增长了近28倍,其中,营销渠道对寿险保费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超过50%。目前,我国营销队伍的主流——个人营销员的身份定位类似于国外的专属代理人,而相对独立的保险经纪人正处于起步阶段。个人营销员和保险经纪人能否和谐共存,共同促进保险中介市场的繁荣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国外,已经有学者就专属代理和独立代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对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几篇重要文献做了简要评述,以期引起这方面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