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李敏 《生产力研究》2005,(1):98-101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 ,目前已有 8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 ,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工厂” ?是否已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以及中国企业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什么位置上 ?本文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界定了有关的概念 ,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说明中国目前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未来中国企业的定位应该是超越世界工厂 ,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会 ,努力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2.
梁桂全 《新经济》2014,(10):14-15
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在世界的经济体里面排第8位,这10年一个个超越,去年经济总量上升到第2位.这个世纪的20年代(2020-2025年左右,最晚不会超过2030年)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体.  相似文献   

3.
贾峰 《环境经济》2007,(1):101-101
盘点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有那么多数字令我们欢欣: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总量稳居全球第三;经济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是你知道吗?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多的已经不是制造产业;现在,经济学家们开始预期,它可能将永远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支柱了。在1997年到2002年间,中国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 D P)增长的贡献,平均每年比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多1100亿元。结论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修正的历史数据。这个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4年中国G D P增长率比原来统计的平均提高了0.5%。不仅如此,根据本次调整后的数据,中国第二产业的增幅总是大于第三产业增幅的认识必须扭转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到我国投资建厂,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特点、原因以及对我国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亟待发展自主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不过事实是,单从规模上讲,中国制造的踪迹遍布全球,但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还只是依靠劳动力优势做OEM(贴牌生产),中国制造业品牌寥寥无几。品牌缺失、技术含量低下使我们仅仅成为世界“低成本的制造中心”而远非产品占据垄断地位的“世界工厂”。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6,(5):12-13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排名第4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仅居第28位,“科技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于是一些国家便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虽然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还远远不是制造中心.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世界制造中心”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中国与世界制造中心标准的差距.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部门和国内企业对此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龙永图 《经济导刊》2009,(10):14-14
提及各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人们常这样描述:欧美国家是“世界董事会”,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办公室”。这些说法当然都有偏颇之处,无非表明中国并不甘于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其实中国在愈来愈多的行业中已经成为“世界董事会”,已经成为“世界办公室”。这三个角色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的不同就在于,是制造业发达还是服务外包业为全球领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的日趋重要,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确定世界制造中心的含义、衡量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优势,经过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印度却成为了世界的后勤部(back office)。制造业在印度到底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印度能够赶上甚至超越中国吗?答案是印度能够做到,但也可能做不到;关键是如何克服目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资源约束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指制造和加工产品(包括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形成品)的工业企业,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机构的总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已迅速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四位。制造业在我国以超过GDP增速的速度增长,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交税金、从业人口占全部工业的90%,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是出口的重要力量。中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同时,中国已经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  相似文献   

13.
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趋势、特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制造业中心能否转向中国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探索把握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规律性 ,本文分析了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一般趋势和阶段性特征 ,并对我国成为当代世界制造业中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晨 《发展研究》2006,(6):108-109
21世纪,世界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已经从工业时代的资本变成了知识技术,软件产业正是这一变化的典型体现。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是高科技,而名列榜首的是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及软件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信息产业的核心是软件产业,软件产业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一、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在80年代世界经济活动总量中,服务业已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取代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地位,成为最强大、最广泛的经济部门。我国的服务业在80年代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增加值比重(按当年价计算)从1980年的214%上升到1990年的31.3%,十年间上升了9.9个百分点,但与当时约为60%的世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相比较仍明显滞后,进入90年代后我国服务业增长速度大大减缓。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规律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将决定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谁将成为这个“世界工厂”的真正主人呢?我们不得不面对产业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展区域主导产业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俊峰 《技术经济》2004,23(12):14-1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浪潮,世界经济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各地区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和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能源。尽管石油、天然气消费正在迅速增加,但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占67%;综合国内外各种预测,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占到60%,需求大概是26亿吨。有资料表明:中国煤炭储量是409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可见,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八十年代,傅高仪的《日本第一》和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两本书指出:美国已相对衰落,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的确,在九十年代的头几年,亚洲经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亚洲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然而,1997年起始于泰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到我国投资建厂,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发展特点、原因以及对我国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