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一般有一贯性、可比性等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会计核算原则也有了新的内容,中立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和节约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的特殊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一般有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谨慎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会计核算原则也有了新的内容。本就对会计核算的几个特殊原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新旧会计制度有差异的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从事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一般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新增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十三条,原十二条原则中有的不变,有的进行了修改或补充。新会计制度中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等八条原则。其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新旧会计制…  相似文献   

4.
苟杰  张晖 《陕西审计》2004,(5):12-1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新旧制度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别。本文就新旧制度中有关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区别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新旧制度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别。本文就新旧制度中有关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区别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一、新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新制度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条原则实际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进行专业分析和判断,留给了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空间。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  相似文献   

6.
第二章会计核算标准的主要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标准,与已经发布并实施的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但不包括 2001年发布和修改后重新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会计核算原则   (一)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十二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  相似文献   

7.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本文在比较两种核算原则优缺点的基础上,试图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不能与会计核算理论、国家新政策规定等一致的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得出发展性建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应实行权责发生制.但就目前现状看,应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有步骤地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直至条件成熟后的完全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8.
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向各方面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能否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有重要影响。为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明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是会计核算中必须遵守的。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计算基本原则之一,是国际上通用惯例之一。谨慎性原则对具体的会计核算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保持谨慎性,使会计核算信息正确、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本文具体分析了在会计核算中常见的问题表现以及会计核算谨慎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政府会计核算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以单位从事社会公务活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结果。按照这个要求,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单位从事社会公务活动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并有合法的凭证为依据,利用符合经济业务特点的方法或标准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1.
五、关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商品经济对会计核算的共同要求;是国际惯例中会计核算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十二条。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由于企业年金是养老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其会计核算也包含在养老金会计核算之中.关于养老金的性质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重要性原则的含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披露;  相似文献   

16.
周洁 《财会月刊》2015,(9):16-1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范围的云计算以及社交网络等的应用,大数据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尤其是会计核算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已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高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变革会计核算原则,使之适应当前会计环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浅谈[稳健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原则是处理会计问题的准绳,是对会计核算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会计原则主要包括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如:可比性、一致性、真实性、相关性、重要性、及时性、稳健性等原则,也包括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每一原则都从不同角度对会计核算提出要求,而所有这些原则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会计原则之间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一面。在此笔者仅就“稳健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我国的会计准则几经修订。至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了全新的诠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本文主要阐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以及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十三个基本原则中,有六个原则是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的,它们分别是客观性、一惯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和明晰性原则,这足以证明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而客观性原则又是最基础的,如果会计信息质量连起码的客观性原则都保证不了,那其他原则也就无从谈起了。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由会计信息质量引起的一系列欺诈事件造成的后果十分严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在经济发展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文章详细阐述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运用中的注意事项,力求对此有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