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养殖池塘中,水质管理是健康、高产养殖的重要环节,而在养殖中,水质好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水质指标:溶氧、水色和透明度、亚硝酸盐、氨氮、H2S、pH值等。  相似文献   

2.
<正>夏末秋初,气候逐渐转凉,进行黄河鲤健康养殖的池塘随着鱼体增重,池塘载鱼量加大,因投饵、施肥、用药等引起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而易导致的水质恶化,加之气候多变,雾霾天较多,易造成缺氧浮头。因此中后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强化水质管理。1.明确水质控制指标。透明度30~40cm,pH值7.5~8.5,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因子控制在适宜指标范围内。2.注重调水、加水、换水。外源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定期加换新水好水,每次20-30cm;外源水质较差时,及时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调水。注意在使用微  相似文献   

3.
正秋季是鱼类摄食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由于鱼类摄食生长较为旺盛,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底质容易恶化,病原菌大量滋生,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和损失,为保障养殖生产顺利进行和实现丰产、丰收,现将秋季池塘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小结如下:1.加强水质调控秋季池塘水位一般要在2米左右,池水应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25-40厘米,溶解氧4-5mg/L以上,p H7-8.5,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因受外界环境、高密度养殖等因素影响,小龙虾养殖水质常不稳定,极易催生疾病,直接影响小龙虾品质、产量和养殖户的效益,很有必要加强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研判与管理。一、五项重点水质指标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指标值为: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一般不低于3.5mg/L;p H值范围7.0-8.5;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要求低于0.5mg/L、0.05mg/L、0.1mg/L。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氧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对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对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一、形成原因亚硝酸盐是氨  相似文献   

7.
正养殖水体亚硝酸盐超标是制约养殖鱼类生长,诱发养殖鱼类发病、死亡的隐形杀手。因为在养殖过程中,一般关注水质水色"肥、活、嫩、爽",p H值、透明度、溶氧等理化指标,而忽视了亚硝酸盐检测。一、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来源1.投入物料:水体亚硝酸盐一部分源于人为投入的有机、无机物,如残余饵料和水生动物排泄的有机废物经氮化作用产生氨,鱼的泌氨作用也产生氨,人为施用氮肥也产生氨。这些氨在水体硝化细菌作用下逐步氧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硝酸盐,此过程称硝化作用。硝化作用一旦受阻,如缺氧环境长期存在,结果就会引起硝化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在水体累积。  相似文献   

8.
<正>四、养水护庇,不容忽视小棚养殖的水质很不稳定,容易导致浓浊、泥浊、分层浊,这些均与二差(通风差、光照差、空气交换量少),三低(气压低、溶氧低、水温低),四分层(水温分层、水色分层、溶氧分层、pH值分层),五高(亚硝酸盐偏高、氨氮和硫化氢偏高、甲烷偏高、重金属偏高、有机质腐败耗氧偏高)等原因有关系,对于小棚养殖来说,养水护底至关重要!1.养水◇保持水体通透:促进上、中、下水  相似文献   

9.
<正>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养殖管理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时刻,笔者根据往年的养殖情况及周边经验,对南美白对虾中后期的养殖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科学调控水质南美白对虾中后期水质调控尤为重要,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对虾产量和效益。理想水色是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cm,最适p H值为7.5-8.5,保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  相似文献   

11.
<正>"微孔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池  相似文献   

12.
<正>"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池水溶氧的充足,保证了水生动物的生长,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高温季节即将到来,此时正是池塘养殖的关键时刻,在养殖管理技术措施上,应注意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注意加强养殖池塘内外水质监测持续高温天气情况下水体变化很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要做到5~7天测定一次池水,如下暴雨后需及时掌握池水的变化情况,保持池水理化因子基本标准是:透明度30~35cm,pH值7.5~8.5之间,氨氮不得超过0.5ppm,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2ppm,溶氧白天每升不得低于5mg、夜间不得低于3mg,理想水色是由绿藻和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和黄褐色。  相似文献   

14.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一、流行时间:以3下旬~5月中旬最为常见,即吃黑麦草阶段。二、主要原因:1、水质不良。草鱼喜清淡清新水质,水质老化、溶氧不足、水质过肥、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偏高等,这些情况均会影响草鱼摄食。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甲鱼苗温室培育已成规模,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仍有部分养殖户在苗期养殖过程中出现坏水中毒死亡的问题,其病因与预防如下:一、病因:此病多发生在增氧效果较差的集约化温室养殖池中。多因水质急剧变化,造成严重缺氧后产生有毒气体(如氨氮、硫化氢、甲烷等),而鳖又无处躲避,造成中毒死亡。从严重坏水到死亡,时间约为7-10天。若增氧时间过长,溶氧量过高,水质寡,此时亚硝酸盐极易升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的高温季节已过,回顾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过程,发现随着气温升高,和雨季的到来,不论是成鱼或是鱼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及死鱼现象。经检测水质,病鱼解剖及镜检,以及养殖经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水质恶化。p H值的变化,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升高等原因导致水质恶化。水质过肥,有机质多,消耗氧也多,同时晚上藻类也要消耗水  相似文献   

18.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底质硬,淤泥少,日照好,排灌方便,水质优良,远离污染水源和工业废水,面积3亩-5亩为宜,水深1.5m-2m,池水透明度30cm-40cm,溶氧大于5mg/L,pH值7-8, 氨氮小于0.025mg/L。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水质好坏的衡量指标有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H2S等。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池塘中的各项指标都在随存塘鱼密度、水温、投饵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如果池塘中氨氮含量过高,将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甚至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3.化学相。化学相包括pH值、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甲烷、化学耗氧量、碱度、硬度等影响水质的关键化学指标。各种不同的化学指标既是生物作用的结果,又影响到生物作用,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评价养殖水体水质的好坏。4.物理相。主要是指水色、透明度、水温等因子。水色和透明度是水质好坏的直观反应,水色是由浮游生物、有机物、胶体粒子等在不同的光线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综合反应;透明度主要受浮游生物、有机物、胶体粒子等的影响,透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生物光合作用强弱;而不同时期的水温,又会影响到水体各种理化生物指标的变化。评价水质的核心是水体氮循环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