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正>一、亚硝酸盐的来源养殖鱼类排泄到水中的氨转化为亚硝酸,亚硝酸可由硝化细菌的作用进一步氧化变成硝酸而被水生植物利用。还可以通过反硝化而生成氮气。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  相似文献   

2.
<正>一、颗粒饲料的投喂技术颗粒饲料的优点是:营养合理全面,根据鱼类不同的品种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配合而成,投喂后在水中5分钟不散失,稳定性好,且投喂方便。1、选择优质适口的饲料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个体大小、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粒径的饲料,减少饲料损失。2、合理制定投饲计划夏季是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一、颗粒饲料的投喂技术颗粒饲料的优点是:营养合理全面,根据鱼类不同的品种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配合而成,投喂后在水中5分钟不散失稳定性好,且投喂方便。1.选择优质适口的饲料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个体大小、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粒径的饲料,减少饲料损失。2.合理制定投饲计划夏季是鱼类生长高峰期,投饲量一般占整个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代化水产养殖生产中,饲料投喂技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般水产养殖生产中,饲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左右,有时往往因投喂技术不科学,即便是较好的饲料,也不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养殖效果。鱼类生活在水中,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丢失,有的时候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这就给精确投喂带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养殖者对水产养殖高产出、高效益的追求,放养密度和载鱼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鱼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养殖者不得向养殖水体中大量投喂饲料和投施化肥,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中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致使  相似文献   

6.
<正>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没能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科学投喂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夏季是鱼类养殖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稳产高产,应做好下述几项技术措施。 一、强化投喂。夏季水温在25℃—28℃时,鱼群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故要抓住此时进行强化投喂。一般每天投喂精饲料2次,青饲料1—2次,鲜活贝类每天投喂1次。投料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精饲料以投下后约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投下以当天吃完为佳,贝类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准。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类摄食量大,应适当多投;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类摄食弱,则要少投或不投。  相似文献   

8.
<正>在集约化养殖方式中,鱼类饲料投喂技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因此掌握科学合理的投喂技术,对于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下面简要介绍在养殖生产中饲料投喂的注意事项,以期引起广大渔民朋友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 饲料投喂是鱼类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其实,鱼类同其它动物一样,长时间的投喂不足会导致鱼体瘦弱,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生长缓慢乃至停滞,且诱发各种鱼病。甚至致鱼死亡。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饲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六点体会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类饲料的投喂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喂”。饲料投喂是鱼类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营养不良、病害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其实,鱼类同其它动物一样,长时间投喂不足会导致鱼体瘦弱,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乃至停滞,且会诱发各种鱼病,甚至出现死亡。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饲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仅供参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7-9月份正值高温期,也是饲料投喂、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在摆脱了5-6月的疾病高发之后,高温期普遍天气晴好且鱼类规格大、饲料投喂量大,另水温也最适合草鱼等鱼类的生长,饲料投喂量占全年5成以上。对于水产养殖至关重要的黄金高温期,每一天的投喂都很重要。虽说出血病、寄生虫病、肝脏综合症在这个阶段暴发率已经较低,但仍然会因为一些异常状况导致池塘无法正常投喂,例如:加料过猛、缺氧浮头、倒藻、应激、中毒等,而  相似文献   

12.
正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鱼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养殖实践过程中饲料高效使用技术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注意掌握常规标准,严格把握饲料质量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每天投喂量占鱼体总  相似文献   

13.
<正>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其实,鱼类同其它动物一样,长时间的投喂不足会导致鱼体瘦弱,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差,导致生长缓慢乃至停滞,且会诱发各种病害,甚至致鱼死亡。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  相似文献   

14.
正饲料成本占罗非鱼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饲料投喂是罗非鱼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在饲料投喂管理中,既要让罗非鱼吃得饱,长得快,又要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一些养鱼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罗非鱼养殖实践过程中饲料使用管理技术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食性及摄食特点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罗非鱼主要依靠  相似文献   

15.
<正>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第一种情况: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  相似文献   

16.
<正>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观察到鱼类摄食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养殖业主现场观察描述和生产实际情况,现将摄食量减少的几种原因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口服药物治疗鱼病,就是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来进行给药,或者在投饵时临时将药物拌入饵料中,这种方法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鱼体不产生应激反应,是一种能发挥吸收作用的投药方式。但对于摄食活性生物饵料的鱼类和滤食性鱼类,不能摄食药饵,则可采用间接法来防治鱼病,即先将药物投放到饵料生物中,鱼类通过吞食饵料生物而摄食到药物,使药物间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如鳜鱼、乌鳢、翘嘴红鲐、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如果不投喂配合饲料,仅投喂饵料鱼等活性饵料,则可采用间接法防治鱼病。  相似文献   

18.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肝坏病是目前养殖鱼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使用受细菌、病毒侵染或脂肪氧化较严重的饲料,具有很大毒性,从而损害鱼类肝组织。它可造成弥漫性脂肪变性影响肝功能。这类变性脂肪往往发生坏死,使肝脏呈黄色或黄褐色。还有投喂受霉菌感染的饲料,如玉米、米糠、花生饼、豆饼等一些容易受潮的物质,产生黄曲霉及亚硝酸基化合物等招致鱼类的肝病;另外,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引发肝病,或长期使用含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刺激肝脏的饲料添加剂,也易使鱼肝脏发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大片坏死;肝静脉阻塞、门脉压增加,以及造成胶体渗透压降低和肝淋巴液等渗透压增加,而导致鱼体蓄积腹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饲料是养鱼的主要成本之一,讲究科学的喂料方法,不仅有利鱼的健康生长,而且可节约饲料,有效地提高养鱼效益。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饲料品种,采取相应的投喂措施。一、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当前渔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饲料品种,在投喂中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1.驯化投喂。在投饵前5分钟用同一频率的音响(如敲击饲料桶的声音)对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