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集约化水产养殖的池塘中,常年投喂饵料容易导致池塘淤泥富集(残饵、鱼类粪便等),滋生多种细菌病毒等危害性微生物,加剧池塘老化,表现在鱼类摄食不积极、免疫抗病力差、生长速度慢,最终影响养殖效益。随着冬季捕捞完成,有必要做好池塘清理,为来年池塘养殖做好准备工作,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排水晒塘由于冬季寒冷,日夜温差大,塘里的病原微生物活动微弱,经不起严寒日晒而亡,同时经过冰冻曝晒,塘底土质变得  相似文献   

2.
正苗种是水产养殖的基础,鱼苗培育工作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工作。做好鱼苗培育工作,为后续养殖提供优良的苗种,是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就鱼苗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清整清整池塘,为鱼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是苗种培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池塘清整首先要清除塘底过多的淤泥,只保留5~10cm的底泥。底泥最好能经过冻结、干燥和曝晒过程,这样不仅能杀死病菌和部分敌害生物,还使底泥更容易分解,提高池塘肥力。其次要清塘  相似文献   

3.
<正> 消毒工作贯穿于整个池塘养殖,重视消毒工作,对于鱼病的预防,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池塘消毒 在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消除杂草,挖除过多的淤泥,同时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池塘进行消毒,以杀灭原有病原生物。具体方法为:在挖除过多淤泥后,不立即注水,而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50-70kg或漂白粉7—10kg泼洒消毒,若池塘为1m水深,用量则加倍。  相似文献   

4.
<正>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水草、旱草,作为草食性鱼类的饵料,进行池塘养殖,达到减少饲料、肥料,节约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方式。种青养鱼具有三大优点: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养鱼时间、鱼池空间和底泥肥力;二是提供了大量的青饲料和有机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三是改善了池塘养鱼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在种青期间,池底淤泥经过曝晒和冰冻,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受到抑制和杀灭。植物根系的生长也使池底淤泥充以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直接妨碍对虾的生产发展。笔者经过十年的养虾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了对虾综合防病技术,现简述如下。一、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1、彻底清池消毒,做好放养前准备工作。池塘是对虾养殖的载体,同时也是各种病原体寄生和繁衍的场所。所以,放养虾苗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淤消毒。通过彻底清池,清除塘底淤泥,减少底泥的酸性腐化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危害;使用漂白粉、生石灰、敌百虫、茶麸等药物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及致病生物,清除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消除不利于对虾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鱼类发生疾病是病原、养殖环境条件和鱼类自身的免疫机制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疾病的预防必须从消除病原、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鱼类自身免疫力等多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高鱼病防治水平。1.抓好池塘清整消毒关。鱼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塘淤泥和杂草,加固池埂,并充分曝晒,以加速有机物矿化、分解,同时使用药物消毒,以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卵。鱼种放养前10-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养鱼业已成为我国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冬季,养殖户应注重抓哪些措施为来年的养殖高产创造有利的条件呢?根据我站的实践经验,一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根据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的需要,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溶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的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应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曝晒后挖  相似文献   

8.
正为使2016年春季渔业生产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东昌府区水产局迅速行动起来,周密部署,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养殖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发放春季池塘管理明白纸,为水产养殖的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早清塘。放养苗种前,应放干池塘水,清除塘内黑色淤泥和杂草、野生杂鱼,让阳光曝晒池塘,平整塘底,修补加  相似文献   

9.
<正> 一、清整池塘 养殖池埂结实,不渗漏,要求埂面宽,坡度大,池底少淤泥。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菌及敌害生物。池边的杂草清除干净,以防躲避老鼠,水蛇等食蟹动物,同时也可防止河蟹放入后攀爬外逃。老池塘应在清整后,让池底经阳光充分曝晒。新池塘在放养前应灌水养塘,使底泥软润。 二、布设防逃设备 养蟹和养鱼不一样,河蟹会上岸活动,放养前应布设好防逃设备,防逃材料可选用玻璃钢、石棉瓦、钙塑板、厚脓膜等物质,要求光滑无皱折。一般做成高60cm的防逃  相似文献   

10.
鱼病巧防治     
<正>在水产养殖中,为了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要切实做好平时的综合预防。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塘消毒。在放养鱼种前,要清塘凉塘。先排干池水,加高加固池埂,铲除杂草,清除过多的淤泥,淤泥厚保留15cm左右,然后让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晒和冰冻,通过矿化杀灭致病生物,再用生石灰100~125kg/亩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提供良好生态环境。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应进行严  相似文献   

11.
<正>养鱼先养水,养水先护底,鱼虾的整个生命过程都是在水中度过的,塘底环境是鱼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塘底的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如果鱼虾长期在池底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存,不利于鱼虾生长,且极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生态健康养殖应在改善池塘的底质上下功夫,池塘底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鱼虾的健康快乐生长,更关系到养殖的经济效益。一、底泥的来源1.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浮游动植物  相似文献   

12.
<正>在水温5℃左右时最适宜放养鱼种,此时鱼的鳞片紧密,捕捞、运输不容易损伤,可提高放养成活率并减少鱼病的发生。在鱼种下塘前和鱼种下塘时必须做好下列几项工作。一、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冬季排水捕鱼干塘后,进行冰冻曝晒,杀灭大部分病菌及虫害,并清除塘底过多淤泥,因淤泥过多,酸碱度不适,易造  相似文献   

13.
正南美对虾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养殖品种,每年的养殖过程中,不同的季节出现不同的养殖效果。特别是在春夏和秋冬交接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从而更容易爆发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经历了多年的养殖,总结了以下四点养殖应注意的事项。一、清池施肥与水质调节放苗前重点做好池塘清理和水质培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  相似文献   

14.
<正>当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河蟹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第一步。河蟹春季养殖技术清塘消毒: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积累一定的淤泥,会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场所,因此在蟹种放养前,利用冬春闲塘期间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将池水彻底排干,让底  相似文献   

15.
寒冬季节,气温明显下降,时而出现冰冻天气。而鱼类正处于越冬期。为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提醒各地水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寒冬期的管理。 一、加强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 池塘淤积是限制鱼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引发鱼类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养殖多年的老鱼塘、死水塘、漏水塘和塘底淤泥过厚的池塘,要利用冬季空闲时间,抽干池水,经太阳曝晒和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加高加固塘埂,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及敌百虫等药物彻底杀菌消毒。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21,(7):28-29
蟹塘经过一个养殖周期后,因养殖生产所导致的塘底积累了一定的残饵、粪便,包括一些对河蟹有害的生物也都会残留在池塘里,这直接关系后期的水质管理、水草护理、投饵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甚至关系到河蟹最终的养殖规格和产量,所以正确、有效的清塘非常重要。常见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菊酯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一、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二、鱼塘消毒。养殖池塘经过一年的养  相似文献   

18.
<正>一、鱼塘清整消毒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池塘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鱼虾等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故清塘消毒是水产养殖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须高度重视。1.干塘清塘,加固塘基。有经验的养殖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清远连州市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并与大宗淡水鱼进行混养试验,养殖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将养殖基本情况和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水产同仁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基本情况:试验池塘位于连州市星子镇,共三个,其中1号塘4.5亩,2号塘5.2亩,三号塘5.5亩,平均水深1.2m;池塘附近土质为黄色硬质泥土,底泥浅褐色,平均深度0.1m;每池配备1kW  相似文献   

20.
<正>苗种定塘是养殖生产中的关键一环,生产实际中要注意以下六个环节:1、池塘清整池塘清整是养鱼全过程的首要一环,是养鱼前的必要准备工作,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养殖户认为自己的池塘是新塘,淤泥少,往年养殖没有发病,因此,忽视这一环节,这势必会给养殖生产埋下发病隐患。池塘清整有清淤、冰冻、曝晒以及用药物清塘等环节,通过它可以杀死病原菌、鱼类敌害,增强底质通透性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