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我区围涂地区有1.5万余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塘,根据本地气候和池塘设施,大多数塘每年只能养殖一季,每年的10月下旬到来年的5月上旬有6个月时间,池塘基本荒芜。而近几年由于虾病原因,养虾农户普遍收成不高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池塘空闲时间,我们实行虾塘冬季种草养鹅,增加池塘生产效率。现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为大面积推广虾鳖混养塘冬季种草养鹅作出了典型示范。一、项目实施的目的养虾池塘由于大量投饵,沉积残渣  相似文献   

2.
<正>罗氏沼虾成虾养殖一般为当年5-10月底。而从当年10月底干塘卖虾至下年度5月上、中旬虾苗"放大水"。期间有6个月左右时间虾池闲置。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闲置虾池?多数养虾户虾池是闲置,也有少数户利用冬闲进行种草养鹅,虽然效益不错,但费工费时费成本,难度也较大。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渔业科技示范户汤真开,另辟蹊径、别具一格,利用冬闲季节,塘底种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成虾的捕捞,通常有抄网、拉网、小拖虾网、地笼及干塘等捕虾方法,下面将五种捕捞方法逐一介绍,供养虾户参考。一、抄网捕虾青虾养殖池塘内一般栽培浮面水草,每年到了冬天以后,水温降到5℃以下,青虾停止摄食,栖息在水草下面的枝须上。此时,可采用抄网在水草下面,上面用手抓动一下水草,然后拿出抄网,起捕效果较好。如2亩左右的养虾池中,一个人作业1.5~2  相似文献   

4.
<正>小龙虾与高杆水稻同塘共生,是指将养殖池塘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以小龙虾养殖为核心,在优先规划小龙虾养殖的基础上,对池塘进行开沟抬田改造,在塘边青坎和中央台田处种植高杆水稻,以充分利用虾塘内的氮、磷等物质资源,为小龙虾养殖创建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促进小龙虾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双收、虾稻共生、生态高效"的养种效果,是当前加快转变虾业发展方  相似文献   

5.
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最早在广东珠江口地区兴起并逢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广西,为了推进对虾养殖产业化,提高虾农经济效益,我们也大力推广冬棚养虾。一、冬棚所需的池塘条件广西冬季干燥而寒冷,由于地域与广东珠三角水域有很大的不同,虾池在冬季容易自然干涸;而冬棚养  相似文献   

6.
<正> 为提高池塘利用率,主养青虾模式又衍生出双季养虾、鱼虾结合一季养虾一季养鱼,或一年三茬养殖,大大提高了池塘经济效益。现将青虾养殖主要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地上种树,树下种草,草上养鹅,鹅粪养树……8月4日,笔者在位于河南省安阳县韩陵镇经济开发区的安阳县瑞发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理事长王立瑞用循环经济理念饲养家鹅,走出了一条生态立体种养之路。当天上午,走进王立瑞占地约20余亩的养鹅场,只见一排排核桃树长势喜人,核桃树下套种的牧草郁郁葱葱,1万多只鹅时而在池塘中来回嬉戏、引吭高歌,时而迈开蹒跚的步子在草地里结伴觅食,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正> 广东增城市鱼塘大多数连片基地化(30-100亩不等,有的规模甚至更大),配套塘头禽畜场养殖(猪、鸡、鸭、鹅、鸽等),种果种菜种草等综合利用措施。但是,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的不断排放积累,加上雨水季节冲涮泥沙沉积,使池塘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据调查,增城池塘每年淤泥堆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慈溪市现有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面积5万亩左右,近几年由于南美白对虾专养塘易发生病害,单一品种的养殖风险越来越大,为了改变南美白对虾生存环境,提高虾体应激反应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增加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调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0.
<正> 池塘鳖虾混养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鳖的一种新技术。其不但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鳖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在实施中须掌握以下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 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塘2口, 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秋季罗氏沼虾捕捞上市至第二年春,虾塘有6个多月的空闲时间,此段时间用来接养鳜鱼,苗种便宜,饲料丰富,鳜鱼养至次年4-5月上市,价格又相对较高,大大提高池塘产出率,直接增加养殖效益。其主要放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1月起,我们在姜堰市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了池塘主养克氏原螯虾单茬、双茬对比试验,现将本次池塘主养克氏原螯虾单茬、双茬对比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条件:池塘选择在靠近沟口,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塘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  相似文献   

15.
<正>惠萍镇位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东南角,有15km长江岸线,在二道堤与长江堤岸之间,水面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克氏原螯虾池塘精养120亩,泯沟普养1.5万亩,近两年池塘亩产达到400kg,产值9200元,净利润5000元,效益大大高于泯沟养殖。现将我镇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4-10亩为宜,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墉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黄条鱼种1400尾、  相似文献   

17.
<正> 传统饲养条件下,夏花养至成鱼出塘需要2年以上时间。近年来,我地养鱼专业户探索成功了夏花当年速养出塘综合技术,每年5月投放鱼种苗,每亩水面当年可出成鱼500千克以上,比传统养殖提高效益60%以上。其技术要点如下:1、整理池塘。以1亩左右小塘最佳,水深保持在2—2.5米。放鱼前2周抽干塘水,清  相似文献   

18.
<正>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克氏螯虾的生命力极强,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中都能生长。池塘养殖克氏螯虾,容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是克氏螯虾养殖的主要方式。我们在本县洪蓝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年的试验养殖,取得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搬塘法养虾又叫分段法养虾,即先把虾苗养到每公斤200尾左右,再把它移到另一口塘养殖到每公斤40尾左右收获上市。广东最大的乡镇养殖基地徐闻县和安镇,就是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安镇1999年开始推广搬塘法养虾后,单产从原来的4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50公斤,总产量从原来的1000吨提高到3000吨,总产值从原来的4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实践证  相似文献   

20.
<正>虾塘搭棚养殖称之大棚养虾,通俗地说即利用塑膜采光的保温性作用以及通过调节大棚塑料薄膜封闭程度来实现的可控环境,相应延长养殖期程的一种方式。相比于常规露天外塘而言,实现了一年至少养两茬虾的反季节养殖效能;可较早放养虾秧、首茬虾于六月初提前上市,后续再次放养直至推迟抓捕时间;且错峰虾的上市期并获得虾价增幅均达两成以上的收益率;同时又规避不良气候影响,减少病害诱发因子,一定程度上降解白对虾应激性反应障碍,使养虾成功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