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资是什么     
<正> 我们现在对工资的理解非常混乱。传统的教科书说,工资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的表现形式,是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补偿。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资的准确含义应该为:第一,工资必须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不仅仅是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第二,一些社会扣除如社会保障基金、个人所得税等也应该包含在工资中。第三,工资应该包含私人财富的积累部分,以使劳动者获取资产收益,成为有产  相似文献   

2.
刘艳 《价格月刊》2003,(5):10-10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属于分配关系的范畴.按劳分配,在我们传统理解的涵义里是指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者通过生产劳动,从雇主那里取得维持自身及其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那部分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马克思指出了实际生活中的工资运动不同于剩余价值生产分析中工资与劳动力价值相一致的理论假定;对现实中劳动力价值及工资运动的考察与正确把握,必须在劳动力价值价格界限的理论基础上来进行。这个理论揭示了工资由身体标准和社会标准确定,劳动力价值界限的决定要素是纯生理要素与社会历史要素;这个理论的实质,就是否定了工人所需生活资料是仅为劳动者生理需要部分提供生活资料的传统看法。如果工资没有达到劳动力两个界限所要求的内容,那么工资就低于劳动力价值,它成为工人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进行提高工资的斗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于劳动者而言,工资收入是其个人和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而言,工资支付是其最重要的一项义务。事实上工资对双方来讲都意义重大。一旦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工资争议,不仅会使企业面临法律风险,更重要的是会对企业的名声造成不利影响,必将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  相似文献   

5.
目前,无论是在第一劳动力市场还是第二劳动力市场,加班问题都比较严峻,劳动者加班工资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应该通过严格劳动行政执法,完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户籍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异质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影响劳动者工资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利用CHIP2007微观数据全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不同户籍劳动者工资提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城镇和流动人口的工资均有显著作用,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0%,流动人口工资提升1.8%,城镇劳动者工资提升2.9%;在劳动者工资获得机制方面,跨国公司增强了劳动者职业地位回报和人力资本回报,其对流动人口的作用高于对城镇人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对促进劳动力供给是否具有必然性并无定论.从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激发劳动积极性,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及缴纳社保费引起工资降低之后产生的收入效应这几个方面来说,社保制度对促进劳动力供给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与之相反的是:高福利可能导致养懒汉,不当的制度设计也可能引致失业陷阱(这两方面可以通过制度改进规避).社保制度刚性增长导致缴费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寻求资本替代劳动;工资的降低使得职工寻求以休闲替代劳动;同时养老保险代际转移,低工资与高替代率使劳动者提前退休成为可能,这几点通过制度改进又似乎是难以规避的.  相似文献   

8.
薪酬一般指劳动者通过自身劳动从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获得的劳动报酬。狭义的薪酬是劳动者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报酬的总和,包括货币报酬与实物报酬两部分,具体的有工资、奖金、津贴、提成工资、劳动分红、福利等。广义的薪酬包括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两部分。经济性报酬主要指能够用货币来表现的如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非经济报酬指企业给员工提供的诸如工作环境改善、良好和谐劳动关系、晋升空间等,这些能让劳动者对企业及工作本身产生心理上的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没有成为商品,就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不建立劳动力市场,就不存在健全的市场体系。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并不直接掌握公有的生产资料,要实现自己的劳动力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只有通过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反映的是劳动者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也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市场就是劳动力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因此,要认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先要认识我国劳动力商品问题。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有了这个条件就有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可能性;二是在第一个条件基础上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这才产生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是劳动者的“自由人联合体”。劳动者作为联合体的成员,理所当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根本义务就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奉献给社会组成整个社会的联合劳动。联合体的性质是自由人的联合,劳动者作为自由人,理所当然具有人身自由。同时,按劳分配原则默认不同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的天赋特权。这种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二重性。既有直接社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私人性,存在转化为商品的可能性。有同志从局部联合劳动以及多种所有制并存来论证我国劳动力必然具有商品性质。这涉及怎样认识我国公有制状态的问题。我国公有制是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又是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并存的。这是我国存在商品经济必然性的根本原因,全民所有制企业需要有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1.
消费,就其消费过程的特点及其终极效用而言,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前者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消费各种有形产品和劳动服务的行为过程;后者则是劳动者个人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的行为过程。就其消费对象而言,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福利以及在劳动安全卫生等各方面的权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主要在《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予以规范。在2006年8月通过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劳动者还没有足额地拿到与其劳动贡献相等的工资,用博弈论的讨价还价模型分析其原因。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保障水平较低,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在与企业主就工资大小讨价还价过程中缺乏耐心,导致得到的工资较低。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商品理论是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节点,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力商品价值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在当代社会制度下,更好的人格修养与先进的技术水平等,也能提升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基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结论是无论资本家利用什么样的手段缓和劳资矛盾,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完善我国工资制度对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看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坚持用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指导我国解决劳动者工资问题,努力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资制度,并发挥工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论证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是解决我国工资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将此理论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制度改革联系起来,提出关于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劳动力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从平均工资来看,进口贸易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而且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出口贸易本身有助于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未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工资分布的不同分位点来看,进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低技能劳动力,出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而言,工资收入位于低端和中间位置的群体更容易从进口贸易中受益,同时也更容易从出口贸易中受损。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例如停工停产、延迟复工等,但是这些措施同时也导致了劳动合同履行障碍,进而产生了工资支付风险负担问题.于企业而言,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行政部门的系列措施加重了企业负担,使企业存在破产的风险;于劳动者而言,其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由其承担工资支付风险无疑会影响其生存...  相似文献   

18.
消费理念变奏曲齐畅消费,是指使用物质资料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着消费,消费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资料的消费,一方面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满足...  相似文献   

19.
<正> 商业企业生产要素包括商品、经营条件、地理位置和劳动力等。其中,劳动力要素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马克思在考虑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时指出:“由协作及分工而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一文,那里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恩全集》第23卷424页)就是说,在众多劳动者协作和合理分工条件下的劳动过程会提高劳动者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南昌洪城大厦在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运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是指一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个层面和谐的社会状态,体现在社会领域就是各种社会关系要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所以如何实现劳动关系的平衡、协调也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了。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或者说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系统。而具体来说,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可见,劳动关系本来只是处于被支配者地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