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的必要性。我国现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包括棉花加工企业自行检验,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纤检机构)公证检验两部分。纤检机构还负责复验仲裁和行政执法。企业检验,是在籽棉加工成皮棉后,由棉花加工企业根据自己检验的结果,在棉包上标注棉花的质量等级。购销双方在棉花交易中发生质量争议时,通过协商定级解决,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政府建立了全国性的纤维检验机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包括棉花加工企业自行检验,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纤检机构)公证检验两部分。纤检机构还负责复验仲裁和行政执法。纤检机构依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公证检验,一是接受纺织企业的申报,对经营性棉花进行公证检验,公证检验结果作为纺织企业与售棉企业结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在2003年9月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决定从2004棉花年度起对我国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进行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确保棉花质量,促进市场发展为核心,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其目标是,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是在1996年改革棉花供应体制和1998年放开棉花购销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棉花资源的棉花流通改革的继续。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出台了《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棉花流通直接地纳入市场化法、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在2008年度全国纤检机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会上,中纤局提出各级纤检机构要在落实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做好2009年度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6.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棉花市场体系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已整整三年,棉花市场化改革也走过了三年多的历程。总体看,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依靠市场调节的、多元结构的棉花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建立,棉花期货交易开始运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也已启动,棉花产业化经营正在积极推进。但是,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建立一个完善、成熟的棉花市场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8.
有关媒体报道:2003年底,安徽省质量技监稽查总队、纤检局组织的联合执法组,对皖北重要的棉花生产加工基地——毫州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进行了联合检查。通过检查,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无证无照经营。联合执法检查组检查的6家轧花厂竟然有4家无证无照,占66.7%。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五部门于2003年12月17日发出了《关于印发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本刊因故未能刊登。为使读了解通知有关内容,现全转载。  相似文献   

10.
棉花质量问题关系到产、供、需各方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化,对棉花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纵观我国棉花体制百年历史,自1905年5月我国设立棉花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机构由简单到复杂,检验队伍由小到大,检验内容由少到多,检验办法由完全靠人工感官检验到人工感官检验与仪器测量相结合,棉花试验工作越来越完善。但是还要看到,目前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棉花质量一直严重困扰着棉生产、供、需各方。本试图从分析我国目前棉花流通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入手,提出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要求,促进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国家从2005年起到2009年将利用五年的时间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并对现有的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改造。新疆积极贯彻,认真落实,稳步推进,大胆探索,改革后的棉花加工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及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3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自2004棉花年度起改革中国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并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确保棉花质量、促进市场发育为核心,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中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改革的基本目标是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会2005年提出了《关于推进我国棉花产业化经营的建议》课题报告,受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有些建议已付诸实施。棉花生产作为棉花产业链的第一环节,对棉花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处于关键地位。当前我国棉花生产的小规模和分散性不仅制约了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也同棉花的大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纺织工业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棉花企业技术水平,提高棉花加工质量,从2004年我国开始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但实施棉花质检改革两年来,进展缓慢,只有部分企业增上了400吨打包机及配套设备,大多数棉花企业持观望态度,积极性并不高。最近,笔走访了部分棉花企业,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随着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推行仪器化检验,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步伐,切实提高棉花检验质量,是实现我国纺  相似文献   

16.
去年7月,六部委在郑州召开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开始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完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新年度棉花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之际,由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棉花产销形势、部署新年度的棉花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我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就2003年度棉花质量监督工作情况,以及如何做好2004年度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初,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等十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考察团,对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和印度三国的棉花生产、流通、消费及管理体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这是我国首次组团对三国进行考察,参与的部门和单位涉及我国棉花产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得到了三国棉花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使我们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思考我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为适应体制改革,我厂2005年投人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改,由小包型改为400型大包型,并增加了烘干及重量测水辅助设备,设制了完整的一套改革设施。根据目前实施《棉花细绒棉》和《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两套棉花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我厂运行三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棉花国内支持政策对世界棉花市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传统的纺织大国,在世界棉花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棉花市场已经与国际市场整合,而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棉花市场对世界棉花市场的影响力。本文旨在考察取消我国棉花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对国际棉花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消我国棉花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会对我国和国际棉花市场产生显著的影响,我国的棉花进口数量会进一步扩大,从而推高世界棉花价格,并刺激世界棉花市场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