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立  程玉林  周鸿武 《商业研究》2005,(24):110-112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资体系已经广泛引起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重视。风险投资是否成功最主要在于它的退出渠道和机制。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是以首次公开上市(IPO)、并购退出、风险企业回购、寻找第二期收购、清算退出等渠道退出的,也是在国际上最先进、最成功的。企业资本已经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居重要角色,但我国风险投资具体退出环节和美国不尽相同,应以并购或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及我国可采用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处于初创阶段的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可以采用的主要现实途径,并指出拓宽并购渠道、完善退出机制是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的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完善有效,退出渠道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决定风险投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就风险投资几种主要退出渠道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风险投资是建立畅通无阻的退出渠道之上的,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终结果,本文简略介绍风险投资的几个主要的退出方式,简略介绍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情况,主要指出怎样突破IPO这一退出瓶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开上市之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回顾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即风险资本融资渠道狭窄、专业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健全、中介机构发展滞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风险投资的相应对策:拓宽融资渠道来源、培养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以及建立畅通的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等等。  相似文献   

6.
虽然现在风险投资受到了政府的很大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和法律现状,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的法律机制并不完善,本文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其完善措施为切入点,阐述了风险退出路径及应注意的相关法律事项,以期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并购整合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针对中国企业并购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企业化的整合,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加强声誉管理意识,完善信用监控体系形成整合经理机制,开拓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建立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相似文献   

9.
风险资本退出作为风险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实现资本增值和资本循环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晓顺 《北方经贸》2004,(3):103-104
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恰当的时机 ,利用适当的方式退出创业企业 ,收回其投资。文章就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及其利弊 ,以及我国风险投资应如何选择合理的退出渠道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竞 《致富时代》2011,(8):17-18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发展的助推器,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我国发展风险投资20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如风投资本总量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本退出机制不通畅、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等。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我国风投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 在美国、欧洲等地,风险投资主要通过IPO和企业购并方式实现退出;日本主要通过柜台交易和企业购并等方式转让股份,而我国风险投资产业主要采取企业并购和企业回购实现资本退出。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一套基本的风险投资退出体系,但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退出机制很不完善,影响了我国风险资本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使我国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对目前投资的退出渠道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各种投资退出方式及其利弊,提出了优化投资退出渠道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风险投资业,风险资本的安全退出是风险投资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在资本退出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将面临选择什么样退出渠道,用什么样价格交易,什么时候退出等一系列决策,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本文分析了风险资本退出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组合退出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选用何种退出方式退出成了难点.IPO对于风险企业来说,可以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还可获得在证券市场上持续融资的渠道.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可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因此,IPO被认为是最佳的退出方式.虽然并购收益比不上IPO,但资金能很快从风险企业中退出进行新的投资.因此,并购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应用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综合评价结果说明,分值越高,评价指标上综合表现越佳,应优先选用IPO退出.分值越低,指标上综合表现欠缺,应优先选用清算退出.  相似文献   

16.
论美国、德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加  徐祥柱 《商业研究》2002,(22):142-145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主要以IPO和并购为主 ,而德国风险投资主要以股票回购退出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二板市场的发达度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投入创业阶段的不同和激励机制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主要是通过IPO,出售,股权回购,破产清算等方式,本文就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立要是IPO方式难以实现、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以及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构建多元化的退出方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培育中介机构、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等来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今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完善。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时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做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产权交易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殷毅  关龙 《商业研究》2005,(6):100-103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是否成功最主要在于它的投资企业发展情况和退出渠道选择。风险资本进入创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企业或取得企业的所有权 ,而是希望适时退出以便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 ,这种追逐利润的热情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的风险投资企业的治理机制创新对风险资本的退出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我国风险资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风险投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本文针对目前风险投资模式存在的风险投资主体不健全,退出渠道不畅,政策法规不健全,发展的相关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认为我国在风险资本筹资模式上,应建立多元化的民间风险资本供给主体,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风险投资机构组织模式的选择上,应设立公开上市的二级风险投资基金,在公司制中发展有限合伙制的组织模式;在风险投资退出模式的选择上,则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灵活的退出决策,减少退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