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干部一张普通的购物发票要经过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签字,然后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再送交乡镇财经管理站审查,最后通过村务公开栏向全村群众公布。这种“三支笔”审批、“三道关”监督的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如今在河南省确山县18个乡镇已全面实行。为减少开支,堵住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确山县规范支出票据管理,规定一切开支发票必须是带有税务监制章的正式专用发票,否则不予报销。同时将过去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改为由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共同审批,审批限额在500元以下,超过500…  相似文献   

2.
"二支笔"批制度,是指在会计业务处理中,财会人员"一支笔",主管领导"一支笔".  相似文献   

3.
浅议财务审批“一支笔”刘治平,蒋卫东近来,有些财会期刊对"一支笔"的是非、利弊展开了争议。有的认为,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利于严格把关,克服多头领导,乱批条子。现象;有的却认为,"一支笔"不利于民主理财,有的执"笔"人不熟悉财会制度,有的人利用手...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农村民主理财取得积极成果,促使这项活动在广大农村扎实有效地开展,真正将这件关系亿万农民的事情办好,笔者认为,做好农村民主理财工作,必须把握住客观性、科学性、效益性和合法性。———客观性。(1)对账要客观。账簿是村集体经济运行的缩影,凭证是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理财人员必须尊重会计事实,查找或证明问题要以会计账簿为线索,以会计凭证为依据,是怎么一笔账,是怎么一种责任,应予账本发言权。(2)对事要客观。理财人员认定事实,要依据政策和法律界定性质,不能歪曲历史。事大事小不能随便一说就了,也不能无端夸大、缩小。(3)对人…  相似文献   

5.
村会计咏叹调(散文诗)刘德金白天,你头顶烈日,躬耕田野。夜晚,你独坐案前,精打细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送走几多雨雪黄昏,又迎来几多风寒黎明?你很清贫,也很富有:一把算盘,一支钢笔。用算盘,装载丰硕的收获;用钢笔,谱写实在的人生。山外的世界真精彩。...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大荔县在实行“村有乡管”过程中,积极推选村委会主任“一支笔”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章”相结合的“一笔一章”开支审批制度,收到良好成效。过去,农村所有开支单据只是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支笔”说了算,存在着干部之间不信任,干群之间背靠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五莲县于里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干部廉政力度,利用“三人签字法”有效地遏制了农村非生产性开支,3年累计压缩不合理开支67万元,今年上半年全镇非生产性开支比去年同期下降28%。过去,农村所有开支单据只是由村支部书记“一支笔”说了算,存在很大漏洞,容易滋长腐败现象。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镇党委、政府从强化监督入手,民主理财、严控支出,建立了三人联签制,即所有开支单据必须由经办人、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三人“碰头”签字,同时接受民主理财小组审计。“三人联签”时,先由开支批准人(大部分是支部书记)在民主理财会上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8.
对“一支笔审批”制度的补充近年来,一些村集体在民主理财中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即专人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认为,在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同时,应补充执行支出凭证审批限额权制度,即单位领导审批支出的凭...  相似文献   

9.
痛并快乐着     
凭手中的一支“笨笔”,招聘为镇报道组长。1994年经全省招考聘为农保专干,当上了一名会计。不知不觉已七载,可时常有人问我:你为何改行当会计?没权、没位、待遇低,一天到晚瞎忙活,你图个啥?我改行究竟为了啥?有段时间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第一次与算盘、账本相识的时候,就有一种厌烦感。对会计知识一窍不通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上常出差错,有时做账一连要熬几个通宵;时而围着一堆错账打转转,看得眼花缭乱就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白天还要跑东家走西家,尤其是定期做各种各样的报表账册,我更感头疼。面对会计工作整天忙得不亦乐…  相似文献   

10.
报载,三峡库区的好“乡官”冉绍之将主管移民资金的使用,涉及移民资金3000多万元,按规定,他一个人就有审批资金的权力,但他硬是将自己的一道关口变成了五道关口,由一支笔审批变成了五支笔审批,真实反映出了这位好“乡官”的高尚品格。时下,各地各单位在财务管理中非常流行和通用的做法,是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此法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造成权力的失控,因而导致不少腐败现象的出现。这样既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也损害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更不利于对干部的保护。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财务审批“一支笔”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二支笔”审批制度,是指在会计业务处理中,财会人员“一支笔”,主管领导“一支笔”。财会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事项按《会计法》及财务制度要求进行事前审核控制,并签批意见,再由领导“一支笔”审批,然后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现在大多数单位都执行了“二支笔”制度,但是有的顺序却倒置了。财务人员“那支笔”不起作用,实际上仍然是“一支笔”。   一、“一支笔”审批制度弊端多   1.在经济活动中,大到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改建扩建,小到零星支出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事项只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就予以支付。至于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枣阳市会计局为建立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的会计管理队伍,坚持“五化”抓学习,全面提高干部素质。一是组织学习制度化。他们从完善本单位学习制度入手,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月有任务,季有目标,周有安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学管理。二是业务学习多样化。在业务学习中,他们采取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业务知识。采取轮流确定主讲人和宣讲主题的方式,开展了“人人当教员,人人当学员”的学习活动,学习现行会计法规,交流会计实务,解答会计疑难。并选派人员参加各类新知识讲座和岗位新技能培训班,使每位干部职工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如何管理用好有限资金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制度就是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一种.因为"一支笔"审批缺乏有效监督,为职务犯罪提供可乘之机,甚至出现个别领导乱支滥花现象.在各种经济犯罪案件中,"一把手"犯罪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与"一支笔"审批有较大关系.笔者在此对"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现象加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谈点自己的看法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员盼温饱 爷爷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村会计,到1978年为止干了近20年,一支老英雄钢笔、一架算盘、一把尺子和几本账陪伴了他大半生。那时一切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分配实行工分制,社员按“人七劳三”的方式从生产队分配所得。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内部建立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各种牵制制度,如实行资金一支笔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大额资金管理制度以及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制度等,多数企业都能处理好各项管理制度的关系。但据笔者调查,有些单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要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就不能坚持好民主理财制度,就不能坚持好大额资金管理制度,就不能坚持好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制度。有时把它们放在对立面来处理,造成有些企业民主理财制度、大额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刚性预算制度不能有效地执行。  相似文献   

16.
审批财务还是“两支笔”好庄炳荣多少年来,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上一直实行“一支笔”制度,即一切开支业务统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在原始凭证上签字认可后,村会计才能据以填写记账凭证人账。人民公社时期,“一支笔”确曾发挥过很好的监督作用。但随着农村商品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资金流失缺口减少,为了审批尺度掌握统一规范,为了节约开支,近来各企事业单位,对财务审批都执行一支笔审批。通过实践发现一支笔有不足之处。由放人的素质和能力,对处理财务的观点和意识把握不准,所以难免出现偏差与失误。为了更好完善一支笔能正常健康运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一、强化监督职能对一支笔的审批若有偏差,凡知情者都有监督权利。作为会计本身就有监督职责,另外对财务是全方位知情者。所以不能因某种客观因素而放弃主观监督。切不可随大流,顺水推舟,一定要强化监督职能。二、动用大额资金必须先集体定论实行…  相似文献   

18.
村里人说我太傻,好端端的家私企业不搞好,偏要去当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村会计,实在划不来,为此我曾苦苦思索过,却品尝不出个中滋味来。6年前,当了20多年村会计的父亲被一家企业所聘,村会计一职长久无人担任,可是有300多户人家的大村却不可一日没会计,所以村会计的日常事务工作只好由我代理。一天村主任告诉我,经村两委讨论,由你来担任村会计,虽然我对村主任的话不感到吃惊,但是想到父亲当会计时的繁琐,加上自己家里经营丝织加工业,当村会计势必影响家庭经济收入,我还是谢绝了村主任的“好意”。不几天,乡农经站长朱方正…  相似文献   

19.
农副产品当求品位价值熊亚明经济学家认为,一种产品的经济价值由各种价值因素所组成.一般包括实用价值、品位价值、成本价值、交换价值等。在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条件下,产品的品位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注重和追求了。如一支普通钢笔与一支名牌金笔...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会计代理制已在农村一些地方推行,这种“村财乡管”的形式,无疑是解决当前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收支倒挂、滥支乱花等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因此,要切实把好“五关”。一是稳定关。实施会计代理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稳定,以稳定促发展,把好稳定关至关重要。在组织实施前,要统一思想,摸清情况,讲究方法,分类处理。特别对一些矛盾较突出的村,更要坚持原则,慎重处理,避免矛盾激化,使会计代理制的实施,成为加强团结、创造稳定和盘活、壮大集体资产的一个有效契机和重要砝码。二是人员关。实施会计代理制意味着原会计要退出“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