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强化资本监管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监管是当今世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施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资本监管制度,对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最近,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是对银行实施资本监管的具体举措。《办法》全面借鉴了  相似文献   

2.
根据监管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应当自2013年1月1日起,采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管理办法》)来进行监管资本的计算,并遵守其中对于银行风险与资本管理的各项监管要求。对于任何银行而言,要在数月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吴艳 《新疆金融》2013,(11):104-107
<正>2012年6月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商业银行要在2018年底前达到新资本管理办法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提前达标。同时,规定农村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参照执行。"《办法》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资本要求以及业务转型都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监会全面借鉴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新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结合我国银行实际,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办法》是以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为核心内容,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本监管框架,体现了中国银监会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新监管思路。《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  相似文献   

5.
王兴莹 《时代金融》2013,(27):89-90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到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遭到了普遍地质疑。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银行体系监管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要求,2012年6月,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资本办法》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和资本质量,加大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本文先介绍《资本办法》的新规定,然后对16家A股上市银行资本管理现状及资本补充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加强资本管理和创新资本工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怀邦 《中国金融》2012,(16):22-24
近期,中国银监会正式出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总的看,《资本办法》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完善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推动银行业战略转型、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宏观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办法》的出台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国内银行监管规则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重大修改,也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巴塞尔III。新规则在风险权重体系、最低资本要求、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压力,部分银行必须通过外源融资才能达到要求。四级分类监管体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实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要求。国内个别银行可能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短期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何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也成为监管机构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赖一波 《时代金融》2013,(18):140-141
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并于2013年1月1日与巴赛尔协议Ⅲ同步实施。《办法》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的总体原则、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计算规则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办法》是对巴赛尔协议Ⅰ监管体系和巴赛尔协议Ⅱ、Ⅲ监管体系的升级。内部管理较为粗放、资本利用效率低、缺少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及缺乏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等问题是村镇银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办法》的实施对于村镇银行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云峰 《银行家》2013,(1):12-13
2012年6月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资本办法》),定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商业银行在2018年底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推动其平稳实施,中国银监会又于2012年11月发布《关于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在过渡期内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关问题。《资本办法》是在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以资本监管制度强化为契机 大力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平  王胜邦 《中国金融》2004,(19):38-39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资本监管制度的审慎性和完备性,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强化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多渠道筹集资本,增强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办法》沿用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1988年资本协议固有的弱点,商业银行如果完全照搬《办法》确定资产结构特别是贷款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  相似文献   

11.
政策要揽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施行 3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现行监管法规一直未对资本不足银行规定明确的监管措施”的情况成为历史,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将更加有效。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制度,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利益。《办法》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方面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透明度高的标准和程序。《办法》从风险  相似文献   

12.
窦建中 《中国金融》2004,(16):32-32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确立了符合我国银行实际的资本监管制度,将有力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营。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结合"巴塞尔协议Ⅱ、Ⅲ",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就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对《资本办法》和现行规定的对比,结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资本办法》将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潘竟琴 《甘肃金融》2012,(12):12-1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调整的意义 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文简称《资本办法》),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全面规范,以及与倒际银行业接轨步伐的迅速加快。《资本办法》伞而引入了《巴塞尔协议Ⅲ》确赢的资本质量标准及资本监管最新婴求,涵盖了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等多层次监管要求,促进银行资本充分覆盖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个体风险。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作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办法》吸收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实情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标准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评估政策效应、提升资本监管有效性、推动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以湖北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作为样本,对新资本管理实施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资本管理对中小银行的发展在约束信贷扩张、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贷款定价更加合理、明确全面风险管理方向、规范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等五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落实《办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2004,(6):64-64
2月27日,为进一步落实《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保护存款人利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必须建立在各项资产损失准备充分计提的基础之上。在信用风险资本要求计算方面,《办法》合理确定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并对1988年资本协议不合理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办法》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规定交易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或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还须单独计提市场风险资本。同时,《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重估储备、长期次级债务工…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发布后,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监管新规对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增强银行风险防范和损失吸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给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带来一定压力。为了将落实银行业监管新规与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商业银行应平稳有序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根据新的信用风险权重调整资产结构,积极探索资本工具创新,在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过程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8.
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全面引入BaselⅢ资本监管最新要求,建立了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的资本监管制度。《资本办法》的推出对于强化银行业资本约束,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监管标准下,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商业银行必须持续提升资本补充能力。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增加内源资本补充能力的同时,依靠资本工具创新,不断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和空间,亦是商业银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银行家》2014,(8)
正我国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大型银行在披露2013年年报的同时,首次披露了权重法资本充足率报告,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以下简称"高级方法")已步入实质阶段。对于核准实施高级方法的银行,特别是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如何进行持续而有效的监管,督促银行不断提升实施质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20.
文兵 《中国金融》2013,(2):36-37
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实施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资产组合数据建立内部模型,将内部评级结果应用于监管资本的计算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管理办法"),对国内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进行了全方位修订,构建了前瞻性、反映国情的资本监管框架,该办法是我国资本监管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从2013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将开始按照"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