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家庭养老老人和机构养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昆明市城市老人的养老现状特征,提出了适合昆明市的养老模式应为以家庭养老为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合理发展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2.
社区养老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向现代养老模式转变的必然。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网络体系来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证调查,了解了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养老服务覆盖面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改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显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且空巢化的特点,可预见的老龄化加速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相比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面对养老需求多样化,"旅游+养老"更能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旅居养老逐渐成为更多老人的新选择。本文在介绍旅居养老的同时以南京为例,分析旅居养老产业在南京发展的可能性及该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思考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推动旅居养老模式的发展,进而推动南京养老模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化、城镇化、老龄化的社会经济转型趋势下,我国农村低龄和健康老人以自我养老为主,高龄和失能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然而农村老人逐渐陷入自我养老保障功能减弱、家庭养老持续弱化、社会养老依然不足的困境,农村的养老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应该提高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鼓励家庭养老,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养老模式的保障能力,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我国老龄委最新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预计2025年为2.9亿,2050年为4.1亿,日益膨胀的老龄人口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如何解决城市老人的赡养问题引起政府,非政府组织及有关学的关注,本从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区养老的优越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城市养老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作为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机构养老方式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老人的很多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然而,社会工作专业拥有一套完整的助人方法,可以结合养老机构住养老人需求及养老机构情况,以个案、小组和社区等社会工作方法为基础,介入养老机构工作中,满足住养老人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7.
对现阶段我国养老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养老应注重解决好老人的照料和精神需求问题;农村养老在发达地区要注意完善社区服务业;欠发达农村地区则在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适当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逐步增强人们的主动养老意识,从而提高养老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老人养老需要多样化。文章介绍了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提出发展"嵌入式"养老,引进长期照护制度,拓宽"医养结合"新思路,强调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精神、情感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任何个体在成长和发展时会产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不同层次的需求又有先后顺序.基于该理论,本文认为要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应该满足四个方面:精神需求、经济支持、日常照料以及医疗护理.调查研究表明,江西省农村老人的各方面的需求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尤以精神需求和日常照料缺乏严重,这一现状的来源与人口老龄化密不可分.欲妥善解决江西省农村老人养老困境,本文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农村居民更新养老观念,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丛刊》2006,(4):10-13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如何有效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是我们面对的最基本和最迫切的问题。在传统的以大家庭共同居住、多子女奉养老人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适应今天以及未来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情况下,适时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满足老人养老需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本主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养老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根据老人的经济状况、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将我国农村老年群体分为底、中和高三个层级。分析不同层级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提出满足不同层次农村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的发展,独自生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由于城市人口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中高龄独居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大连市甘井子区实地调查,在分析社区养老现状及养老瓶颈基础上,探讨了中高龄独居老人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巢老人因缺乏传统家庭结构下来自子女和亲人的强力支持,承受力十分脆弱.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单单是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多方的社会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在经济供养、心理慰藉、日常照料上面临着养老困境,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这些困境的解决.社会工作对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介入可以从国家、社会层面、社区层面以及个人和家庭层面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14.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 随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了居家养老.据上海市近期的抽样调查显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占被调查老人总数的95.8%.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随着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无法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一系列的新型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模式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文章以某新型养老企业为例,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O2O新型养老模式,旨在通过对其现状和发展分析,给出针对性的建议,让O2O养老模式发展的更加完善、创造更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新路子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趋势的加剧,单纯的机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位的养老需求。为解决一些自理困难的老人生活照料问题,过去政府习惯于将大量老年福利资金投入到修建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建设上,接纳老年人到专门养老机构接受服务。但运作了许多年才发现,这种单一的养老方式,无论政府投入多少钱、批多少地、盖多少房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机构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胡广阔  汪璟  孙振兴 《发展》2013,(8):98-100
本文以解决居家养老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从政府、虚拟养老机构、老人、企业、片组长、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方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并就各方的定位、角色、职责等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家庭自助养老、社会购买养老、村民互助养老三种现有养老模式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农村独居老人养老应该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自然发展模式,是一种逐渐减少政府资金依赖而提高社会自我依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构建从低级的村民互助发展到建立初级的更具地域适应性的幸福院,再到建立新型的农村地域性养老中心,最后根据未来中国养老现实需求构想出更高层次的农村独居老人养老的可持续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居家养老成为趋势,但当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居家老人的需求。文章探讨老人行为及养老服务设施利用与政府管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200名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访谈,得到117份有效问卷。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多为单目的地行为模式;中老年人在养老服务设施中耗费的时间,与养老设施本身布局以及交通方式有关;中老年人对购物需求和娱乐需求远大于医疗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多元化,合理布局,并受相关政府部门管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疆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社会养老不能满足维吾尔族老人的养老需求.民间互助作为一种传统民族文化,在新疆维吾尔族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民间互助是国家福利政策不足的有效补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民间互助养老功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调动各种养老资源,从而构建高效的综合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