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传统实体零售业衰退,网络零售大行其道之下,名创优品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开店1600家,其中国内1400家,一时间风靡国内的各大城市.名创优品为何逆势而上,文章从营销组合策略的角度分析名创优品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近四、五年来,名创优品已经风靡中国的各大城市。在人流量比较多并且繁华的区域,如步行街或是大型的购物中心,日本休闲品牌"名创优品"的牌子便会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店都是人满为患,它以时尚休闲生活百货为主,其中的部分商品,尤其是其中的数码科技产品和化妆品深受大家的热烈追捧,各地连锁店出现供货紧张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实体零售行业最为艰难的这几年,名创优品于电商夹击、国际消费乏力的困境中成功突围。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及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介绍了名创优品的历程。然后,通过SWOT模型对其营销环境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接着,从目标市场、营销组合两个方面分析了名创优品在华的营销战略。最后,对名创优品在华营销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同时对中国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十四五"提出国内大循环概念,补足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零售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本文从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出发,探究其对企业、行业以及国内经济的影响.本文选取名创优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因素,并基于商业界面分析其价值创造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的创新极...  相似文献   

4.
GSC全球供应链,即全球范围内组合供应链,要求建立全球化视野,将供应链系统延伸至全球范围,根据企业需求选取更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其目的在于实现供应链一体化与快速反应,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通畅,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产品增值。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秉承优质生活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及全球供应链背景下,深耕全球采购,不断提高消费品质,实现全新的消费满足感。本文深入研究名创优品的运营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实体新零售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的产品,最终都是要进入零售终端来实现价值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跨国零售集团在世界零售市场的影响必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直接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相比,设法搭上国际零售集团的采购巨轮,"借船出海"扩大出口,不失为一条成本低,效率高的捷径。世界顶级零售企业沃尔玛的采购全球知名,2003年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6.
绿色壁垒下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提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营销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信号显示"问题.政府应在规范农产品质量标准、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方面加大产品认证的力度,提供基于绿色标准基础上的农产品认证;加强与目标市场公众的沟通,为农产品打开国外市场进行公关;在促进供给主体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作好制度安排,帮助企业向消费者进行"优质优品"的信号显示.  相似文献   

7.
峰岭 《市场论坛》2001,(10):27-28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实现更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对于迎接WTO挑战的我国企业界是颇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人》2020,(1):12-13
2019年12月21日,由《中国商人》杂志社联合酒仙优品主办的"2019中国社交新零售生态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成功举行。泰国前副总理、泰国前司法部长王鹏狄,安徽省政协前副主席、安徽省工商联前主席王鹤龄,《中国商人》杂志社社长李宏刚,东盟-中国工商总会会长杨天华,酒仙优品创始人、浙江龙居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陶,广东省东方谈判发展研究院院长、亚太国际谈判学院院长、知本家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武向阳,中国新零售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商服务联盟创始人余秋荣,南京公共关系协会秘书长杨兵,广州市女企业家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全球好太太俱乐部创始人田宛灵等七百余位嘉宾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9.
薛韬 《现代商业》2001,(11):16-17
近年来,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推进经营国际化中,大力发展特许经营,借此加快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步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美国在全球各地的特许经营公司,1998年已经发展到近两万家.他们的经营范围覆盖饮料、汽车、旅馆、零售、快餐、汽车租赁、车辆服务和娱乐等多行业,从而将自己的品牌效应放大到极限,取得了最佳的经营效果.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特许经营加快国际市场扩张的办法,对于正在努力扩展国际市场覆盖面的我国企业来说,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大型零售企业跨区域扩张的现状,首先对大型零售企业进行界定,本文所涉及的"大型零售企业"是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零售企业前百强为标准,凡在近5年(2000年~2005年)内一直保持前一百强的零售企业被认为是中国大型零售企业.大型零售企业跨区域扩张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据相关数据表明,2004年世界百强企业中,平均每家在7个国家和本国的90%的地区有自己的连锁店,而且实现了跨地区扩张的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明显快于没有跨区域扩张的零售企业.目前,我国零售市场处于一个大调整和筛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一批能力强、区域化程度高的大型零售企业是很必要的.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在扩张中区域限制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零售企业患有发展的先天性不足.本文将从企业实力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企业跨区域扩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赵卫旭 《商业时代》2012,(21):20-21
2004年我国零售市场向外资零售企业开放至今,我国一部分本土零售企业被淘汰或被国际零售企业收购兼并。而生存下来的大型本土零售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目前,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国际化时机已成熟,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必须慎重考量国际化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的策略降低或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杨宗 《现代商业》2005,(3):10-15
任何企业的产品,最终部是要进入零售终端来实现价值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跨国零售集团在世界零售市场的影响必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直按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相比,设法搭上国际零售集团的采购巨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市场》2005,(9):22-23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14.
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之后,各大跨国零售企业纷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通过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系统进入国际市场的主渠道,对国内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武 《商业研究》2004,(20):145-14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2004年要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全球零售业巨头均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因此中国零售业将直接面对国际零售企业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把握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梁威  王建 《国际贸易》2024,(1):40-49
中国零售企业依托数字技术加快国际化,融入或主导构建全球供应链的探索有助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从价值共创的理论视角看,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机制包括与消费者、供应商和同业企业的价值共创。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效应已初步显现,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采购国际化中数字经济赋能主体范围与环节有限、店铺运营国际化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专业技能国际转移面临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博弈带来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与制约。文章建议引导零售企业协同多方主体推进采购国际化,政策赋能推动零售企业店铺运营国际化,提升数字话语权为零售专业技能国际转移护航,并在数字“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零售企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在法国北部著名的工业城市里尔,有一个享誉全球的零售大鳄——欧尚集团。这家创立于1961年的零售企业,如今是以经营大型超级市场为主的国际商业集团、全球十大零售商之一。它和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巨头一样,已经在我国遍地开花。这些巨头们在华开店扩张的同时,"在华采购,全球销售"已成为其另一赚取利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市场的舞台,而部分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从而给企业之间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中来,其所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且还具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企业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得以有效的渗透,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这是我国商业零售企业需要充分借鉴的地方。文中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对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的国内零售行业,我国的企业与国际巨头已处在同一个竞争舞台.与国际零售巨头相比,尽管我国的零售企业在硬件设施相差无几,但在"店铺后面的东西"方面我们差距明显,而决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