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8年末以来,大量银行资金集中涌向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这种由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商业银行的市场化选择共同作用下的贷款结构,短期内无疑会止住经济迅猛下滑的趋势,但中长期所蕴含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重在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融资平台在繁荣之下已是风险暗涌: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累积;包含着深刻的内在道德风险;增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等等。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适时重检和改革分税制,从体制上改变地方财政积弱状况;要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性质和功能定位;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全面摸底,分清类别;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借鉴国外债券经验,推动地方债务透明化;培育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来化解债务风险;等等。 相似文献
4.
刘晓宇 《金融经济(湖南)》2014,(9):7-8
在2008年中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机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猛发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缓解资金紧张挥发了特殊的作用,商业银行平台信贷“井喷”式增长。表面上是金融风险,实际上还是财政风险。2013年开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信贷全口径风险监测正是进入审计署、银监会等多部委的视野。为此,本文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现状,从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两大视角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融资主要靠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理财产品方式,每种融资方式都有其缺陷,需要在融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从总体上降低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本文即对当前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究有关政府方面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所谓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通过注入土地等资产发起设立的、资产和现金流达到金融市场融资标准的、以融资为主要目的市政实体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公司等。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辖内城市建设、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实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拓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的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金融论坛》2010,15(5)
商业银行发展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能够通过放贷获得经济收益,提高市场份额,密切银政关系,提升市场美誉度。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责任主体模糊、杠杆率偏高、偿付风险、流动性风险、项目合规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风险;在金融体系层面,融资平台贷款信用承诺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的自我授信。如果风险控制不当,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债务风险等有可能集中于商业银行,使后者成为风险集聚的洼地。发展融资平台业务,应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严格授信制度,采用银团贷款,加强财务监督,以及探索投资市政债和利用直投方式灵活介入项目等。 相似文献
8.
关注政府融资平台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振市场信心,中央政府于2008年11月提出了"4万亿"的振兴投资规划,按照计划,在这4万亿元的投资中,中央财政将承担其中的1.1877亿元,而剩余的2.82万亿元则需要由地方财政来承担.虽然上述计划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却带来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如此巨大的投资,其资金来源何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总结了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历程,分析了现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诱发的风险,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融资平台运行体制,以期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