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不断扩大,客流量不断攀升,广州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彰显。在采用常规的增加上线列车数、压缩行车间隔的手段后,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运压力,行车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满足客流增长与运送能力相匹配、服务市民出行,通过对客流、行车设备质量及运输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影响行车效率的因素,从调整行车组织、整合客流组织、优化乘务流程及设备维护改造等方面提出提升行车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正常情况主要是指铁路车站由突然发生的危及运输安全的条件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情况.其主要包括发生行车设备故障而影响行车秩序,引发行车组织变化;发生铁路交通事故,需要应急处置和事故救援;出现风、雪、雾等不良天气,直接威胁运输安全,需要采取特定的行车组织方式;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造成行车条件变化或施工中对运输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确定铁路建设项目首先要预测运量,现时要考虑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和国家经济政策对运量的影响,然后根据运量进行技术方案和投资方案比选,投资方案除考虑投资回收期外,还应考虑在途货物价格和相互配套设备的必要投资。  相似文献   

4.
根据矿区铁路运输特点,在参考铁路现有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集行车指挥、货运组织、微机监测三位一体的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论述了系统设备组成,以及实现的主要管理功能:行车管理功能、货运管理功能、微机检测系统功能。该系统在兖州矿区的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福州车站旅客发送量和客运票款收入提高,行包运量却逐年减少的现象,对铁路行包运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收费高、手续繁琐和失窃严重是造成铁路行包运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建立全国性行包运输公司和行包信息联网系统,改革现有规章,实行行包代理制,重点打击偷盗现象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动态消息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2):13+30+45+56+81+94
铁路部门加强行车设备整治确保运输安全2012年春运期间铁路大量加开临客,主要行车设备高负荷运转,导致设备故障率有所上升,设备检修和维护的任务非常繁重。为确保节后春运安全,铁道部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行车设备整治,大力提升设备质量。铁道部要求,对于日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双线上工务封锁施工,区间改为单线行车,改变行车闭塞方法,将对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行车安全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榆次—侯马北间双线移频自动闭塞设备,在工务施工改单线行车的情况下,采用站间分时段转换行车闭塞方式的行车办法,能够提高运输能力,并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货主对于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形成物流系统中运量分担率的微观基础。以国内最大液体运输市场之一的食用油为例,分析影响食用油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的11项主要因素。以Logit模型为基础,提出改进的Influ-Logit模型(基于影响因素的货运方式分担模型),并针对铁路罐式集装箱,设计了其运量分担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调研数据计算得出铁路罐式集装箱运量分担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目前普遍采用的设备情况,分析现行行车办法对运输安全和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设备特征和安全保障进行分析,提出在出站信号机故障、出站信号开放后轨道电路出现红光带或道岔定反位失去表示等非正常情况下,如其他设备正常,可以不改用电话闭塞法而使用原进路及原闭塞方式行车,同时改用黄色许可证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宁岢(瓦)线运输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运量增长等发展需求,提出提高区间和车站能力的具体组织措施,主要是组织开行重载列车、组织列车达速运行、改造现有专用线、加强车站运输组织、实行煤种匹配组织装车和增加会让站与车站扩能改造的近期措施,以及远期增加组合/分解站、增加联络线和修建双线等线路设备改造,从而有效提高宁岢(瓦)线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