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范式一经形成,再没有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理论范式的变迁,两大范式均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冲击.在两大经济理论体系对立的背后,其逻辑前提、基本假定、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构成要素均存在着相通之处,进而存在着范式耦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更加凸显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及其危机予以剖析的重要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体现于"现象经济学"倾向、方法论的形式化、环境假定的绝对化、"价值中立"的先天不足,以及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有限性等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预示着其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  相似文献   

3.
刁伟涛 《经济学家》2006,286(1):47-53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危机在于其均衡范式的危机,而均衡范式又是其“半机制”——片面强调经济中的负反馈而忽略正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视正反馈的作用,并赋予正、负反馈以同等的重要性从而构建一个更一般化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将成为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挑战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这是对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遵循线性因果规律的传统工业经济的根本超越,因而对作为传统工业经济理论基础的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经济人假定、效用理论、产权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共同体等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张建伟 《财经研究》2005,31(8):100-110
文章对法律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在当代的思想流变及其理论困境作了阐述,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从主流范式的注重对法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走向比较制度分析,而且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治理制度和合作秩序,只有如此,法律经济学才能从主流范式的封闭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走出来;最后,文章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学范式思考:两个层次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富强 《财经研究》2008,34(5):4-15
自改革开放始,实践问题逐渐促发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并出现了占主流地位的“修补”改革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实意识开始上升到了理论意识层面,主张全面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替代”改革观逐渐占了主流,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一观点又开始受到质疑。文章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需要面l临两个层次的契合:一是把探究事物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事物现状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契合起来,这主要涉及到探究当前经济学界两大分支的互补性和差异性问题;二是把西方学术界的经济理论与中国人的行为机理、社会文化契舍起来,这涉及到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本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无论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主流的西方范式,还是试图把二者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都不能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根据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广泛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努力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到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直至克鲁格曼和藤田的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不断趋向于主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范式转换即是主流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学的接纳,也是区域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空间分析缺陷的弥补,这就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范式的演进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作为学科领域内被共同接受并交流使用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有其自身]进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现代经济学范式在市场经济及现当代经济理论中孕育、巩固和发展起来,并有着多元化的趋向,其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体现出科学理性的精神。然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毕竟有别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其范式发展的历史性、时空适用性以及在研究中所应把握的诸多关系均表明现代经济学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及认识规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依然不能脱离现实、夸大其普适性,这不仅有害于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有碍于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困境,根源于西方传统哲学的内在缺陷。由于希腊传统的哲学体系过于强调理性主义,认为人可以不受感性、偶然性的干扰甚至控制,由此在经济学中演化出理性利己“经济人”的边沁—斯密范式,把理性作为个人经济行为的绝对准则,使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大大削弱。为解决哲学上的困境,胡塞尔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重新解构,将人性中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的诉求融入理性主义的范畴之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作为现代经济学基础的边沁—斯密“利己主义”哲学体系,并在根本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及其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对人类经济行动的目的、行为方式与程度等问题的回答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为其建立精美严谨的理论体系、赢得“社会科学的皇冠”的美誉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内外的各种批评。这些批评不仅指向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本身,更是对其哲学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经过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范式,需要应时代的要求改变自己,也需要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科学发展。我们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导向,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精华和最新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和研究方法的双重创新,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换经历了多次更迭与交替。与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以强调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马克思和凯恩斯强调了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并表明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根源。相反,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新古典理论完全脱离了资本主义竞争的分析框架,其异质品模型的加总悖论直至20世纪50-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公布于众。从范式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都是对主流理论的一次思维范式的革命,它们各自确立的经济学体系都通过对新古典理论的扬弃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基础、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这正是其经济学革命之共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市场秩序的理论分析:从竞争范式转向制度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秩序指的是市场运行中必须遵循的一切规则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告诉市场主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乃至会受到何种惩罚,从而保障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的顺利实现和市场机制的良性发挥。①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它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这个观点出发,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就是要保护市场的竞争性,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防止市场失灵。但是信息经济学指出,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竞争也是不完全的,单纯依靠竞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效率问题。因此,要完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的作用,必须引入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陈华  高艳兰 《经济学家》2013,(3):100-104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使之备受质疑,其所主张的相关政策在这场危机中惨遭失败。主流经济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基本假设的先天缺陷;原子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对金融复杂性认识不足;崇尚自由市场,忽略收入差距。主流经济学应与非主流经济学和谐发展,注意对发展中国家经验汲取,从资本主义制度寻找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信息范式的形成和运用,突破了新古典范式的界域,形成了一些优于新古典范式的特点,将经济学分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地外推了。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内含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却刻意地运用数学模型来包装成一种客观科学,就成了一种以客观和中立为借口抵制批判的“数学骗术”,最终将使经济学科退化为一门“伪科学”.  相似文献   

18.
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个体理性行为的学说,而社会制度的确立原则不同于属于个体的行为原则,因为社会制度涉及到众多社会性因素。不幸的是,流行的新制度主义恰恰舍弃了包括伦理、历史和权力等社会性因素,而试图把制度分析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它或者基于博弈均衡来分析和解释那些正式规则,或者基于理性建模的互动行为分析来构设社会制度。正是基于这种抽象思维,新制度主义必然不能真正剖析制度的产生和演化,舍弃权力结构的博弈均衡所构设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学从根本上是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反映弱势者对社会正义的要求,从而不承认现实的合理性。相反,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为既得利益服务的,它用伦理实证主义价值观来为现实进行解释和辩护,以供求均衡来合理化社会制度,从而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范式:逻辑困惑、现实悖论及其可能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范式功勋卓著,成就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宏伟框架。可是,诚如库恩所言,作为“常规科学”的经济学范式所做的实质上是“扫尾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是“令人迷醉”的,但经济学范式不仅存在逻辑困惑,即范式自身及其核心理念、假设和范畴体系在内涵或结构上的冲突,还存在现实悖论,即其基本假设与经济运行实际过程严重不符的矛盾。而现代复杂系统科学和现代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所提供的新概念箱子,或许是引导经济学范式走出窘境的向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