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是一种介于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交通方式,建设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对于合理利用城市经济资源和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在具体的交通方式选择决策中,采用以Vague集理论为基础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并以信息论中熵权计算方式确定不同指标权重,考察各方案与理想方案及负理想方案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表示各方案的相对效率指数.  相似文献   

2.
重庆作为内陆地区惟一的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建设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在阐述重庆主城区交通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交通体系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目标导向及问题导向出发提出构建高速铁路、市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多种运输方式的对外交通体系设想,以及构建主城区铁路枢纽、轨道交通、快速轨道交通、普通公交的城市公共交通形成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合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合理高效的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是改善和提高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输效率乃至整个城市交通综合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城市客运枢纽规划的基础则在于对旅客出行与换乘行为规律的把握。如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满足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需求,提供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慢行交通是指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的交通方式。通过建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在路权分配和交通结构上保障慢行交通的通行权力和资源,引导居民采用步行、骑行以及公交车绿色出行方式,是缓解城市拥堵、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有效途径。一、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的背景及意义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被自治区党委赋予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尖锐的车路矛盾、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北京城市功能发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以道路建设为主的交通设施扩容的同时,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成为北京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在城市化交通系统中的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快速、准时、安全、污染少、运量大、占地少、费用低等特点,对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带动城市综合发展、促进城市群的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尖锐的车路矛盾,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北京城市功能发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以道路建设为主的交通设施扩容的同时,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成为北京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一、综合客运枢纽概述1.综合客运枢纽主要功能综合客运枢纽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通,包括运输组织、客流集散、中转换乘、通信信息等。综合客运枢纽应该是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是各个方向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集散换乘、车辆停靠并进行技术作业和调节的重要基地。综合客运枢纽一般建于城市中,既依托于城市,又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间的可达性,并可以对城市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安市综合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规划、建设、完善包括国家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及市域轨道交通网在内的综合轨道网,达到引导西安市城市功能向外延伸、优化城市功能合理分布的目的,从而应对西安市交通方式单一、交通通达性差、道路服务水平低等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城市开发建设基本完成,综合交通系统格局基本形成,引入占地面积大、开发体量大、业态类型复合、客流吸引强度高的大型游乐综合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导致项目周边道路交通拥堵.此类项目运行后往往会对正常交通高峰和交通资源配置造成影响,且在开业期间各类...  相似文献   

11.
开展对城市化过程中交通与环境关系的讨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近年来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城市的高架桥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公路网和地铁组成的立体化交通系统日趋完善,但城市的交通却越来越拥堵。人们在思考:究竟是城市规划建设没跟上,还是交通发展还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枢纽区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是建设的核心。在明确各种交通方式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先核心后配套、先轨道后道路的布局思路。在轨道交通车站布局方法上,着重分析2条城市轨道线路站台平行条件下的换乘方式及使用条件。针对非轨道类交通用地的布局,从功能构成和交通特点入手,提出相应的布局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李鹏总理为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发来贺信说:今年是全面落实十五大精神、实施“九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希望交通系统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搞好公路、水运主干线、主通道建设,带动交通网的完善和配套,使公路、水路交通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进一步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树立良好的行业风尚,搞好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倡导公交出行的今天,公交车道政策已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得到实施.然而,公交车道的使用率低下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交通管理部门.当前,以飞速发展的交通视频监控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支撑,推广新型合乘车道的使用,将大幅提高城市车道的通行效率和通行能力. 一、公交专用道优缺点分析 如今,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正在快速推进公交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公交线路网络.公交专用道增加了城市道路通行的人车流量,从而使得城市道路的交通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交通安全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ecurity Systems,简称ITSS)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分支,指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在先进的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前提下,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交通对象交互、智能化交通控制与管理等专有技术,加强载运工具、载体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的综合交通安全管控体系。山东省智能交通安全系统按照全省一个平台的技术架构,各地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城区建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交通运输、市政管网、城市生态和景观等诸多功能.道路两侧的景观空间作为道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能形成城市中的生态绿廊,又可营造休憩游览、疏散聚集、文化展示等多功能的生态线性空间.路侧景观设计应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定位、地域人文特征、使用群体等要素,综合考虑道路、环境、行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友好型的道路及路侧空间.笔者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文津北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的设计过程进行回顾,探讨城市既有道路景观提升的主要工作内容、设计重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就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和改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体,以低速助动车为补充的交通系统.慢行交通承担了居民中短途出行的大部分需求,是其他出行方式的拓展、延伸,也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形成大量以铁路客站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枢纽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例论述枢纽在城市的选址、定位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并从枢纽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其他交通体系、城市道路、城市区域发展四个方面的需求,分析了枢纽建设对城市区域规划的影响.正确看待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有利于其与城市的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智能资讯     
《交通企业管理》2004,(4):46-48
南通市加快“数字交通”建设日前召开的南通交通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该市将以交通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数字交通”建设步伐,准备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一个构建在交通信息网络平台之上,整合全市各类交通信息资源的应用系统,实现对全市交通系统行政办公、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公众服务等各方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规划、网上办事、网上执法等,提高交通科技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局机关今年要在完成机房建设和网络综合布线的基础上,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开通交通门户网站,实现行业信息发布、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城市安全畅通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家的事,遇到交通拥堵就埋怨交警哪去了。事实上,影响道路安全畅通的因素很多,人、车、路、环境无一不重要,任何一个环节不足都会影响甚深。其中,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对安全畅通起关键作用的路的设计合理、科学与否,其交通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出行者的出行质量,影响交通的安全、通畅、环保、有序、便捷及其效率化。仅这一问题,就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部门,而非公安交管部门一家所能解决。为此,本刊邀请交通工程专家、实验交通系统和交通设计理论的提出者、上海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带头人杨晓光教授详述交通设计的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法,期望从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公安交管秩序、交通设施等专业的读者阅后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