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炜 《山西农经》2023,(23):37-39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剖析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发现存在经济水平限制、乡村人员流失严重、文化中心城镇迁移、文化供给内容错位等现实问题,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激发经济活力、加强党组织引领、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实践路径,以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震 《山西农经》2023,(21):123-125
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改善乡村贫困落后状态,提高乡村人民综合素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进程。在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展开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Q县G村紧跟时代的脚步,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主体老龄化、发展形式单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青年人成为文化发展主体、发展多样化文化,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各种难题,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秦璐 《农业经济》2022,(3):97-98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作为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从把握内涵、策划规划、合作发展、农民增收四个关键环节着手,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乡村休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为促进辽宁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我国乡村的发展是最为不充分不平衡的,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已经迫在眉睫,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实现产业振兴。以凉山彝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对其农业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振兴农业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其中文化自信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伴随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乡村文化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很难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反而传统的乡村文化越来越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文化自信作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部分存在,凭借自身的优势提供了一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这一大背景下,通过系统分析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成因,提出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的路径来促进乡村整体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莹  刘丽娟 《山西农经》2024,(6):133-135+142
乡村振兴的真正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管产业发展和物质支持等要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但最终要回归到人这一本源和主体。当前,乡村人才振兴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一环。然而,乡村人才大量流失、素质偏低、存在思维定式等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通过分析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促进城乡均等化、构建培养模式、提高薪酬待遇、发掘人才情怀等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秋娟 《山西农经》2023,(8):108-1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宁晋县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特色小镇促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富民增收、农业园区强基固本、基层治理惠民安民、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文明新风等。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破解困境,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与乡村经济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乡村资源大量进入城市,导致出现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等问题。近些年,政府逐渐重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开展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减少空心村和留守儿童问题。扶贫先扶志,加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让乡村居民发挥人生价值,是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探讨了文化自信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为实现乡村文化自信提供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力量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主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对乡村治理的有效补充。社会力量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生态效益、促进文化传承与融合、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丰富农民增收途径等作用于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和乡村人才等多个方面,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法规迟滞、主体意识不强、乡村融入困难、监督激励缺位等突出问题,需要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主体意识、探索融合路径和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色,其包含的乡土记忆、生态伦理观念、农耕文明、德治文化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养料,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优势内核。在农业农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着困境,未能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作出相关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习近平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各地应抓住自身优势,壮大发展特色产业.茶陵县基于自身资源文化优势,积极发展茶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该文章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下特色茶产业的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的方法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落实。金融支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论述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师莫  周军 《农业经济》2023,(4):139-140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深耕红色沃土,用好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增添异彩,是振兴美丽乡村的现实需要。站在新征程上,探寻乡村振兴进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分析当前发展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以文化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积极引导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纳桃村具有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落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纳桃村蕴藏的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旅游开发密切结合的优质资源。建立村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纳桃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村寨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蕾 《山西农经》2024,(1):21-23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乡村地区的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数字经济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重视数字经济,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杨柳 《农业经济》2022,(1):18-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而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最关键的部分,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辽宁特色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找出辽宁当前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期能够更有实效地推进辽宁特色农业发展,进而实现辽宁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韩岳霖 《山西农经》2023,(11):16-18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乡村环境、传承乡土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文章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有效促进文化振兴,需要从城乡失衡加剧乡村文化衰落和视角错位导致文化建设主体缺失两方面探究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思考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意义,运用逻辑分析探寻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更加有效的推进和解决"三农"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并带动农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并指出了乡村旅游品牌缺失、乡村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以及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水平落后等都是造成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务实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