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立企之本,兴业之道。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中国消防产品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讲究诚信是必须要说的主题。文中从诚信是消防产品企业立企兴业之本,消防产品企业信誉系统的主要内容,消防产品企业构筑信誉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消防产品企业提升信誉度的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抓住客户,抢到业务,常常会“饥不择食”,置安全和风险于不顾。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信誉影响和经济损失是无法挽回的,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既要重视业务开拓,更要加强风  相似文献   

3.
“没有信用就没有办法做生意”这句朴实的话出自正泰集团一位副总裁之口,正泰董事长南存辉则另样评价“诚信”、看待“诚信”。他说:“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企业的立企之本!”今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南存辉向大会提交的第一个议案就是有关诚信的《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优化企业社会生态环境》。南存辉为什么会这样看重诚信?原来,正泰诞生、发展、成功18年的经验表明:是诚信打造出了正泰,诚信包含在正泰人创立的正泰品牌之中,正泰在抒写辉煌壮观的创业史的同时,也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诚信立企篇章。  相似文献   

4.
王春林 《企业天地》2002,(11):45-45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企业信誉的竞争。一个企业失去信用,也就失去了客户,从而失去了发展的可能。在加入WT0的形势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诚信建设,自觉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道。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提高企业职工的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就能提高他们搞好优质服务的自觉性、增强他们办好企业的责任感、从而优化企…  相似文献   

5.
赵博 《中外物流》2006,(4):33-34
从本质上讲,物流业务外包的需求是外包方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竞争实力的集中体现。但是我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却陷入了“尴尬”境地。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商,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研究企业提高服务,扩大市场的关键无疑对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迎新 《物流科技》2005,28(6):47-49
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是自己建仓库,办车队,万事不求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成本。专家们提出,物流企业发展应该走专业化道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国已经崭露头角,并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产生原因,指出了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并且分析了预测了国内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本文认为,第三方物流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但大都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本文从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第三方物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来研究第三方物流,提出货主企业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面向学习和能力发展的新型关系,使企业不仅仅通过实施第三方物流将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更重要地是要同物流企业一起共同学习,发展各自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理论界纷纷提倡生产制造企业应将物流业务剥离出来,通过外包第三方物流的形式来实现其主业优势,于是物流外包一时成为企业物流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据统计,2004年美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规模不足10%。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供需求状况调查显示,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仅占22%,并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国内地,物流业务80%是工商企业物流,综合第三方物流的仅占2%。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话:“人而无信,未知其可。”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诚信是立世之本,可谓“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下面几个小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