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本文基于221位服务型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探讨情绪劳动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并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影响员工离职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员工主观体验到的组织支持在情绪耗竭与员工离职意愿间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情绪劳动工作中,员工采用的表层扮演对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耗竭部分中介了表层扮演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情绪耗竭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Pro-organizational?Behavior,UPB)是企业非伦理行为的一种,极易对企业和社会公众造成危害,因此研究其前因变量以抑制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组织认同理论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概念,对组织认同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还对员...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亲组织行为.然而,近年来研究指出,员工的亲组织行为并非总是道德的,即可能出现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尤其是关注了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21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2)组织支持感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道德认同负向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并未显著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经由组织支持感的间接效应.本研究丰富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权变条件,同时对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伦理行为是企业界与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但以往研究大都建立在消极因素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假设之上。近年来研究发现,个体会有意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来维护所在组织的利益,学者将此种行为命名为非伦理亲组织行为。该构念自提出以来,便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前沿研究成果尚缺乏系统梳理。为了更好地追踪非伦理亲组织行为的研究进展,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综述非伦理亲组织行为的概念内涵、结构与测量方法,从个人、组织、领导三个层面总结了非伦理亲组织行为的前因变量与形成机制。同时,从个人、组织、社会三方面非伦理亲组织行为的作用结果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所得的243个配对样本的数据,探讨了辱虐管理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发现:辱虐管理与非伦理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职业伦理标准调节了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员工非伦理行为间关系的中介效应,表现为职业伦理标准越低,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越强.结论:辱虐管理会通过破坏领导认同而导致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增多,而职业伦理标准会抑制领导认同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和开发年长员工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学者和管理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年龄刻板印象使得部分管理人员忽视了个人生理实际年龄与心理主观感受的差异,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年长员工在丰富工作经验、知识诀窍(know how)积累、社会网络资本深厚、适应组织文化等多方面优势。与生理年龄相比,主观年龄反映了个人对年龄的心理感知,更能解释年长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内源性成因。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主观年龄对年长员工利他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三阶段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观年龄年轻化通过控制感,增加年长员工利他行为。组织支持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高水平组织支持下,主观年龄更年轻的年长员工对生活和工作的控制力越强,利他行为越多。研究结果拓展了主观年龄对年长员工影响机制的前沿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有效开发年长员工资源、实现成功老龄化提供了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有研究大多针对在工作场所中音乐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但缺乏探讨音乐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本文聚焦在音乐对一个决策群体中人们采取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两个扩展20回合的公共产品实验的研究结果证明,快乐的音乐对人们采取合作行为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积极的情绪与合作行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情绪在快乐的音乐与合作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知识激活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探讨了内隐追随(IFTs)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IFTs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领导支持部分中介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的内部动机调节了IFTs和领导支持之间的关系,内部动机越弱时二者关系越强;领导者的内部动机调节了领导支持的中介效应,当内部动机低时,领导支持在IFTs和追随者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当内部动机高时,领导支持的中介作用更弱.这些发现拓展了对IFTs作用后果的理解,并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索了追随者创新行为的成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801名企业员工为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模型研究了组织政治知觉对职业倦怠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真实自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与职业倦怠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组织公民行为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真实自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论文最后提出了减少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负面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员工角色压力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组织氛围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对52个旅游企业121个部门1594名员工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角色模糊对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部门的支持型领导氛围部分中介了企业的支持型领导氛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受权部分中介了部门的心理受权氛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正向影响.此外,企业的支持型领导氛围既会调节部门的心理受权氛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又会调节员工的角色模糊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影响,企业的员工服务行为评估氛围则会调节员工的角色冲突对他们的工作满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321家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市场导向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并从学习过程视角进一步研究企业组织学习对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搜集顾客、竞争者和不同部门间协调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在组织内部进行获取、整合和创造的一系列学习过程,最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学习在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Jisung Pa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7,28(9):1291-130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y dispers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pay dispersion literature, a large pay gap has benefits and drawbacks for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ecause employees can feel motivated or demotivated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pay dispersion.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nonlinear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se countervailing forces, and aim to uncover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the positive effect of high pay dispersion prevails. Our empirical analysis of data from 436 Korean cross-industry firms shows that pay dispers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have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Moreover, when a pay scheme matches curre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y dispers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s more pronounced.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compens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回收了金域集团上海子公司和贵阳子公司共161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组织认同感与OC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组织认同感组织支持感与OCB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内医学监测行业管理员工,提高组织公民行为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知识隐藏的中介作用和任务互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资源保存理论出发,以18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知识隐藏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机制及任务互赖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正向影响知识隐藏间接对员工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3)任务互赖调节了工作安全感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任务互赖程度越高,工作不安全感对知识隐藏的影响越弱,反之越强;(4)任务互赖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体现为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即任务互赖程度越高,工作不安全感通过知识隐藏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67家企业的运营高管、人力资源经理和916名下属员工的调研,形成了配对数据,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1)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2)企业层面的员工齐心协力程度中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3)行业竞争程度调节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即与低程度的行业竞争环境相比,在高程度的行业竞争环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强.本研究最后探讨了这些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员工工作倦怠、离职率高是很多现代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企业通常通过提高工资、福利或给予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的方式来应对,但这些外部刺激并不能长期奏效.本人在阅读文献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发现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环境中的组织支持感甚至都有不小的差异,也就是说即使企业自认为已经很好地对待员工,员工本人如没有相应的成熟度,或者说自我同一性处于某种状态,其工作投入度和最后的工作绩效依然不会高,离职率也不会下降.本文依据自我同一性状态、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度三份量表,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并测算了256位不同背景的中国员工自我同一性探索程度(EIE)、自我同一性承诺程度(EIC)、工作投入度(JI)、组织支持感(POS)值.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承诺状态与工作投入度正相关;2.个体的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度正相关;3.个体的组织支持感在自我同一性和工作投入度的关系之中起调节作用,组织支持感每升高一个级别,自我同一性延期支付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的的个体工作投入度明显增高;4.个体的性别与自我同一性无显著相关,但个体的年龄与学历与自我同一性显著相关,年龄越大的个体,自我同一性探索越充分,学历越低的个体,自我同一性承诺程度越高;5.个体的年龄、性别、学历与工作投入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与情绪管理相关理论,以职业承诺为调节变量,探讨感知组织支持对自我效能感及表层扮演与深层扮演两种情绪劳动策略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24份南京地区服务员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组织支持对深层扮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感知组织支持与深层扮演之间起中介作用;职业承诺越高,感知组织支持对自我效能感的正向影响越强,进而对深层扮演产生更大的正面效应.研究成果深化对情绪劳动策略选择问题的认识,并为服务员情绪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