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八师142团主体垦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属玛纳斯河流域,全团土地规划面积101.61万亩,现有播种面积16.5万余亩。2002年142团投资3600万元实施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膜下滴灌工程10.6万亩,膜下滴灌首部系统112个,其中井灌首部系统59个,面积5.6万亩,河水灌首部系统53个,面积5.0万亩,最大河水系统控制面积达1900亩。现就2002年142团10.6万亩棉花膜下滴灌应用加以深讨。一、概况农八师142团采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一管4行棉花,亩用毛管480米;一个首部为一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600—1900亩;一个首部即为一个家庭农场,首部转让给农场主,耕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兵团的膜下滴灌面积发展十分迅速,滴灌带的应用基本都是采用2.8L/h以上的滴头流量。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于2003年成功开发出了小流量Φ12单翼迷宫式系列滴灌带,2005年在新湖总场一分场和试验站成功示范9381亩,小管径小流量滴灌带较现有系统可降低年投入13%左右,通过示范应用证明能够很好的满足滴灌系统的应用要求,同时,对于“一膜一管”改为“一膜两管”的滴灌系统也是比较科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兵团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五”后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喷、微灌技术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99年,全兵团实施棉田滴灌3.71万亩,2000年迅速扩大到24.98万亩,2001年猛增到78.42万亩。2002年,兵团又将新增滴灌面积100万亩,到年底总面积将达180万亩,成为全国大田作物应用滴灌技术规模最大的片区。到2005年,全兵团滴灌总面积将突破400万亩,届时,将成为祖国大西北节水农业天地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一、兵团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从…  相似文献   

4.
由新疆天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水稻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是一套世界首创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化栽培技术,2011年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可节水60%,降低生产成本176元/亩,提高土地利用率10%。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的"三性"及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田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称膜下滴灌)是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的一项创新,经四年(1995—1998)的调研和大田生产试验,解决了这项技术在旱区农田的技术适用性,之后新疆天业集团公司实现了大田滴灌系统的产业化,又经四年(1999—2002)在兵团示范推广了170万亩,解决了运行的可靠性。今后还要解决其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问题,才能充分显示出这项微灌技术的巨大综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潜力。一、作用、效能和效益1.作用。膜下滴灌在旱区农田主要有三大作用:抑制次生盐渍化、节水和经营革命化。(1)抑盐。膜下滴灌由于滴灌是在覆盖…  相似文献   

6.
影响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效益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下滴灌技术是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只有它才能对作物精准滴水和滴施肥料,使作物适时获得水、肥、药的供给,从而大幅提高作物单产,得到农场农民群众的共识.本文主要就滴灌系统成本投入对滴灌技术应用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膜下滴灌技术与农艺栽培技术的配合应用是提高滴灌技术效益的主要途径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新疆天业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与示范,分析了主要滴灌作物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9年滴灌与常规灌溉效益相比,每公顷棉花收入增加1101美元,甜菜增加1466.7美元,土豆增加6820美元,番茄增加2312.7美元,效益十分显著,这为在哈萨克斯坦进一步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建造1亩反季节塑料大棚一次性投资2900元,其中小山竹600很需66O元,大棚膜60公斤需960元,中膜52公厅需832元,裙膜Ic公厅需160元,压膜线12公斤需192元,地膜4公斤需48元、小山竹可使用2年,农用膜可使用1.5年。每个生产季节需190元的农药,500元的肥料,30元的水电费,10元左右的技术服务费和队长工资。因而每个生产季节共需成本1700元。种植l亩反季节大棚蔬菜,如辣椒,一般亩植35G0株以上,亩产在22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440o元,投入产出比为1:2.59,亩纯收入可达2700元以上。而同条件下种l亩水稻,一季亩产7O0斤左右,亩…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植棉缘何"增产不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植棉技术推广很快,但出现了一些反映采用膜下滴灌种植后,产量提高幅度较小,增产不增效的观点。本文通过调查对膜下滴灌产生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部分地块采用膜下滴灌植棉技术后增产幅度较小,效益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天业的大田膜下滴灌技术,使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农业现代化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2005年1月8日上午,新疆农垦经济编辑部在石河子举办了“膜下滴灌与农业现代化”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新疆天业的领导、石河子市科协、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八师121团、133团的有关节水农业专家以及部分媒体作者于一堂,分别就膜下滴灌与土壤盐碱化问题、膜下滴灌与农业现代化、膜下滴灌与职工增收、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膜下滴灌技术与数字农业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1.
膜下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推广,促进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该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大规模应用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对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推广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下滴灌技术特点膜下滴灌技术是利用管道系统,使灌溉水成滴的、均匀的、定量的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育的区域,使之保持适宜含水量,其主要技术优点是:1.省水.滴灌仅仅湿润作物根系活动区域,属于局部灌溉,因而灌水量小,不会产生深层无效渗漏和地表流失.膜下滴灌是在膜下灌水,由于地膜的阻隔,使得棵间蒸发量减少,避免了水分的无效消耗.根据新疆石河子垦区五年的实验结果,沟灌每公顷用水量为5500M3左右,膜下滴灌为3000-3300M3.塔吉克斯坦巴巴卡罗那农庄沟灌每公顷用水量在10000M3以上,而膜下滴灌为4500M3,这就意味着以现有的水资源可以使种植面积扩大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滴灌是六十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项灌水技术,它具有省水、节能、增产的特点。在国外主要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产值高的经济作物上,多采用固定式滴灌。因为它投资大、成本高,被人们称为昂贵的灌水技术。故很少用在粮食作物上使用。我国自1974年引进以来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全国滴灌面积约有20万亩。我国的滴灌技术是在引进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发展起来的。不仅在经济作物上有固定式滴灌,而且还研究出粮食作物移动式滴灌的形式和在干旱缺水地区对农作物滴灌关键水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滴灌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据河南,山西,北京等地的经验,小麦移动式滴灌每亩设备投资为50—70元。我所与地方单位协作,在河南省偃师县山化公社关窑大队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在分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增产原因的基础上 ,介绍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 ,并提出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中应当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6,(1):31
西瓜是北海市主要优势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7-10万亩,且大多在旱坡地上种植,因此解决灌溉条件成为西瓜种植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直以来,瓜农采用漫灌方法,水源浪费大,灌溉人工多、成本高。北海市农业部门近年来大力示范推广西瓜膜下滴灌技术,取得了节水、省工、增效的良好效果,受到瓜农的极大欢迎。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07,(4):41-41
2006年底.缅甸、泰国等国家不再出口原木的禁令既出,国内市场红木价格便大幅上扬。如,老红木在2006年9月以前是10—12元每公斤.9月后调整到16元左右,2007年一下涨到18元左右。业内人士分析.红木价格的上涨是大趋势.随着人工成本、进货成本的增加.红木家具每年上涨15%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生产实践证明.利用成鱼池套养鳜鱼.在不影响成鱼产量、效益.不增加管理、饲料费用的情况下.亩增产鳜鱼15—20kg.增加收入可达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据江苏镇江市24户130亩稻麦种植面积的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1989年三麦水稻作物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经济效益不理想,投入虽有所增加,但实物量增加较少,投入产出不协调。主要表现是:一、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1989年,三麦水稻两种作物的平均亩成本为378元,比1988年增加118元,增长45%,其中小麦亩成本为164元,比1988年增长50%,水稻亩成本为214元,比1988年增长42%,平均每百斤小麦收入25.3元,比1988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降低农产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寻求降低农产品成本的途径(一)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为例,库伦旗为浅山丘陵沟壑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40天左右。多年来,玉米播种面积一直占相当比重,是当地农业主要农作物品种之一。通过2001年成本核算证明:玉米亩收入178.33元,亩成本156.66元,亩利润1.57元;荞麦亩收入125.67元,亩成本84.33元,亩利润29.57元;芝麻亩收入141.33元,亩…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进新疆天业集团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更全面了解、掌握膜下滴灌技术在不同作物的综合效益,天业集团委托石河子大学进行《膜下滴灌技术对不同作物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立项研究。2002年7月,该项目启动,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