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娜 《商》2014,(33):167-167
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贷款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分析了我国高校贷款的主要风险及原因,最后就高校贷款存在的风险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高校扩大办学对资金的需求,贷款已成为高校重要的融资渠道。高校贷款风险是目前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已经成为了各界的共识,如何防范和控制高校贷款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文中系统分析了高校贷款的现状、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高校贷款筹资风险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高校贷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贷款问题的产生有着怎样的背景,如何评价高校贷款的风险,高校应如何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本文将从中国高校的资金来源、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债务危机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为高校规避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卫华 《现代商业》2014,(2):221-22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型,高校办学模式和融资方式也随之而发生变化。逐渐出现了自主筹资、自主办学投资、积极探索产业化办学和扩大办学规模,从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也培养出许多社会需求型人才,但是也随着凸现出了各类风险,尤其是和贷款相关财务风险就更为明显,加强高校贷款财务管理以及风险方法,是促进高校发展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贷款及高校贷款风险基本特征,分析了给高校贷款带来风险的根本原因,进而结合高校实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波 《现代商业》2007,(26):102-1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政府鼓励各高校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教育资金的多渠道筹集。大部分高校采取"举债办学"方式,引发了日益严峻的贷款融资风险。本文在介绍我国高校目前贷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负债贷款的成因,论证了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的模型,并对高校筹资风险的防范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徐澈 《适用技术市场》2011,(1):135-136,145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贷款学生拖欠率过高。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面临着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高校面临着声誉、银校关系、或然担保的威胁。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高校间的行为关系。突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少被注意的高校行为。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银行与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高校贷款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本文试从高校贷款的成因、特点及风险问题等进行分析,并对控制高校贷款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苏志超 《致富时代》2011,(9):112-112
当前,巨额债务形成的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制约到部分高校的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该文在对高校贷款现状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贷款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德岭 《中国市场》2008,(18):71-72
高校举债已成为现阶段应对办学经费短缺的主要途径。但贷款也潜伏着很大的财务风险。结合实际,对高校贷款的可行性以及高校举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建立最佳信贷组合、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等措施,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吉 《科技转让集锦》2011,(11):268-268,274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使各高校利用银行贷款办学,有效缓解了高校发展同政府拔款和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高校通过贷款筹资,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竞争力,同时也为高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文章对我国高校贷款筹资观状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高校贷款筹资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助学贷款是扶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目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发放的助学贷款出现不还的问题时,缺少惩罚手段,从而加大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增加了助学贷款的运行难度。应加速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治制度,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度;建立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进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郝兵 《中国市场》2007,(48):40-42
高校扩招的压力迫使高等学校通过贷款来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本文通过分析贷款资金的本质,探讨了贷款带来的各项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提出了科学控制贷款规模,双向调控财务风险,进一步强化贷款资金管理和期末审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贷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0年开始,我国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支持学校发展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外资贷款为主的时期;校办产业贷款为主和少量基建贷款时期;校园建设贷款为主的时期。从相关政策上来看,高校贷款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贷款之所以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是高校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高校通过贷款方式,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政府、银行和高校应当共同合作解决高校的还贷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利 《现代商业》2013,(8):193-193
目前高校贷款已经成为了银行方面的一个重大风险隐患。将高校贷款证券化对于银行方面和学校方面都有益处,既减少了银行的风险,又使学校的品牌得到提升,融资、投资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CMO是目前比较适合高校资政证券化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是高校融资的主要途径,高校贷款风险虽不会导致高校"破产清算",但能引发高校财务危机,危及高校长远发展。高校应勤俭办学,规范支出,健全项目管理;优化贷款资金结构,科学确定最佳责任年限;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科学进行贷款管理。  相似文献   

16.
浅议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造成高校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调整迫使高校举债求生,以及银行的贷款环境宽松促成了高校贷款风险;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以及教学行政管理混乱也加剧高校的债务风险.根据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在化解债务风险时需要分别从政府、高校和银行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即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积极支持高校办学多元化,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改革高校的财务制度,完善财务核算体系;银行在向高校放贷前,要对高校贷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认真分析,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一定比例项目资本全的前提下,控制项目贷款规模;高校方面应编制合理的高校预算,在项目可行性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筹资总规模及资金结构,适度负债经营.此外,高校还要不断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的生源,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学费收入.  相似文献   

17.
浅议高校贷款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金短缺日益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选择银行贷款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风险。基于此,一方面,政府、银行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贷款风险的监控。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应构建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控制贷款规模;合理安排贷款组合,优化负债结构;增收节支,增强高校偿还能力;强化贷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管从在校学生、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随着还贷期限的逼近,高校的贷款危机在短期内集中凸显出来。本文从高校贷款产生的现实根源及现阶段面临着怎样的风险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积极筹建多渠道筹资机制。本文在分析高校负债贷款的成因的基础上,论证了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的模型,探讨了高校筹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鸣 《致富时代》2011,(5):93-93
近年来,我国高校负债风险日益显现,其形成有国家相关政策的负效应、高校膨胀式的扩招、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准入条件不严格、相关部门对高校贷款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等不同原因。高校贷款风险既不利于高校的自身发展,又让银行和政府背上了沉重包袱。因此,对高校负债风险进行分析并寻求化解之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