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彦 《浙商》2005,(11):70-73
11月2日,首届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在宁波召开。本刊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浙商.2005旅游投资高峰论坛”,并将表彰“中国旅游投资杰出浙商”。  相似文献   

2.
龚艳 《浙商》2006,(7):84-87
2006年6月2日下午.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在浙江世贸中心开幕。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徐冠巨在开幕式上表示,要使淅商投资博览会成为一个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的公共渠道.为浙商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窗口.把它办成“为浙商寻找投资项目.为项目找到实力浙商”的全国性洽谈平台。  相似文献   

3.
何晓春 《浙商》2005,(7):56-56
2005年6月5日下午.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分论坛“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论坛暨精品项目大型推荐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国际会议厅开幕。被浙商评选出来的“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的书记、市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向浙商吆喝起自己的投资环境.欢迎广大浙商前去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4.
6月2日到4日,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和第二届浙商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刊特派记者全程参与了浙商这一中国最大商帮的最新盛事。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6,(8):124-124
本刊从8月期开始,推出每月“浙商投资意向”栏目,由本刊向天下浙商收集第一手的投资意向,再传递给广大读者。你有投资意向(项目)或有资源、项目可以提供,均可联系我们,我们乐意为大家搭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6,(7):124-124
获奖理由 1、拥有“鲁南煤城”之称的枣庄资源丰富,现正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建材基地。 2、2006年4月23日,枣庄市浙江商会成立,成为浙商在当地投资的重要支持。 3、长期以来.在枣庄,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和资金是最多的。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180多个,合同外来投资额150多亿元。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124家,新增浙商投资额27.8亿元。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5,(7):282-282
1、近年来,霍山县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工业园区投资优惠办法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2、2005年建起了“浙商工业园”;3、浙江到霍山投资的企业有20多家,个体业主达100余人。  相似文献   

8.
《浙商》2006,(8):118-118
宿迁市在2005年6月获得“2005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后.十分重视品牌推介和维护,积极开展对浙招商.宿迁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质的服务平台、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在浙江各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引得广大浙商纷至沓夹。  相似文献   

9.
龚艳 《浙商》2005,(11):123-123
《浙商》:2005年6月,泰州被浙商评为最佳投资城市,作为泰州的一员,姜堰打出“泰州投资最佳,姜堰最具潜力”的口号,那么,杨市长,姜堰的投资优势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王文正  俞技峰  何隆春 《浙商》2008,(14):41-44
创业创新缺乏资金怎么办?企业转型缺乏投资渠道怎么办?国内外创投机构怎样找到值得投资的企业?6月21日,2008浙商论坛暨浙商(创业与投资)博览会的重头戏——2008浙商与创投对接大会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5,(7):34-35
在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之上受到隆重表彰的还有9名“回乡投资模范浙商”,他们是由全国20多个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浙江各级工商联联合推荐,并经浙商论坛组委会最后评定的。本此评选,希望引导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回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郎赢旻 《浙商》2009,(8):121-121
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趋加深。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您还会投资吗?为了更多了解当下浙商的投资意愿,在3月20日浙商理事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中,本刊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有效问卷65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主业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的占据多数,其次是方向不十分确定的“有前景的行业和项目”;投资额度方面以不确定的居多,其次是500万元以下的项目。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9,(12):73-74
在5月29日晚举行的“2009浙商大会投资论坛暨2009浙商最佳投资城市颁奖仪式”上,《浙商》杂志公布了2009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名单。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5,(12):122-125
《投资安徽》专栏创办整整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带着浙商的信任,在安徽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友好、诚信、发展、互赢”的宗旨,及时率团考察和沟通,走访了17个地市,53个县(市、区),筛选出100多个极具投资潜力的项目,并为多个项目牵线搭桥、成功对接。《投资安徽》刊出后,引起浙商的强烈兴趣:“安徽目前有哪些好的投资项目?”“哪个地方投资环境最好?”“有哪些产业优势,有哪些优惠政策?”在《投资安徽》争栏即将结束时,应广大浙商要求,我们将于2005年12月下旬,举行一次大型活动——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5,(5):18-18
今年1月份《浙商》杂志《投资安徽》栏目刊登了霍山县水电站开发项目,先后已经有五批投资商前往考察,生于浙江武义的浙商——福建加华(加拿大)电力开发有限公司老总张礼华已经在全国各地投资多个水电站项目,他对该项目十分感兴趣。张礼华估计,该项目每年可收回总投入的17%,5年将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7,(10):51-51
早在去年6月浙商大会期间,23个省级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向活跃在省外各地的400余万名浙商联合发出倡议:鼓励做强做大、优势明显的浙商回归家乡投资创业,热忱服务家乡经济。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5,(7):66-69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精品项目展示和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形象展示,是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的一出重头戏。对于参加展示的城市来说,这是向广大浙商”献宝”的大好机会。对于观展的浙商们来说,自然是一次寻宝的良机,千余个精品项目涌动的商机深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倪丽娟 《浙商》2006,(7):88-88
作为2006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首届投资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6月3日下午在浙江世贸中心展览馆举行的中小项目推介会.受到了众多投资商的青睐。推介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火爆。  相似文献   

19.
苏旭 《浙商》2006,(8):133-134
6月2日晚上,作为2006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由《浙商》杂志社、杭州一枝梅艺术品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2006艺术品鉴赏及投资论坛“在黄龙饭店水晶宫召开。作为中国画领头军的浙派画家拥有了首份属于自己的榜单,舒传曦、曾宓、梁平波、何水法、董文运等13名60岁以上画家和张谷曼、何士扬、林海钟等8位60岁以下的画家入选”2006最具艺术价值浙派画家”。张卫民.董也山、金心明等20位画家入选“最具投资潜力浙派画家”。  相似文献   

20.
沈晓琳 《浙商》2012,(10):101-10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合肥市,其投资环境和政府的优质服务获得了浙商的一致好评,浙商纷纷表示将继续在合肥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