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此番利率管理政策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牢的1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率的200%.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直至取消了上限,但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区间管理,最高上浮系数,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下浮系数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掌握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近期笔者对辖区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家连续放宽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上浮,只有少部分执行了基准利率,大部分“一浮到顶”,个别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浮动上限,笔者对山东省德州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上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上浮100%。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8日, 中央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作为人民银行基层行,人行魏山县支行将辖内金融机构对本次降息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的反应和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部分机构将存款利率“—浮到顶”.调查显示,巍山县农行、建行邮储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仍维持降息前的利率不变,即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较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3.25%上浮1.077倍,而农村信用社则将存款利率浮—到顶,按照3575%执行. 暂无机构下调贷款利率.本次调息,中央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为0.8倍,但巍山县内金融机构至今无一家执行此下限.当前,贷款利率下限各家基本相同,最低执行年利率6.94%,上浮10%,上限则各家根据贷款客户质量分类执行,最高上浮110%(主要是信用社),年利率13.25%.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扩大到2倍。据笔对某市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由于此次贷款利率浮动上  相似文献   

7.
周菊荣 《财经政法资讯》2005,21(3):63-71,35
2004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杜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问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瘁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韵0.9倍不变。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政策性银行贷款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贷款利率不上浮。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实行"一浮到顶".部份农信社对贷款利率执行"一刀切",没有实行国家"对种养类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的指导原则,对发放的贷款,不论贷款种类、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均实行无差别的浮动利率.调查发现,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上浮50%,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和利率风险的加大.  相似文献   

9.
《金融研究》2008,(9):I0064-I0068
近年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出较大步伐。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资金价格,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一定会相互影响。我们通过对辽源市农信社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具体波动的观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法定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同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城乡信用社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仍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解县辖金融机构对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2.
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执行情况从执行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除建设银行3个月至1年期存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8%~10%,其它行各类存款均执行基准利率;农村信用联社及包商村镇银行各类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在金融机构存款竞争方面,利率市场竞争作用加强。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执行情况(一)贷款利率浮动分布及区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即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8年来我国首次全面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限放开,城乡信用社上浮幅度上限提高到2.3倍,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有利于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提高金融机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该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前的基本情况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已经全面放开;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浮动系数为基准利率的2.3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29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新阶段。为调查了解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影响,近期人行成都分行组织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主要采取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和典型企业问卷调查方式。有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差别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继2004年1月1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相似文献   

18.
张红地 《金融博览》2013,(15):48-49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主要内容有: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取得关键性进展,其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并将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新的利率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7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其政策在县辖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及政策效果,我们对东宁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执行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一、基本情况(一)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定价自主选择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利率政策,积极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制定、完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变化平稳,本文对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情况调查结果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