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邮政局最新披露的首批通过2012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年度报告审核的企业名单显示,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与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联邦快递、UPS这两家外资巨头自此将正式可以在中国国内开展快递业务。  相似文献   

2.
张梦 《商业文化》2006,(3):25-29
继美国UPS在华曲线独资后,日前,风传已久的外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在华独资一事成真。这家外资快递巨头花费4亿美元现金,不仅在华试点合资公司的独资化,更借机收购原合资对象的国内快递资产,从而为布局国内快递业务铺路。  相似文献   

3.
高江虹 《商业科技》2014,(36):26-27
12月17日,国家邮政局公布"关于对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核情况的公示"。公示信息显示,嘉里大通、雅玛多和OCS三家"合资企业"正式申请经营国内快递业务。在此之前,拥有国内快递资质的外资快递公司只有UPS、FedE x和DHL三家。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8,(5):66-67
本期选取近期在各电视媒体投放的快递业务的广告片八条,分别是DHL三条、UPS一条、联邦快四条。快递物流服务的广告诉求相对比较单一,DHL、UPS、联邦快递都有拿准时送达说事,因此,记忆度极低。但是看过广告片之后,发现联邦快递还是发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     
《新财富》2008,(5):151-151
王树生1992年筹集6万元开始创业,经营航空货运代理、航空包机等业务。1999年在北京与联邦快递(Fedex)合资成立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企业大田一联邦快递公司。2006年初,联邦快递以4亿美元现金收购大田集团在大田一联邦快递公司中50%的股份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目前,大田集团总资产达17.75亿元。王树生旗下的华田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旅游项目开发等投资,计划投资30亿元开发海南休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
继美国UPS在华曲线独资后,日前,风传已久的外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在华独资一事成真。这家外资快递巨头花费4亿美元现金,不仅在华试点合资公司的独资化,更借机收购原合资对象的国内快递资产,从而为布局国内快递业务铺路。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对中国外资快递独资经营政策的放开,外资在中国的独立和扩张步伐加速。中国快递业的“四方势力”(四大外资、中国邮政、民营快递、内资大企业)正因为企业策略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格局变幻。联邦快递单飞中国在中国快递业对外资开放一个月之后,来自美国的联邦快递选择了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市场周刊》2004,(47):13-13
全球最大的国际快递巨头之一UPS(联合包裹)上周末宣布,从即日起至2005年底的一年内脱离中外运,开始“单飞”中国,直接掌控个商业中心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  相似文献   

8.
市场     
《光彩》2012,(8):52-53
洋快递进军中国市场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了首批通过2012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年度报告审核的企业名单,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公司和UPS公司已经获得牌照,取得在中国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通行证"。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国际巨头的进入不会对中国快递业造成较大影响。目前,两家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占03%左右,影响力有限。此外,我国对外资快递企业仍有业务方面的限制,他们不能从事国内信件快递业务,而这项业务占快递业务的20%左右,并且是利润最高的板块。  相似文献   

9.
眼下国外物流巨头不仅抢滩国内物流大市场,而且还开始瞄准物流细分市场。将目光聚集在小件快递上。按照WTO有关条约,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快递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日子。而此前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集团(TNT)和敦豪(DHL)四大国际快递巨头早已在中国预演热身赛,这对中国快递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专家指出,国内大多数企业应在差异化服务中求生存。  相似文献   

10.
《销售与管理》2006,(3):30-35
听听目前中国快递市场的几个名字,如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敦豪(DHL)、联合包裹(UPS)和天地(TNT),就知道想要在这个行业谋一席之地不那么容易。陈平12年前创立了宅急送,如今公司在北京兆维大厦11层的总部墙壁上到处贴着:宅急送,你离联邦快递有多远? 从最初“送鲜花、送牛奶、送烤鸭、接孩子,什么都做”,到逐渐形成以“做社会零散货物的全国门到门快运”为核心业务,宅急送的快运产品则定位在5~50公斤的高附加值小件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因为陈平坚守这个定位,放弃了康师傅、正大集团、科龙空调和已经合作5年的雀巢等客户。 目前,宅急送拥有近500个分支机构、近8000名员工,车辆1500多辆。公司只做包裹快运,主推两项业务:2D10(次日早上10点前送达)和2D17(次日下午5点前送达)的门对门服务。 选择小件包裹专业化道路,宅急送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一家民营企业在细分市场做再定位,宅急送将如何建立自己的系统能力优势? 2005年底,中国快递市场对外资全线开放,国际四大包裹巨头纷纷排开阵势,2006年1月24日,联邦快递以4亿美元现金收购大田集团在双方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大田一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中的50%股份,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另一方面,尽管陈平知他的宅急送已经成为全国民营快递业的龙头企业,然而当前中国上千家民营快递公司总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0%,在他们面前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中国邮政。 面对国际纵队和本土巨头,宅急送如何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同时保持企业稳定而高速的发展? 宅急送,你离联邦快递有多远?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总裁陈平先生与著名管理学家彭剑锋教授走进《销售与管理》,解读宅急送12年的成功经验,探寻宅急送打遣中国本土“联邦快递”的关键因素与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田媛 《市场周刊》2005,(28):8-8
尽管中国物流业尚未全面开放,但国际快递巨头已大举抢滩国内快递业务。日前,UPP(联合包裹)本月起开始涉足中国国内快递业务,并计划年底之前将该服务延伸至中国主要的23个城市。  相似文献   

12.
联邦快递近日宣布对其国内限时服务进行提升,从周一到周六,国内限时服务客户寄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和广州等9个城市的“次早达”货件,送达时间将由第二天的12时提至10时30分。与此同时,联邦快递已从6月初开始大幅度下调快递费用。  相似文献   

13.
李斌 《市场周刊》2005,(7):25-25
离中国全面开放物流业将近一年.UPS(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做出了号称进入中国市场16年来最重大的决定。即出资1亿美元从中外运“赎身”,迈出中国独资第一步:到今年,UPS将获得中国最主要商业城市国际快递业务的独立经营权。  相似文献   

14.
UPS全面出击     
借着物流业外商独资的东风,UPS先是宣布快递单飞,又将在国内已潜水操作多年的物流业务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黄婉华 《市场周刊》2006,(12):30-30
在美国的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一的一块肉就是中国了。”在中国人还在惊叫狼来的时候,外资公司已经非常清楚自己在中国要做什么了。目前,TNT、联邦快递、UPS、中外运敦豪这四大外资快递巨头不仅垄断了国际业务。而且紧紧盯住市场放开大限,将触角迅速伸入国内各大中城市,采取围追堵截的战术,蚕食本土中小快递业的生存空间。对此民企只有两条路,要么卖掉自己,要么合纵连横。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邮政局最新公示信息显示,苏宁电器已经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苏宁电器成为继京东商城、凡客诚品、1号店之后,又一个申请快递牌照的电商企业。根据国家邮政局的公示信息,苏宁申请的快递经营范围为国内快递业务,经营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无锡、武汉等11个主要城市。为自建物流体系,苏宁已经准备大量资金。今年7月份苏宁易购表示,将投资200亿建立物流体系。就在12月12日,苏宁电器最多不超过80亿的公司债融资计划获批,首批45亿元已于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客运渐趋饱和,航空货运逐渐成为航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航空货运在航空公司里的经营里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从国际上来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大型货机,新开辟了许多货运航线,目前有四家有实力的国际货运公司,它们是美国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敦豪快运(DHL)、荷兰的马丁(TNT).这四家公司均已进入中国,但由于政策所限,它们所经营的业务只限于中国与国际之间,国内的货运业尤其是航空货运隐含着非常大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8.
孙李波 《现代商业》2013,(19):53-54
2012年9月,国家邮政局正式批准FedEx和UPS经营国内除信件外快递业务,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压力,中国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快递行业又将何去何从?本文结合国内快递业的发展背景,依次对巨压下的中国快递行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快递业快跑     
张晓赫 《华商》2014,(21):63-63
国内的快递员们要准备好系紧鞋带跑得更快才行了——一大波外资快递员即将来袭。当然,要快的并不单指速度,现在我们的政策正有意紧张两拨力量之间的竞争氛围。国务院常务会议在9月24日决定全面开放国内的包裹快递市场,向符合条件的外企发放业务牌照。在这之前,国内的快递业务只是在主要城市对部分外资企业分批开放。  相似文献   

20.
蔡文清 《中国市场》2007,(37):42-43
<正>《邮政法》修订草案历时五年、九易其稿,仍然存在极大的争议。8月7日,美国包裹递送集团联合包裹(UP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埃斯丘(MikeEskew)在北京拜会了中国国家邮政管理局局长马军胜,外资快递业务在华的发展及中国最新一版的《邮政法》修订草案应该是此次会晤不可回避的关键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