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10,(16):136-136
艺术与商业从来没有放弃惺惺相惜和暗中角力的机会,但若涉及伦理品性,就又回到"只问成败,不论是非"还是"先问是非,后论成败"的经典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庆  程琛 《科技与企业》2013,(23):275-275,277
目前,电力企业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廉政教育不可谓不深,制度不可谓不全,但是腐败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思想认识不够。因此,电力企业要树立"大安全"理念,将企业政治安全、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安全放到与生产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生产安全、经济安全、企业发展安全一道纳入到"大安全"的体系中。本文从"大安全"的核心理念出发,详细论述了树立"大安全"理念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电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在树立"大安全"理念基础上如何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构建反腐倡廉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企之品性     
笔者在上篇《国之品性》中留有一个疑问:“国民是一个国家的最小细胞,国民的品性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成果;员工是一个企业的最小细胞:员工的品性是否也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呢?”  相似文献   

4.
胡明 《企业导报》2011,(19):156
预算法监督主体超脱于一般民事法律主体的抽象平等性,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主体的特殊品性。本文将从预算法监督主体的主体性与开放性两方面予以着手,对其品性内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4月,英国一家调查机构公布了一项让众多跨国公司恼火的品牌调查结果。英国弗雷泽咨询公司首次就著名国际品牌的“道德品性”向1300名英国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是美国快餐公司麦当劳成为英国消费者心目中最不讲道德的品牌,耐克、壳牌、可口可乐等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挈矩之道"进行人性化解读,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以"挈矩之道"来优化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导刊》2012,(7):76-77
历时三天,由中企俱乐部和中企绿色总部主办,本刊特别策划的"道农·中企绿色总部高尔夫邀请赛"与"中国力量·名企南巡——不确定环境下的应对之策主题形势分析会"终于落下帷幕。期间,来自南北的中国企业领袖们球场上切磋技艺、相识认知、加深友谊,私底下分享宏观大势、产业互融之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杂志已推出多年的"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中国企业未来之星"评选,近年推出的"商界木兰"、"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等,交给大家品评的不只是我们判断力的准确性,更有我们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绝不拿标准、原则作交易"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9.
读编往来     
为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本期"读编往来"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如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是遇到相关难题,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厉兵 《秘书工作》2011,(4):58-59
不少同志反映,"作"和"做"的用法很难区别。的确,"作"与"做"这两个字本来就有联系,不过"作"字出现较早,而"做"字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11.
政府调控是有形之手,市场调节是无形之手。一个国家发展的航船通常需要这两只手紧密配合,才能平稳前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能不能开好头、起好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抓、两手硬。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盈利财税处理的意义企业经营的结果非盈即亏,对盈亏的财税处理属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基本功课"。但因政出多门——比如会计政策、税收政策以及相关的财经政策存在差异;具体政策与实际执行不连续——比如补亏政策与补亏手续缺少"链接",  相似文献   

13.
杨庆国 《乡镇论坛》2010,(26):45-45
乡村"大了",有的也叫"总管"。是我国北方乡村人家遇上红白事后,事主临时请来的主办此事的总当家的,也是总指挥的尊称,是从古至今从来不收事主任何报酬的义务官。别看乡村"大了"只是当两三天的"露水官",可在村里一般人是当不上的,得有人缘,乡亲们信服才行。在每个村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相似文献   

14.
刘梦丹 《科技与企业》2014,(11):301-30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机修大队工会坚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导向,着力在提升员工审美品位、塑造队伍崭新风貌、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下功夫,使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都追求和谐之美,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能说,缺少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一定不能够取得成功。但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会缺少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因而注定不会长期成功,注定不能够成为做大,做强、做久的“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16.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11,(11):144-144
2010年,未来之星十周年之际,我们总结了历年未来之星的"最大教训"、研究对比了中美创业的不同、探寻了"鲨鱼苗"成长为"鲨鱼"的基因。一阵忙碌之后,沉寂下来,开始心慌、开始着急,面临未来之星的第11个年头,我们该如何创新,又如何突破呢?如何判断企业、怎样寻找好项目、榜单需要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17.
《山东企业管理》2011,(12):62-63
不少企业都在慨叹:由于我们缺少人才,因此再发展举步维艰。实际上就算中小企业也并非没有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尽管人才有限,但是能够发挥自身成员的力量,将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同样也可以发挥不可限量的力量。就像本田、索尼这样的企业,最初也是从缺少人才的中小企业起步,发展壮大至今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市场最缺少什么中国市场上既不缺少科技、资金、设备、资源、市场,也不缺少人才、制度,更不缺少政策、思想、观念、理论、策略、智慧,考察我们的企业,不难发现最缺少的是三样东西,即责任、信用和持续的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做老板永远的"债务",就是当员工过年阖家欢乐时,自己仍要默默居安思危。过年是一种文化,它使中国人相信爆竹能驱邪,头香助好运。可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能让我们的员工相信什么?这就是企业文化第三重门,也是最高追求:信。信任:能取信多少人?能取信多久?老祖宗说:人无信不立。因为离开信,人是没法活的。可要命的是,我们现在恰恰面临各种"信"危机。1950年代欣欣向荣,是"信念"之差:我们都信共产主义,但你是雷锋,我是群众;1980年代打开国门后,是"信仰"之差:你还信共产主义,他已信拜金主义了;等到本世纪,则已是"信任"危机了:一个彭宇案,几乎摧垮了社会大众最基本的道德堤坝。  相似文献   

20.
《乡镇论坛》2010,(30):47-47
古代女子能包养上"二爷"的,则大抵是一些掌控大权的贵妇们。而傍上这些贵妇的"二爷"们,被民间戏称为"食软饭"。当然,"软饭"也有不好下咽的。细数古代几大著名"软饭王"的归宿,发现能善终者鲜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