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相对集中,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为增强小城镇建设的针对性,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载体功能,就要兴办和培育各类市场,推动小城镇特色产业的兴起,发挥小城镇的经济“龙头”作用。本文结合河北省元氏县的实际,就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欠发达地区"三农"存在的问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主要是树立发展市场农业的意识;不断进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广大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建设城乡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应该成为现阶段市场建设中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所说的区域性市场,主要指地、县以下,运用市场联结功能,打破城乡分割与地区封锁而建立的商品按自然流向流通、横向经济联系密切、城乡一体的区域性市场。城乡一体化区域性市场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资源配置市场化。同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工业资源配置问题。从50年代开始城乡分成两大板块,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居民住城市,农民住农村,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无法向外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而城镇虽因经济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70%,发展农村经济对振兴县域和全省经济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是农业农村工作和县级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够 对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对小城镇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从根本上说,农村科学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振兴需要生产要素的长期大量投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援农村的模式,为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道路。巩固农村经济之本,从资金、人才、物质、信息、社会关系等方面支援农村,扩大和巩固农业商品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要走产品差异化精品化之路,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内在价值,在市场化中走出自己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的崛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和小城镇的繁荣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三大经济现象,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三大主要力量。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三者原来的优势逐渐削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实现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化中心,也是农村金融、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发展小城镇,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扩大市场,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城作为县域政治、经济、化的中心,在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占有龙头地位,它是解决城乡发展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加快其发展,无论是带动乡镇企业,还是加快农村产业化,都有很强的现实作用。特别是对辐员较小、人口较少、以农业为主体产业的中小县市来说,县城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本试就“小县大县城”建设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胡隽秋 《改革与发展》2001,(3):14-17,13
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其他集镇。中央确定的“小城镇,大战略”的建设方略,是继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和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公认的成就。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协高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校正城乡发展偏差的重大措施。随着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进入供求平衡、丰有余发展阶段以来,原来固有的围绕着以增产粮食总量作为促进农业向镇区集中外,又明确提出要抓住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机遇,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并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这表明,小城镇战略同国家的经济结构2高速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小城镇已不仅仅是带动农村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且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近年来,我国农民就业机会养活,农民收入水平下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农民收入水平低直接抑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门路狭窄。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永宁  万颖 《乡镇经济》1999,(6):11-11,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表明,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这种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城乡割裂性、城乡不平等性、社会分工机械等,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以至出现城市工业品卖难和农民无力购买的难堪局面。它同我国小城镇建设以及农村市场发育滞后有着直接关系。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际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农业过剩人口,是加速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城镇化,一定要立足于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要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要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基础上,增加城市供给的内容,使它们增添城市的各种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到"城镇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三农”分别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指目前存在的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市场不景气、农民收入下降这种不良状况。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笔者认为,目前农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1.树立用现代化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用办工业的办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即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依靠工业文明的辐射和带动,采用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方式,实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市场建设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载体,农村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市场化的进程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前不久,我们对北安市农村市场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研讨,初步掌握了农村市场化  相似文献   

13.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良性互动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中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两个重大战略和根本方针,而二者又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的协调发展对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市场化、法制化等原则,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发展小城镇已经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地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出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良性互动的可喜势头。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地方新发展的小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只有方块、公园、街道等城市外壳,并没有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在一些传统的农业区,小城镇中标准过高的别墅空房与简陋平实的农舍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农民说,他们这是在唱“空城计”。不少已进城的农民因无业可就又纷纷搬回农村居住。城镇化滞后…  相似文献   

15.
二元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新疆财经》2004,(2):7-10
中国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和各地实际情况,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分别采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城市化和发展城镇群的战略措施,调整城乡社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市场上层组织的内生性与外部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市场上层组织,其产生和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和资本,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因特定约束条件内生于农村经济系统,外源融资抑制对市场上层组织形成资金约束,要素市场化可为其提供外部条件,当前农村经济中要素市场化滞后于商品市场化,下一步农村改革重点是要素市场化,要澄清若干认识误区,采取综合措施,推进要素市场化,促进市场上层组织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城镇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蜿蜒的路 ,对小城镇的认识也是逐步进入人们认识视野的。小城镇作为农村商品贸易中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兴盛 ;作为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载体而兴盛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随后1998、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落实小城镇大战略的具体方针 ,小城镇由“大问题”而至于“大战略”、“大前途”。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条独特之路。“十五”期间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的格局、规模速度和城镇功能、水准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制镇由1979年的2361个,发展到1997年的16535个(不含城关镇),小城镇总数已达4.7万个,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必由之路,对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广阔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小城镇建设的目标谈几点看法。一、小城镇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方向。章就江苏城镇化进程特点、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及其良性互动影响,从而确定在农村应着重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专业化经营市场,以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农村加快小城镇各项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现代化小城镇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标志。优化结构,完善市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挥优势,引凤筑巢,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科学规划,优化功能,强化管理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