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稻米、大豆、棉花等被人为植入有独特功用的基因片段后,就变成了转基因种子。28年前,这还只是美国实验室里一个颇具战略深意的惊喜,而如今,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  相似文献   

2.
晏紫 《东北之窗》2014,(12):6-7
正【名词解释】转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把某个基因从一种生物中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另一种生物就因此有了植入基因的"功能"。杂交只能在同物种之间进行,转基因却可以在完全不同的物种之间进行。目前世界上流行的转基因植物为两类:抗除草剂、抗虫。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入本来存在于细菌体内的"BT基因",使植物本身产生杀虫剂。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于决定基因位置的"启动子"、"终止子"和要转入的基因本身。一般通过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可以确定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转入基因很多,Bt63是华中农业大学抗虫稻专利基因。  相似文献   

3.
植物是寂静的,它静静地生、静静地长。然而,就在人们司空见惯不知不觉间,它们开始了突变,发生着一场类似于工业革命那样大规模的令人震惊的绿色革命。这场革命来源于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发端于转基因植物的出现。 转基因植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含有抗性基因的转基因作物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开始了植物抗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经济》2015,(2):34-35
能否谈一下今年转基因的政策和具体的工作方向?韩俊:中国现在已经批准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木瓜,现在棉花基本都是转基因的了。同时,我们批准进口了一些国外转基因的农产品,主要是大豆。此外,还包括油菜籽、棉花、玉米。我们去年进口的大豆超过7100万吨,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转基因的问题有一句表述:就是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安全管理和科学普及、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这一点是我们一贯的政策。因为,转基因可以说是大有发展前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也吃转基因食品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巨大优势,推广非常快。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有55个国家批准了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销售。其中最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球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2%,转基因棉花占全球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7%。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主要是棉花产业,红色产业中的番茄、胡萝卜、红花、枸杞、石榴等,林果园艺及其加工产业,畜牧业,乳制品工业等。文章逐一介绍了上述领域的发展情况,指出外商投资的重点要以上述领域为主,既能使投资获得较好的收益,又可以促进新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孝武 《上海国资》2011,(10):101-103
人类对转基因污染现在还无计可施,可能永远无计可施,生态演化不会听从人的意愿。先转了基因、然后去消除转基因,这种模式在人类面前根本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以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以突变、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饰,使动、植物微生物具备或增强此特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   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 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西红柿。至今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类型转基因食品应运而生。尽管至今尚未给转基因食品分类,但按惯例,按转基因的功能是可以对其分类的。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增产型、控熟型、高营养型、保健型、加工型。  相似文献   

9.
一、我省推广转基因抗虫棉的背景 1、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是安徽省棉业生产的迫切要求。安徽地处江淮,跨长江、黄河两大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预计2001年种植面积在600万亩以上,是我国主要棉产区。自90年代以来,由于棉铃虫在全省主要棉区持续性大发生或暴发,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棉农谈虫色变,同时防虫治虫使棉花的生产成本急剧增加,植棉的比较效益降低,而且,由于连年药物防治,导致棉花害虫抗药性提高,防治难度不断增大,因防治棉花害虫而导致的棉农中毒事件也不断增加,广大棉农苦不堪言,严重地妨碍了棉农…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14,(4):I0013-I0013
海南不只有五指山,不只有万泉河,还有转基因。 日前,关于“海南发现滥种转基因作物”的微博引发舆论强烈关注。面对微博爆料,3月31日,海南省农业厅回应传闻称,去年年底海南省农业厅在开展农业转基因作物执法检查工作中,确实查出并依法销毁了9个玉米、棉花转基因试验作物,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种植快速扩散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植物的产品,什么是转基因植物?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有利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内,使之获得有利的生物特征,从而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09,(3):110-110
作为世界转基因作物研究的尖端,中国正加紧开发包括抗旱性能在内的第二代转基因作物。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博士在此间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组织年度发布会上说,第一代转基因作物是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现在科学家正在开发性状更丰富,包括抗旱、医疗保健等性状的第二代转基因作物。第二代转基因作物性状复杂,  相似文献   

13.
抗软化番茄     
抗软化番茄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果实内乙烯的生成,从而延缓番茄的成熟。它不仅在植株上不会变红软化,采摘后在常温下自然储放两三个月也不会变红。在需要果实成熟时,只需浸沾乙烯,7-10天后即可变红变软。它除了可以作为反季节蔬菜供应外,还适用于一般交通工具的远距离运输、部队的后勤供给,并满足远洋及恶劣自然条件区作业人员对鲜食番茄的需求。此种番茄的种植与普通番茄一样。  相似文献   

14.
Cell杂志11月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在细胞群落中表达EGFP标记核糖体蛋白L10a的细菌人工染色体转基因小鼠,发明了一种对大脑中特定细胞群落的多核糖体mRNA进行亲和纯化的方法。通过对4种不同种类的神经元的比较分析,研究小组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区分以上4种细胞群落的基因。即使是两种在形态上无法区分的相互混杂的中型多棘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是一个基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学、生物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它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利用转基因动物技术,米、肉、奶、蛋等食物都可“随心所欲”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你很可能也搞不清楚究竟在吃什么,因为羊身上有了牛的基因。科学家发现,人类疾病的根本原因与人体的10万—14万个基因有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生了病,就不再吃现在的  相似文献   

16.
法国基因工程信息与研究独立委员会及绿色和平组织近日发表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孟山都公司的MON863转基因玉米可以对实验鼠的代谢系统造成危害,从而对这种已获欧盟上市许可证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国外新科技     
日本培育出抗稻瘟病转基因水稻日本北陆研究中心日前宣布,它培育成功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等多种病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这家农业技术研究机构介绍说,这一转基因稻是把洋白菜、白菜等蔬菜中制造有抗菌作用蛋白质的基因植入水稻细胞后培育出来的,它能抵抗稻瘟病等多种病害,而且其抗菌性能可以遗传下一代。据该中心介绍,水稻是日本最主要的农作物,而稻瘟病则是水稻的主要病害,每年的发病面积占日本水稻播种总面积的大约40%,仅农药费用每年就高达约5亿美元。该中心认为,抗病害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培育成功,可望大幅度减轻水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工程在20世纪的兴起和发展,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迅猛地走向了市场. 人们知道,自然界每种生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特征,保持生命特征的物质就是细胞核中的基因(DNA).所谓转基因生物就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生物,即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农业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作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疆发展以红花、番茄、枸杞等为先导产品的种植及其深加工的红色产业是新疆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又一力作,也是继棉花之后新疆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经济增长点,随着近几年红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及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8日,日本科学家将不久前认定出约1000个与脑血栓有关的人体基因申请了国际专利。据新闻媒体报道,申请国际专利的是日本大学先进医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这家研究中心从美国购买了先进的基因分析装置,应用“基因芯片”与取自人体的基因进行对照,认定约有1000个人体基因与脑血栓有关。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石川表示,他们下一步将详细分析这些基因的作用,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脑血栓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国际媒体认为,日本的行动不过是时下最时髦的基因抢夺——人类进入新世纪的一场新的圈地运动中的一个插曲。如今,人类有限的基因资源正在做着一次性分配,获取基因效率最高和数量最多的企业,有望利用其基因专利来垄断未来生物和制药工业市场。信息技术界巨子比尔·盖茨说,下一个创造出更大财富的人将出现在基因领域。科学家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认识自身的世纪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