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部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全国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6月24日,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中部六省金融学会共同举办,湖北省金融学会和《武汉金融》杂志社承办的“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就中部崛起的难点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为谋求中部崛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沈燕  何永亮 《武汉金融》2005,(7):F002-F002
<正>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以及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金融学会联合举办,由湖北省金融学会和武汉金融杂志社承办的“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于6月24日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部六省金融学会领导分析了中部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剖析了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现状,认为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政策效应呈加速递减的趋势,中部要走出经济洼地,不能把希望放在等待和依靠国家政策上,更多地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而在中部崛起中,金融必须起先导作用。因此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中部六省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经济信息的沟通协调;健全“造血”机制,增强中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开展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中部地区金融生态建设,为金融业的良性发展打造宽松的生态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湖北省金融学会会长徐联初提出,以推动金融生态建设作为支持中部崛起的支点,在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同时要加快金融领域对内开放的步伐,首先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搞活农村金融;其次要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搞活民间金融;三是要探索区域金融调节机制的可行途径,建立与区域金融生态评价体系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正向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改善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这不仅对中部崛起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经济改革也具有普遍意义。 与会人士充分肯定了论坛活动的意义,认为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伊磊 《证券导刊》2009,(37):23-24
在短时间沉寂后,区域振兴题材有望再度活跃。本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是中部六省获得国家级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持政策,将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推动作用,对相关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相似文献   

4.
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经验,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动政策.已成中部共识。六省已经或正准备出台各自的区域经济发展蓝图。城市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引领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5.
安徽崛起中的信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安徽崛起问题的提出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两会”上提出中部崛起,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问题和中国整体经济布局的关键,中部崛起在今年“两会”上受到广泛的关注。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个省份,占全国土地面积10.7%,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中部的崛起,不仅仅是对中部,更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中部崛起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吹响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进军号角。…  相似文献   

6.
中部六省(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居于中国腹地,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古有“逐鹿中原”、“中原定,天下安”之说,其战略地位非常显著。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部地区政策边缘化倾向明显.致使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核心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7.
7月17日,省分行在合肥召开了为期半天的“中部崛起系列行动计划”推进情况汇报会。会议总结了我行实施推进“中部崛起系列行动计划”以来取得的成果,对下一步加强和推进该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作意见。会议由省分行郑鑫行长主持,甘能平、赵勤副行长出席了会议,芜湖、马鞍山、淮南、铜陵、安庆、省分行营业部等六家主办行负责人,省分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六家主办行部分客户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中部地区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全国28.1%,2003年生产总值已占全国的22.5%,资源丰富,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地位也很重要,承担着承东启西的重担。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崛起已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当前,中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相应中央对中部经济崛起的政策号召,中部六省经济快速发展,在东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部崛起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以2013年中部各省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因子分析,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对比评价;再运用聚类分析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类型做分析,最后,在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正午坦言,中部六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之所以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除了自身发展慢,也由天缺乏政策推动和产业推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实施,相信区位优势能转化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于越洋 《中国外资》2010,(21):32-33
9月28日,为期3天的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博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圆满落幕。本届“中博会”以“开放、合作、共赢、崛起”为主题,由商务部等8个国家部委和中部六省共同举办,24个国家部委和相关单位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经济效应如何,关乎中部六省未来政策着力点和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实施的时间节点,使用合成控制法,实证评估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崛起战略的经济效应具有显著的总体有效性、省际差异性、时滞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文章从增加科学高效的政策供给、推进区域政策一体化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安徽农村金融》2006,(4):94-94
[分析研究-综合]横向看,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明显低于东部地区,远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但纵向看,中部六省的GDP总量占全国GDP的比例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说明近五年来中部六省的GDP发展速度并不慢。然而中部六省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额占全国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金融机构信贷对GDP的增长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要想实现中部经济的腾飞,必须持续增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需要使资金、物资、人员和信息等要素在区域内合理地流动。从宏观角度,应该加快地方政府职能、金融体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从微观角度,应该加快区域内金融机构的整合及公司治理结构和拨备制度的改革等,建立适合中部崛起的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中部六省赢得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GDP和财政收入等快速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加强。本文对中部地区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中部地区财税政策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3月24日,安徽省农行在芜湖召开了为期一天的“中部崛起系列行动计划”推进情况汇报会。会议总结了我行实施推进“中部崛起系列行动计划”的工作,对下一步推进银政合作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布置。会议由省分行郑鑫行长主持,甘能平副行长出席了会议。芜湖、马鞍山、淮南、铜陵、安庆、合肥六家主办行行长,省分行办公室、公司、机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六家主办行部分客户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中部六省赢得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GDP和财政收入等快速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加强.本文对中部地区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中部地区财税政策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相关情况 中部地区一般来说包括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六个省,是我国的老革命根据地、老工业基地、老农业基地,也是主要的能源动力和原材料输出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资》2009,(19):23-23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指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对热切思发展的中部人来说,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春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按照这一发展战略,金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实施有效金融支持,促进中部地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杨正午坦言,中部六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之所以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除了自身发展慢,也由于缺乏政策推动和产业推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实施,相信区位优势能转化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