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98年我国发出房改23号文以后,仅仅过了3年多的时间,即2002年,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就发现在我国住房领域里产生了许多突出问题。于是,从2002年至2013年,连续发出了8个宏观调控文件,着重地调控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有些城市住房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有些城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以及有些城市住房投资和投机滥泛等突出问题。十来年调控的效果很不尽如人意,特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我国住房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有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住房投资增长过快、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和市场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有人质疑:是住房制度有问题,还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我国政府对以住宅为主体(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一年。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年来,我国住宅事业陆续产生了几个突出问题,主要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和投资增长过快等五大突出问题(以下简称“五大突出问题”)。前3个问题纯属于住房问题,后2个则属于包括住房在内的房地产业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五大突出问题",直到现在我们才逐步弄清楚,主要原因是没有紧紧地抓住解决住房问…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成效“质疑”的文章。对此,讲一讲个人的探讨性意见。去年,我国政府对以住宅为主体(这些年来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房地产业进行了宏观调控。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投资增长过快等五大突出问题(以下简称“五大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核心:解决好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关键:推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这些年,有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住房投资增长过快、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和市场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有人质疑:是住房制度有问题,还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住房分类供应制度。据了解  相似文献   

6.
“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勿须继续争论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国八条”,主题是稳定房价。“国八条”还指出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房领域出现了“五大突出问题”,其中头两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同意以稳定房价为主题。他们认为,房价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地位鲜明地提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稳定房价是“对症”之策,而对于房价过高,稳定房价就不是“对症”之策。如果把稳定房价改为平抑房价,则能全面地适用于以上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05,(22):32-32
关键词:“旧国八条” 起因:近两年。国内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上海、杭州、温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出现了较大的泡沫。“乱世”需用重典,国务院伸出调控之手,目的似乎只有一个——抑制房价。 时间:2005年3月26 聚焦: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共有八条意见,内容包括稳定房价、调整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严控拆迁等被动性住房需求、引导居民合理进行住房消费、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政策措施、督促检查稳定房价工作等。 影响力:“旧国八条”犹如一场“惊梦”,让地产界的投机分子意识到:“后果很严重,国家很生气。”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住房和房地产业,一直存在三大突出问题,即:房价上涨过快(含房价过高),投资增长过快(含投资规模过大)和大套型住房比重过大。这三大突出问题,相互紧密联系,其中房价上涨过快(含房价过高)占据尤为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市场三大突出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住房和房地产业一直存在三大突出问题,即房价上涨过快(含房价过高),投资增长过快(含投资规模过大)和大套型住房比重过大。这三大突出问题相互紧密联系,而房价上涨过快(含房价过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李频 《上海房地》2013,(12):57-57
城市住房问题有两个重要表象:一是房价过高,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二是住房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新增人口与本地居民改善需求。其中房价上涨过快最受人关注。其原因可能是城市住房供求问题,也可能是货币过剩、财富载体缺乏的资产价格问题,也会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调控房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会加剧城市住房供求矛盾。根本问题仍是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住房供需矛盾,并不是通过房价调控、住房保障、加大土地供应等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地产》2006,(7):4-6
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是,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为切实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要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在住宅产业方面出台的一个重要政策.它不仅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的重要措旌.还是政府调控房价、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增长的一个有力工具。然而在实旌过程中.经济适用房却经常变味:不是面积太大、房屋过于豪华.就是买房人并不是中低收入者.不符合买房条件,再不就是价格太高.真正的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更不要奢谈调控房价。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房地产调控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调控取得一定的成效,房价上涨过快初步得到遏制;另一方面市场购房意愿下降,不动产投资意愿骤减,更令人担忧的是楼市迅速降温也使不少产业受到拖累,加大了国民经济下行的压力。房地产调控的局限性表明,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靠深化改革来实现。我国的房地产业改革从住房制度改革入手,以住房商品化为突破口,改革成绩斐然。但随着问题和矛盾的堆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1997年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经过了十几年的艰难历程。从对福利分房的休克性结束,到商品住房的高速发展,老百姓对"疯狂房价"的一致指责,再到近几年对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等突出问题的坚决治理.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八项措施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后,有人提问,这些措施能解决住房方面的突出问题吗?会不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副作用?从本世纪开始,我国的住房产业就显现出4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即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已经大力增加了土地投放量,试图平抑地价和房价进一步上涨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003年以来,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被纳入城市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标体系中来,市政府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居住、解困、廉租”的居民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有些城市的房价涨得很快,有的城市的房价高得惊人,住房投资继续大幅度增长,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些问题讲了4年多而没有解决,说明解决问题具有极大的难度。有人为此而对这次宏观调控能否解决问题提出置疑,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月览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明确表示。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同时传递出三个政策信号: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和强化市场监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房价开始下跌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开发总量。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季度,全国住房建设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个别城市增长100%,1-5月份累计增幅仍然很大,个别大城市的增幅超过70%。同时,房价也涨得很快,有的城市涨幅超过20%,这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提出这种增速是否已属住房投资增长过快而“超过警戒线”的疑问,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会不会产生新的“泡沫经济”问题。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仍在研讨今后十年的住房发展空间。他们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弄清今后十年内住房可能容纳的住房建设规模空间,才能瞻前顾后地提出调控年度建设规模的意见,保证住房建设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