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美自救     
李飞 《商周刊》2013,(8):53-54
作为曾经家电业的主角,如今的国美有些走下坡路。想重新拥有当年的风采,但已经有点力不从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美的存在感早已落后于其老对手苏宁与电商巨头京东。生存空间日益减小的国美,只得仰仗自己与家电制造企业多年米积累的亲密合作关系,以图稳步发展。但现实却是,国美与家电制造企业早已度过了蜜月期。  相似文献   

2.
尽管业界盛传的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进入中国的事件还未发生,可在这"另一只靴子"落下之前,中国的家电零售市场并没有因为超级对手的迟到而变得平静.接二连三的收购事件,以及国美苏宁等国内家电连锁巨头的短兵相接,使竞争已异常激烈的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又一次次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商品零售业的不断发展,家电连锁业态近年来已经基本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数据显示,在家电连锁市场份额中,高达80%的份额由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垄断。去年的"国美之争"已告一段落,国美局势开始转向稳定。但是在国美改变经营策略的同时,苏宁还会长期保持现在的优势地位吗?此篇文章中将分析和探讨苏宁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苏宁电器未来的发展做一些预测。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2009,(8):107-107
<正>在国美电器宣布引入贝恩资本两天后,家电连锁另一巨头苏宁电器宣布向日本的家电销售企业LAOX出资5730万元(约合8亿日元),收购LAOX的27.36%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日本上市公司,也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首次涉足国外市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10,(23):62-62
国美电器是中国驰名商标,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同时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 目前,国美电器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国内1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拥有直营店560余家,10多万名员工,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苏宁正试图打通线上与线下的通道,甚至还更名苏宁云商,或许这是在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围剿下的无奈之举. 以京东为代表的网络电商高调杀入家电零售领域后,便让苏宁、国美等传统家电零售商无力招架,线下门店销售额集体出现下滑趋势.据国美、苏宁2012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国美新增门店107家,关闭137家;苏宁海内外置换/关闭连锁店182家,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38%.  相似文献   

7.
康楠 《经济月刊》2012,(9):98-99
在天气渐渐转凉的夏末初秋,一场由京东、苏宁、国美挑起的电商价格战异常火热。然而就像这个季节的炎热很难持续一样,这场价格战注定不会长久,无疾而终。但这个举动给人们留下一连串问号。电商大佬和家电巨头挑起这场价格战意欲何为?这个决策是让他们真正受益了,还是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哈尔滨家电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短短一年时间,哈尔滨市民不仅在身边看到了全国家电业巨头三联、国美、苏宁的身影,更感觉买家电就像买日常生活用品一样方便了。因为几乎哪个区都有规摸不小的家电商场在运营,逛家电商场好像比逛超市还要方便得多。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家电商场的数量从2003年的五六家已突涨到现在的十七八家。在家电业快速扩张的背后,也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来自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2004年的家电投诉比2003年上升了近10%,其中被投诉的商家不乏国内知名大企业。那么——  相似文献   

9.
蔡泽凯 《经济》2006,(9):90-91
国美并购永乐,已经不是意在苏宁。家电零售业也由本土兄弟之争变成了中外品牌的较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从销售业绩到扩张趋势再到赢利能力,国美和苏宁毋庸置疑都是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佼佼者。那么,国美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它的壮大,而它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苏宁除了经营"家电"以外,也在从事其他业务,而且这些业务为苏宁产生庞大的利润,支持着苏宁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1.
喧嚣的国美控制权之争已渐行渐远,家电连锁业新一轮的争斗才刚刚开始.在过去的两年内,国美、苏宁等疯狂地跑马圈地,而五星电器却在新的平台上苦练内功.面对即将到来的家电连锁行业新时代,五星电器已经做好迎接新格局的准备了吗?本刊专访百思买中国副总裁、五星电器零售总裁王健.  相似文献   

12.
杜明明 《经济》2007,(1):90-92
国美电器去年收入达到173亿港元,永乐电器的同期收入为118亿港元.通过收购业内第三大电器零售商永乐电器,国美电器规模将大大超过业内排名第二的苏宁电器,后者去年收入为人民币157亿元(合19.7亿美元).这一交易也将显著提高国美电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占有率.UBS Securities Asia Ltd.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两家公司2005财年的数据计算,目前国美电器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60%.合并后,年销售额将突破700亿元,如果再加上永乐之前操作收购的大中,三者门店将突破625家,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形成一个家电连锁巨头.而"老二"苏宁的年销售额为397亿元人民币,店面363家.  相似文献   

13.
杜明明 《经济》2007,(2):90-92
国美电器去年收入达到173亿港元,永乐电器的同期收入为118亿港元.通过收购业内第三大电器零售商永乐电器,国美电器规模将大大超过业内排名第二的苏宁电器,后者去年收入为人民币157亿元(合19.7亿美元).这一交易也将显著提高国美电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占有率.UBS Securities Asia Ltd.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两家公司2005财年的数据计算,目前国美电器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60%.合并后,年销售额将突破700亿元,如果再加上永乐之前操作收购的大中,三者门店将突破625家,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形成一个家电连锁巨头.而“老二“苏宁的年销售额为397亿元人民币,店面363家.……  相似文献   

14.
康楠 《经济》2012,(9):98-99
在天气渐渐转凉的夏末初秋,一场由京东、苏宁、国美挑起的电商价格战异常火热。然而就像这个季节的炎热很难持续一样,这场价格战注定不会长久,无疾而终。但这个举动给人们留下一连串问号。电商大佬和家电巨头挑起这场价格战意欲何为?这个决策是让他们真正受益了,还是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电商联手清库存  相似文献   

15.
《时代经贸》2005,(6):12-12
6月7日.随着一笔总价值6亿元人民币大单的签订,国内家电制造巨头海尔集团与渠道巨头国美电器达成战略同盟。  相似文献   

16.
詹国枢 《经济月刊》2012,(10):14-14
似乎没有任何征兆,今年8月15日,一场“史上最惨烈”的电商大战,在全国轰然打响!此番战役,京东商城与苏宁易购为主战双方,国美电器等数家电商相继卷入。大战引火线,是京东cEO刘强东在微博上的一番公开宣战:“从8月15日起,如果苏宁敢卖一元,京东商城一定是0元。买大家电的人不关注京东,必吃亏!”指名道姓,冲着苏宁而来。苏宁闻讯,并不示弱,  相似文献   

17.
在盘点2006年一年之中各台好戏的时候,国美与永乐的合并自然是令人无法忘怀的一幕。对之拍手叫好的人不少,而也有相当多的人士表示了怀疑和担心——叫好的论据是家电零售业集中度上去了,与外国巨头相比竞争力增强了;担心者认为第一大把第三大的兼并后,会不会利用垄断优势欺压生产者和消费者?我们可以从这台大戏的“演员”、“后台”与“前台”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演员”就是企业,“后台”是投资者,“前台”则是消费者。从“演员”即企业的角度看,国内家电零售业的五大家(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基本上都是股票上市的股份公司,这次…  相似文献   

18.
在哥哥张桂平携着苏宁环球转轨房地产后,弟弟张近东也从电器行业高调转向金融。
  尽管业界对苏宁环球“低价路线、大盘开发、薄利多销”的家电式地产理念并不认同,但对于张近东的苏宁云商进军银行业,还是给足了期许。  相似文献   

19.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3,(11):88-90
在哥哥张桂平携着苏宁环球转轨房地产后,弟弟张近东也从电器行业高调转向金融。尽管业界对苏宁环球“低价路线、大盘开发、薄利多销”的家电式地产理念并不认同,但对于张近东的苏宁云商进军银行业,还是给足了期许。  相似文献   

20.
詹国枢 《经济》2012,(10):14
似乎没有任何征兆,今年8月1 5日,一场“史上最惨烈”的电商大战,在全国轰然打响!此番战役,京东商城与苏宁易购为主战双方,国美电器等数家电商相继卷入.大战引火线,是京东CEO刘强东在微博上的一番公开宣战:“从8月15日起,如果苏宁敢卖一元,京东商城一定是0元.买大家电的人不关注京东,必吃亏!”指名道姓,冲着苏宁而来.苏宁闻讯,并不示弱,立即挺身应战: “苏宁任何一款家电,保证要比京东便宜!”……一时间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