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展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大发展的助推器。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上海建设世界级会展城市提供历史性的机遇,有助于上海城市功能能级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为提升上海会展经济的层次,应确立上海会展业为国内会展经济领头羊的战略目标,完善上海会展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和聚聚会展行业的专门人才,加强对上海会展经济的研究和管理,以促进上海会展业高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到会展经济,提出“发展会展经济,规划场馆建设”,绝大多数省份,一些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根据自身特点,规划着本地会展经济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稳坐会展业全国前三把交椅,成都旨在成为全国第四,青岛也提出了领跑国内会展业第二梯队的目标。而在2007年11月,长沙市副市长也亲自带队,到北京推介当地的会展业。 《美国贸易展会周刊》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参展者将其市场营销总预算的29%,即大约200亿美元,投入会展活动营销。巨大投入的驱动力在于,成功企业的经验已经表明参与成功的会展是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成功拓展业务的关键因素。 作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之一的会展业,是一项有着“城市面包”之称的朝阳产业,会展业在世界范围内以1:5到1:9的比例拉动着地区及周边的旅游、宾馆、餐饮、交通运输、商业、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伴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会展业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殊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共举办各类展览会4000多个,直接收入140亿元人民币,由此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收入达1260亿元人民币。 为保证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的顺利进行,2005年11月,中央“两办”向全国各地下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从严控制2008年奥运会期间及前后在北京地区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的通知》:2008年8月1日至9月23日期间,北京地区不举办与奥运会筹办工作无关的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2008年4月30日至7月31日,要严格控制在北京?  相似文献   

3.
刘昌雪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13-16
文章首先探讨了会展经济概念及其对苏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了苏州市发展会展经济的五大优势,并指出苏州发展会展经济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会展经济发达城市相比的差距明显,最后提出了苏州会展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戴晓雨 《辽宁经济》2006,(8):132-132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展览数量逐年增长,展览设施不断增加。会展业的经济规模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新亮点。目前全国已形成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为主,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其中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以及大连、昆明等地已成为核心会展城市。  相似文献   

5.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中西部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框架,即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稳步发展,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南宁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也即将形成。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在众多的会展经济包围圈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扩大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是广西会展业应深思的问题。依笔者浅见,广西会展业应走“文化+品牌”——传承民族特色,接轨国际品牌的特色会展业之路。  相似文献   

6.
郭小鹏 《宁波通讯》2005,(10):31-32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城市会展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会展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昆明等。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2)》统计,中国会展业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超常增长,近10年来我国通过会展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人民币。国内已初步形成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和中西部等五大会展经济带,构成了各具特色、相互协两的多层次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李虹 《中国经贸》2008,(21):72-73
早在清朝就举办过大型“劝业会”的南京,会展经济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在中国会展业发展的10年中.南京以成功举办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10届全运会为标志.会展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0年来.南京会展业逐步成长壮大、开拓创新、培育市场、打造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明显,为中国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上海会展业和旅游业优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随着国内众多大型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会展经济的魅力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和全国经济中心,有发展会展经济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上海都市旅游核心产品之一,有效地弥补了上海旅游资源的先天不足.但是,如何把会展和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两者"共兴共荣";如何在上海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青 《特区经济》2003,(9):42-44
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会展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现在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大会展经济带,并且与中西部会展城市间共同构成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多层次的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李康 《广西经济》2004,(12):19-20
南宁会展业发展潜力无限 “会展经济”作为会展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其辐射性、带动性和相关性愈来愈引起关注。2003年度最具潜力会展城市排名中,南宁凭借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的强劲影响力、市政府大力发展会展业以及独特的区域、软硬件优势,从上海、北京、大连、昆明、成都等诸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位居中国之首。  相似文献   

11.
会展经济—城市经济的助推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论述了会展经济的基本概况,以及指出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巨大效益,说明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最后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港口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恺 《港口经济》2009,(3):50-5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港口城市的“会展经济”已逐渐成长为完整的新兴产业。港口城市的“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会议、展览和展销的形式实现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经济合作、商务洽谈及信息沟通,并由此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动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的一种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兴行业,它已经从过去单一展览,转向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经营.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成为国内会展经济的第一梯队,大连、昆明等城市也紧紧追随其后,成为城市经济一个强劲的增长点.会展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平均利润不仅超过国外展业,也超过国内其他行业,有的城市会展业利润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4.
苏华 《首都经济》2007,(3):16-17
20多年来.我国花卉业发展迅速.北京花卉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及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花卉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早在清朝就举办过大型"劝业会"的南京,会展经济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在中国会展业发展的10年中,南京以成功举办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10届全运会为标志,会展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0年来,南京会展业逐步成长壮大、开拓创新、培育市场、打造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明显,为中国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会展经济—城市经济的助推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甄明霞  欧阳斌 《南方经济》2001,142(7):42-44
本文主要论述了会展经济的基本概况,以及指出会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巨大效益,说明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最后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瑛 《辽宁经济》2003,(7):27-27
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上有许多以展览著称的城市。以德国为例,象汉诺威、杜塞尔多夫、莱比锡、慕尼黑等均是世界知名的会展之都,展览在为这些城市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它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陈乐道 《发展》2010,(5):38-39
2002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我国上海将承办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为期184天的展期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  相似文献   

19.
与会展经济发展迅速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八个城市进行对比,深圳会展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高科技、信息化和文化产业比重加大的特点,综合竞争力较强,但在城市服务功能、展馆设施资源共享方面还有差距。深圳会展业的永续发展,需要着力提升软实力,要提高专业水准,培育品牌会展;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深化与香港会展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其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会展经济,把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城市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主导者;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走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