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数据分析的钻井工程辅助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辅助决策是指以当前作业井为基础,以批准执行的施工设计中钻井液密度、三压力数据、井身结构设计、定向井轨迹设计等参数为边界条件,利用E-Drilling软件、Landmark软件、Drillwoks等软件相关计算模型,结合已钻老井数据,对该井下步作业中的摩阻、水力、地层压力等参数进行模拟预测,做到全工况的数据支持工作,当出现井下复杂情况、事故时,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提供方案选择依据和决策依据。此外通过拟合误差控制法、钻后数据对比评价等方法,保证模拟预测数据质量,经过国内外14口井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冀东NP3-35井是部署于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南堡3号构造南堡3-80断块东高点的一口五段制定向井,完钻井深4464m,钻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是玄武岩的井壁坍塌、砂岩的并眼漏失和泥岩的井壁坍塌等井壁稳定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与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井壁稳定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该区域玄武岩井塌、泥岩井塌和砂岩井漏的技术对策,为今后钻井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Emir 5井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口大斜度定向探井,四开为Φ215.9mm井眼,采用复合盐聚磺钻井液体系,该井井深2850~2950m以黑色炭质泥岩为主,胶结疏松,井壁稳定性差、坍塌掉块严重,易井漏,钻进过程中,因井壁失稳及井漏导致三次卡钻。分析认为设计的钻井液体系抑制性不足;同时该井段是增斜段,末端井斜达58°。经岩屑化验、方案讨论,制定了加强钻井液防塌性能、钻穿漏层承压堵漏、提高密度、请示甲方改变轨迹等措施,最后一次侧钻,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施工,承压堵漏后钻井液密度维持在1.62g/cm~3,改变易垮井段轨迹为稳斜段,井斜30°,最终顺利钻穿易垮井段,完成这口高难度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定向井钻井施工中应用的随钻仪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能够满足定向井钻井施工技术的需求。定向井钻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国内外的各个大型油气田得到了规模化的应用。但是在定向井钻井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定向仪器出现问题,井眼轨迹控制方面的问题,以及井眼清洁问题和井壁稳定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在定向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定向井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青东5人工岛采用“井工厂”模式施工了61口定向井,面对地理位置特殊、地面条件受限、地下井网密集、井身结构轨迹复杂等不利因素,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很好的完成了井组的优快施工,为大型丛式井组定向井井身轨迹的控制和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都具有较大的难度,滨435-1HF井是胜利油田开发超低渗滩坝砂油藏的第一口非常规长水平段水平开发井,该井完钻斜深5007.00m,自沙三上直至目的层沙四上纯下亚段含有多套泥岩、油泥岩,灰质或砂质泥岩小层,控制好三开裸眼井段多套泥岩层在长期的水平裸眼施工中保持井壁的稳定是该井成功完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钻具结构、钻头选型、井身轨迹控制、井眼净化、井壁稳定等方面介绍高含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优快钻井技术在该井的成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一勐  毛磊 《化工管理》2022,(18):165-168
采用欠平衡技术开发煤层气钻达目标层,可有效提高产量,保护气层和环境。合理利用欠平衡技术,能提高钻井速度,延长钻头寿命,避免井漏事故和卡钻,提高地层评价和储层保护,还能提高产量。文章阐述了欠平衡钻井技术能更好地保护气藏,为快速经济钻井提供有力支撑;为了保证煤层钻进过程中井壁的稳定性,有必要首先研究煤层岩石的力学特性,然后通过计算和预测得到煤层钻进过程中的三个压力剖面,从而选择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并设计欠平衡钻井的欠压值。分析认为基液是影响欠平衡钻井液的关键技术,应综合考虑储层特点、开发运行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涠州12-1B油田5口调整井作业中,定向井作业比较顺利,部分井眼轨迹控制技巧在涠州12-1B油田得到充分应用,同时积累了大量井眼轨迹控制经验和教训,值得定向井工作者深思和借鉴,为以后类似作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渠道。  相似文献   

9.
井眼轨迹控制是定向钻井技术的基本内容,其中五段制剖面定向井施工难度较大,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介绍了冀东油田高新93-1井的井眼轨迹控制、相关定向钻井技术,并对施工中可选取的增斜降斜钻具组合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五段制剖面类型定向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台吉深1井是部署在青海油田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北斜坡台吉乃尔构造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3960m,完钻钻井液密度达2.12g/cm3。该井上部地层疏松,成岩性差,地层压力系数和井底温度较高,易产生井壁坍塌、粘附卡钻和井漏,井喷等复杂事故。  相似文献   

11.
MWD无线随钻测斜仪是在有线随钻测斜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随钻测量仪器.该系统利用特殊传感器实时将钻具在井下的工作状态、井眼轨迹等参数通过传感介质将信息传送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为钻井工程师提供实时操作指导.本次针对跃1440定向井井眼轨迹和工程方面的分析.对靶点超前预测.同时跃1440定向井实际轨迹,和设计轨迹符合较好.轨迹在靶点区域内成功中靶.  相似文献   

12.
定向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各个油田进行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SL盆地的G凹陷的有效开发动用,部署了GX井。为了打好GX井,在仔细分析钻井设计中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基础上,对施工中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制定,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顺利,为施工同类型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定向井施工中要想同时保证多个靶点中靶,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在分析SX井钻井施工难点基础上,对SX井的井身结构、井眼轨道、钻头优选、钻井液性能优化和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施工同类型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GX井是一口三段制的定向井,在充分对钻井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井眼轨迹控制的直井段、造斜段和稳斜段,以及安全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15.
钻井取心作为获取地质资料最为直观的技术手段,在渤海各油田的勘探及开发阶段应用广泛,利用大斜度井取心可在评价过路层位的同时兼顾目的层位油气开发,是海洋钻井工程提质增效的有力技术手段。相较于直井及常规定向井,在大斜度井取心作业中地层岩性、井眼轨迹、取心工具及工艺技术措施的选择等因素对取心收获率影响很大。针对渤海油田中浅层油藏钻井取心地层岩性疏松、均质性差、井眼清洁难、井壁易失稳等技术难点,并结合大斜度井取心作业实践中的相关措施,介绍了在大斜度井段取心措施完善、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优化及提高岩心收获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大斜度井及水平井取心作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钻完井过程中较易出现掉块、反复划眼和憋停顶驱等井下复杂情况,因此井壁稳定是技术难题之一。较为精准地评价钻井液对页岩的井壁稳定能力,在坍塌周期内选取合理的钻井液钻完井成为关键。通过室内实验,分析钻井液对页岩井壁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页岩气地层合理选用钻井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福山油田流二段泥岩具有水敏性、硬脆易裂的特性,在美15x井试验应用EVOLUTION类油基钻井液。该钻井液体系具有抑制性强、润滑性和触变性好、储层保护效果佳、环保效果卓越等优点。美15x井三开采用类油基体系钻涠洲组、流沙港组一、二、三段,通过调整K+含量增强钻井液抑制性和稳定井壁的能力。实钻表明:流二段泥岩主要以物理应力垮塌为主,若钻进流二段地层之前,合理提高钻井液密度,有利于抑制垮塌,提高储层保护效果;同时类油基钻井液良好的润滑性和触变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压耗和激动压力,提高水马力利用率,增强破岩效率,提高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钻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展开论述,对其技术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水平井与多目标井、定向井的区别,最后对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中着陆控制技术以及水平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细致而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位移井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大住移井钻进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包括降低摩阻和扭矩技术、井眼清洗技术、井身剖面和钻柱优化设计、井壁稳定技术、套管磨损预测与防治技术等,并对未来的大位移井总体技术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钻井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石油钻井技术发展迅速,定向井钻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方式。井深轨迹设计和计算的方法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井眼轨迹在地表之下,不能直观的看到,需要经过对测量仪器测得数据的分析间接的了解到井下的情况。定向井测量仪器测得数据多,数据量大,很难直观的了解到定向井轨迹的实际情况,因此开展定向井轨迹可视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定向井轨迹可视化方面的应用,并且得到了定向井轨迹可视化的方法。文章的研究对于提高定向井钻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