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战略任务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结晶和实践导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啜文利 《唐山经济》2007,(12):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各种形式的私有制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对任何形式、任何规模的私有制经济都采取打击、排斥的政策。经过长期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为,在公有制为主体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损害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长期以来对社会和谐目标不懈奋斗和追求的新的重大突破和推进,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的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傅海燕 《魅力中国》2014,(10):23-23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四位一体的飞跃。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情祝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来谋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党的战略任务、科学理论、伟大实践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如同国有经济。民有经济一样,集体经济义不容辞地承担其历史责任,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邱中玉 《魅力中国》2011,(12):211-211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特有的精神系统.其根本与核心就是塑造强大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正确导向、积极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深入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学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高成林党的十四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的一种新的体制模式和发展道路。大会在总结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文菲 《中国报道》2008,(1):26-29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大事。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基于此,我们党又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深化、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虽然它们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对民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处闪耀着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明”这一命题,将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的机构改革、领导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后来进一步提出并得到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等思想和实践的成果,熔于一炉,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和理念提升。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定位,是中国政治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深化了。  相似文献   

15.
周鹏 《发展》2006,(12):100-101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关注价值问题。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价值标准观。认真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价值标准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究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彪 《北方经济》1995,(6):38-39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供求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华安 《宁波经济》2007,(11):13-15,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既是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条件。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对建设宁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困难之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提出的不断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涵盖了供销社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论断,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镇文化建设的思考高巧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目标,其中无疑也包括村镇文化建设。可以肯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